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阶级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眶有些发胀,最终有一颗滚烫水珠还是掉在了青石板铺成的地面挺感动的,特别是大伙儿的那片炽热的心意——也不知道这房子有没有产权,能不能买卖。
“呵呵,小弟也有掉泪的时候”大哥不失时机地取笑我,“我记得最后一次见你哭还是在五年多前”
“你本来就五年没见过我了!”我提醒他这个缺乏逻辑的玩笑很无趣。
“可你这次哭的原因比较上档次了”大哥笑嘻嘻地反击我,“上次是被父亲打哭的,还晕过去了——”
没心情和他拌嘴,我快步上了二楼;二楼有一间大而宽敞的客厅,客厅墙上挂着很多字画,厅的两侧有三间卧室,还有一间是书房。我看完二楼又登上三楼,这里只有两间超豪华卧房,每间屋摆设基本相同;雕刻着莲花和飞鸟的红木大床、精美的屏风、被漆得发亮的桌椅、雕有云鹤的高大箱柜——
“怎么样不错吧?”师父站在我身后,以一种看乡巴佬的眼神注视着我。
“一般!没有电视、冰箱、空调,家具样式太土”我漫不经心地回答着师父,随时防着他突然袭击我。
“良子哥——良子哥来了吗?!”一个洪亮地声音从楼下传来,我听这声音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是谁。
“来了!我马上下来”我扯着嗓子回答,连忙往一楼下去。
面前这位估计有一米七的个头,其体重我保守地估计怎么都有个两百来斤,浓眉小眼、粗胳膊粗腿,除了脸上的稚气外,如果看背影估计就是个壮汉。
不像我熟悉的任何一个人啊?!“你是……”我小心翼翼地问他。
“良子哥!你是良子哥?!”大胖子也打量我半天后高兴地蹦起来,地动山摇满屋尘埃弥漫:“我是小锤啊!你不认识我啦?”
天啊!这哪儿还是什么小锤啊,简直就是肉锤,“你怎么长得这么高……大啊”
“我就估计你回来会认不出我来了”小锤走过来像是抱捆柴火一样将我高高举起,“我刚才听人说黎神医带着两个年轻人回来了,我估计你也来啦,哈哈哈哈”
“放我下来!”这小子居然见面就用上“熊抱”的招式,“我的肋骨快断啦”
“哦——对不起,高兴地忘了”小锤将我放下,还用他和黑霸王差不多厚的爪子拍着我的肩膀,“五年不见你还是弱得像根面条”
我香蕉你个芭拉!说我弱!我徒手打死过四条糜豢——“碰”胖子突出的大肚子挨了我一记重拳,只见他“噔噔噔”倒退数步后一坐在地上
“怎么样?哥哥的这一拳分量不轻吧”我很得意,也不担心小锤受伤,因为我把握的力度正好能将他这么重的体型击倒。
胖子果然爬起来,弹了弹身上的灰尘一脸兴奋地说:“太厉害了,你是这么多年来第三个将我打到的人”
怎么会是第三个,我可是苦练五个寒暑方得大成:“还有两个是谁?敢动我兄弟!”我说得咬牙切齿,一副要和欺负我兄弟的人拼命的样子。
“是半年前来我们镇上的一群混混,其中有一对孪生兄弟,功夫都很厉害!”小锤说完瘪瘪嘴,一脸委屈地样子:“我原来是镇上力气最大的,那些混混经常欺负我们老镇的小孩,被我打得屁滚尿流。可后来那对兄弟来了,弟弟诡计多端,哥哥功夫了得!后来——后来”
“后来你就吃亏啦?”小锤点点头,我看着他的体型,再想想他打铁的爱好;这小子有力气又有块头,想在他提防的时候放倒他,的确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
“然后呢?”听闻镇上的朋友被欺负,我的心里很不舒服。想想在师父变态似的训练下,我还真想找个对手看看我的实力!
“几个月前猴子回来了一次,他听说我们被人欺负就找到罗家兄弟,他们去了河边很久——之后他们三个都鼻青脸肿地回来,再之后我们和罗家兄弟划分了地盘;以围墙为界,他们不进来,我们也不出去。”

“猴子人呢”猴子兄弟是个性情中人,五年不见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他又回去了”小锤提起猴子脸上光芒四射:“猴子现在可厉害了,听说他那次一个人就将罗家兄弟都放翻啦,他在小镇的那段时间罗家兄弟一点都不敢嚣张!”
“他家的情况还好吗?”想想猴子不幸的童年,感觉他现在的变化太大了。
“好着呢!前些年猴子他娘做了细工堂的总办,加上他家的红利一年能有几百万钱的收入,上次看见已经猴子长得又壮又结实!”
听了这话我安心多了,师父此时和大哥从楼上下来,看见小锤说:“小锤去把你爹叫过来,晚上我要和他喝酒!”
“哎!我这就去”小锤拉着我对师父说:“让良子哥和我一起去吧”
“去吧!”师父挥挥手,“我们在醉风楼等他!”
我和小锤走出阁楼慢慢地向他家走去,在路上仔细询问了那罗家兄弟的情况,原来这罗家兄弟还不光是两个人,而是一个“团伙”小锤将之称为“耐民帮”。
事情还是要从青山镇以精铁出名的时候讲起;当青山镇居民普遍进入小康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淘金者蜂拥而至。他们大多都想在“青山商行”各堂中谋得一份差事,实在没有找到差事的就从山里扛回矿石销售给商行——
他们的到来有力地缓解了小镇因扩建而产生的人力不足和资源(矿石)不足的状况。但随着每年外来人员的不断涌入,小镇各项需求逐渐变得饱和。一部分没有找到差事又不愿意挣挖矿那种辛苦钱的人开始滞留在小镇,这部分人一些从事与精铁有关的附加产业,一些则聚在一起形成团伙进行诈骗或偷盗等非法勾当。
随着日益增加的失窃、抢劫等事件的发生,小镇原居民感觉到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在三年前大家共同出资修建了现在看到的围绕原小镇区域修建的围墙,这个围墙将小镇一分为二变成了富、贫两个界域区别很大的地方。也就是因为围墙的建立,小镇人们逐渐在心中将人划为“原住居民”和“耐民”(耐民原指能吃苦的人,在青山镇有歧视的意思)。
贫富就是阶级,而有了阶级的划分就有矛盾。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双方孩子们的身上;青山镇的孩子们觉得自己生活优越且祖辈一直住在青山镇,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这里的主人。再看看那些后来的“耐民”孩子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如菜色,他们的父母只是在自己家人的管理下才能求得生存。这种优越感使他们逐渐变得趾高气昂,看不起那些同龄的“耐民”。
“耐民”的孩子觉得这些原住民的孩子傲气跋扈不通情理,心里却认为自己已处在卑微的地位。在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进入,这些“耐民”孩子的数量不断地增加,而那些“原住居民”孩子数量却始终不变,这种歧视的矛盾在数量的激增下变成了对抗的主要因素。罗家兄弟就是在这种矛盾逐渐激化的时候进入的小镇,他们凭借其智慧和武力在很短的时间统一了“耐民”孩子们原本一盘散沙的局面。
双方矛盾激化的因素其实还是来自于经济方面;
“原住居民”的孩子们原本也是穷家小户出生,当看到父辈们通过“精铁”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时,不甘寂寞的他们在吴荔枝的倡议下;大家以集资配红利的方式购买了车辆和马匹,出租给那些购买精铁的商贩以获得利润。他们还从县城采购大量的绳索、草垫、纬布等运输“精铁”的必备附加品高价出售。
“耐民”的孩子们在罗家兄弟的带领下也出售自制的绳索、草垫、纬布等物品,且价格低廉还免费上下货物,其销量自然超过吴荔枝他们。他们同时还组织大量的孩子收集因运输掉落的“精铁坯”残渣,并经常进山采矿石回镇销售。这些孩子的年龄大的十七八岁,小的十一二岁,罗家兄弟将他们分工负责,管理地井井有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