第七章 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柳红,年方八岁,身体长得结结实实的,像一个小男孩儿,生性活泼好动,性格开朗,为人爽快,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他家与李太后是同乡,家境贫寒,母亲早亡,父亲体弱多病,生活非常艰难。街坊看他家的的情况,就与他父亲商量,皇宫中正在需要人,正在四处召集宫女,李太后又是家乡人,不如求求李太后的家人,让姑娘到皇宫里谋点差事。日后,她有了一个吃饭的地方,家里也有了一项收入。于是,柳红父亲拖着带病的身子,买了几斤点心到李府中去求人。古人中,古道热肠的人也不少,恰巧李老爷子也是个苦出身,是个热情、肯帮忙的人,了解他家的情况后欣然同意帮忙,提笔写了一封家信,向李太后推荐了柳红,并把他家里的情况详细的说了,让她务必帮忙并给小柳红于一定的照顾。
李太后接到父亲的信,非常同情柳红的遭遇,也欣然同意帮忙,既然父亲都说了,举手之劳的事,哪有不听从之理。柳红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忍心离开身患疾病,一贫如洗的父亲,苦苦的不肯离去。后来还在父亲和街坊的再三的劝说之下,才乘坐一只小船凄凉的离开家乡,从大运河一路北上前往北京。那日,柳红弃船上岸,背着行李,一路找寻,终于到了京城,走到了紫禁城前。
柳红早就听说北京规模如何的大,她知道自己这一次要去的地方是皇宫,和在家里不一样,里边等级森严,规矩很多,连宫门里的门卒都是官,都吃着公家的俸禄,提醒自己要格外注意。进入京城,人员开始增多,街面越来越繁华,这是一路所没能见到的,小柳红的眼睛都不够使了。又行了半日,看见一个巨大的门楼,小柳红也识的几个字,“崇文门”三个大字伫立在眼前,皇宫到了。又走了半日,终于在午门前停了下来,掏出李老爷子的信给看门的太监看了。于是,一层一层的通报了进去,已经一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有一点音讯,小柳红焦急地向里不停的探望。终于一个小太监姗姗的来了,小柳红跟着他的后边进入皇宫,从此开始了她的宫女生涯。
进入乾清宫,两位皇太后正在殿内说话,小太监不敢打搅,让小柳红站在一边等着。太后们说了一阵子话,陈太后推说有事起身走了。小太监听到李太后说道:“人接过来了吗?”小太监赶紧上前回话:“太后!人已到了。”赶快示意小柳红上前行礼。小柳红是个机灵的孩子,初次见到皇宫的气派,不禁有点好奇,什么东西都感到很新鲜,不停的正四处打量,见小太监招呼她,赶紧上前几步,跪倒在地上,学着戏文上的样子,口里念念有词得道:“奴婢祝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太后听着这稚嫩的声音,非常喜欢,不管如何说这也是娘家的人。太后自从嫁到皇宫就没有回去过,因此见到家乡人,听到这浓浓的乡音,感到非常的亲切,说道:“孩子!路上辛苦了。快快起来吧!抬起头让哀家看看。”小柳红约有**岁的样子,由于营养不良身子还没有发育,长相虽不是很俊俏,但也透着秀气,模样挺招人喜欢的,一双眼睛透着机灵,小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小苹果。太后让孩子站在跟前,用细嫩的玉手抚摸着柳红的小脸蛋,问起家乡的事情,言语里透着慈爱。
“邓姑娘到了!刚才太后还念叨小姐呢!”宫女小声说话的声音传了进来。几个人争相撩起门帘,一位千金小姐优雅的走了进来。“真儿来了!”太后放下柳红,扭头向来人打招呼。“奴婢见过太后!祝太后身体永远康健?!”真儿向太后问好。“好好!我的心肝,好久不见,我的孩儿越长越漂亮了。”太后欣喜地说。
真儿请过安后,像一只小兔子,一溜小跑钻进太后的怀里,享受着太后的慈爱。真儿看着小柳红问太后:“这是谁呀?”太后笑着对柳红说:“孩子!来见过小姐。”原来,这位邓姑娘是李太后的外甥女,他父亲是锦衣卫指挥使,李太后的妹妹嫁给了她父亲,是太后的亲外甥女。柳红见她,肌肤微丰,白如旨玉,和中身材,削肩细腰,腮如新荔,鼻腻鹅旨,瓜子脸蛋,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我来晚了!不曾去接妹妹。”一个男孩子的声音从院里传了进来。柳红一愣,心说眼前的人们在这里都低声下气的,这人是谁?竟敢如此的大呼小叫。正在纳闷,忽听得:“皇上驾到!”一个太监喊了一嗓子,院里屋外一片磕头的声音,吓得小柳红赶紧跪倒在地,不敢抬头。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小孩儿走进殿内,那小孩儿上前向太后行礼:“孩儿恭请母亲金安!”“孩子!快坐下吧,刚刚下朝累了吧?”说着命人端过一碗参汤让他趁热喝掉。
只见这个小皇帝,约有十岁左右,脸上透着成熟,那股精神头是一般小孩子所不具有的,浑身透出一股精干。头上戴着束发镶嵌宝石的小皇冠,齐眉勒了二龙戏珠抹额。身穿一件五彩绣龙串花大红剑袖,束着金黄蝉丝簪花长袖宫涤,外罩石青龙凤呈祥倭缎衫,足蹬青缎布面粉底小朝靴。面如中秋园月,色如牡丹花开,眉如墨剑,脸似桃花,目若秋波,不知是一位堂堂须眉,俨然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一样得亭亭玉立。

朱翎均喝完参汤后,李太后笑着对朱翎均说:“来!见见你的表妹!”,宫门深似海,皇家的亲戚们来往也不能像平常百姓家一样得随时来往,见上一面也不容易,这对表兄妹还是第一次见面呢。朱翎均早就看见妹妹了,但宫里规矩多,又身为皇帝,不能唐突,所以听到母亲介绍后连忙与表妹相见。寒暄完毕,朱翎均细细看来,这位表妹与众不同。两弯似蹩非蹩笼烟眉,一双似水含波丹凤目。态生两颊之愁,娇袭西施之病体。静时如牡丹花开,动似杨柳春风吹拂,朱翎均笑着说道:“这个妹子我以前见过!”“你们第一次见面哪里见过?!”李太后笑着说道。朱翎均走进邓妹子问道:“妹子多大了?”“九岁!”“可曾读过书?”“父亲闲暇时曾教过奴婢一些。”“都读过哪些书?”朱翎均问。“也就是一些诗文什么的”真儿回答说。“可曾读过苏轼的《和子由踏青》?”“读过!我会背。我背给皇帝哥哥听好吗?皇帝哥哥?”说着就背讲起来:“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鹿下菌字去草头]。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符禳新春。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惠崇春江晚景。”“好!想不到我这妹妹还是饱读诗书的一个小美人!是个小才女!邵雍还有一首〈观棋长吟〉不知妹子读过没有:“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
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
李太后看着他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样子,这才想起从家乡来的小女孩,招手让柳红走近,对朱翎均说道:“皇帝!这孩子是我家乡的人,进宫来投奔我们来了,今后就留在你身边侍候你吧。”朱琳均这才注意到殿里还有个小女孩,看到这个小女孩长得虽然不是很漂亮,但眉眼很招人喜欢,就欣然同意了。太后说道:“你妹子要在皇宫驻一阵子,不许欺负妹妹,好好的待他。好了!你们几个去外边玩一会吧!皇帝也该休息休息了,还是个孩子,这一阵子可把他累得够呛啊!”太后眼里充满疼爱。
小孩子是很容易交往的,片刻的时间就成了熟人。几个小孩儿闻命,立刻手拉着手跑了出去。过来一会儿,殿外传来了孩子们打步打球嬉闹的声音。朱翎均把几个小太监和小宫女分成两队,朱翎均自带领一队,邓姑娘也带一队,开始了比赛。这是一种从唐朝就流行于宫中的一种游戏,一般在殿前,分成两队,“除了不骑马之外,跟马球运动大体相似。”步打球是由马球发展而来的变体,是一种徒步持杖打球的活动,用筹计得分,是“中国古代的曲棍球”,在球的形制上,为硬质、表面涂色木球,用杖头弯曲叫做月杖的球杖击球,在比赛及计分方法分为两队,以击球入门先后分胜负,用筹计分。《全唐诗》卷302收录,作者王建;《宫词》的诗文:“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孩子们在此时已经没了等级观念之分,也没有了男女之别,大家都是朋友,友谊都是很纯真的。万历也好好长时间没有如此高兴了。自从当了皇帝以后,每日装着假面孔,一般正经的样子,整天和那些老爷子混在一起谈论什么国家大事。本来正是花季少年,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却要每天操那么多的心,他真盼望每天都能这样开心,这样的欢乐!
“皇上!好消息。刘显在前方打了打胜仗,攻占了九丝山山寨,这是报喜的奏折。”高力宝来了,向正在玩耍的万历报喜。万历闻听,眉开眼笑,高兴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喜事多多,刚认了一个妹妹,又传来胜利的消息。好!明天早朝,我要好好奖励一下刘显。公公!你好好想想,我们如何奖励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