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过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夕是令人期待的;丰盛的菜肴、喜庆的气氛、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别是今年多了个出手阔绰的伯父。
一大早,母亲就将我们姐弟三人叫起,分派给每个人一件清扫工具,全家人愉快地投入到大扫除的活动中。中午打扫完毕,父亲领着我们哥俩在各个门上贴春联。春联是伯父现写的,我们在一旁观摩学习。说实话,伯父的书法真好,一副对联一种字体,春联的意境也欢快祥和。贴了对联,挂灯笼,竹篾红纸的那种。。。母亲和姐姐还有秀娥姨将事先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框上,红红的。。。整个小院一派喜气洋洋。
下午,妇女们开始忙着准备团圆饭的菜肴。我们小孩继续我们的爆仗游戏,游戏的心态是三心二意的,对于美食的诱惑和压岁钱的期待,让我们无法专心进行。特别是在厨房飘来阵阵香味后,我和哥哥就频繁往返于厨房和小院,厨房里不时传出母亲呵斥我们偷食行为的声音。。。。。。
傍晚临近,小院的正厅灯烛闪耀。厅内正中的大桌上摆满酒菜,父亲力邀伯父坐在正对厅门的主席上,我们各自围桌而坐。
象征团圆的酒宴开始了,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祝词。祝词中高度赞扬了母亲在一年中为家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肯定了作为家庭支柱之一的秀娥姨,周旋于柴米油盐中,与商贩斗智斗勇、紧缩银根的勤俭行为。祝词中还包括对于大哥进入东宫侍读一年来的成绩的表扬,并激动地憧憬着十余年后在大哥带领下韩家第二代领导人的闪亮登场。当然对于我和姐姐父亲给予了亲切的问候和勉励,希望我们作为家庭的花骨朵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吃下第二根鸡腿,扔掉第四根排骨骨头时,父亲的讲话结束了。接下来伯父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简短的新年讲话。在措辞严谨,用字生僻的讲话中我只听懂了一句;“希望孩子们能将长辈们的红包,用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在话!我喜欢。努力回忆去年的红包数量,好像是二百钱,还被姐姐收走了。。。
经过长时间与肉类制品的死磕,我的咀嚼肌出现暂时疼痛的状况,当然,最后一块烟熏鸡翅膀在喉间久久不下,也提醒我胃的容量达到了空前的储存溢满。
“拜年啦!”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和哥哥姐姐激动地站成一排,面对长辈逐一地跪拜行礼,口中吉祥话滔滔不绝。
每个长辈都一脸慈爱地等我们拜下去,然后掏出预备好的钱袋逐个发放同钱袋一同递出的还有长辈们对我们姐弟仨的殷勤期盼。
我接过递来的四个钱袋,在心中将它们逐一掂量。。。。。。发啦!今年随便一个钱袋都比去年合计的还多,怎么也得千余钱吧!加上我宝物和母亲换的一千钱,我也算是个小财主啦!
姐姐的眼神很不对劲!我觉得她盯我钱袋的眼神流露出“贪婪”的笑,仿佛大灰狼骗小兔开门的伪善嘴脸。
果然!在我趁大家不注意,偷偷遛回房间准备妥善隐藏财务时。。。姐姐那邪恶的笑容出现在我的面前。
“小弟干什么去啊?”
“回屋换件衣裳。。。”我紧捂放置钱袋的胸口。
“新衣服明天才穿呢,这么急做什么?”笑意盎然,洁白的贝齿渐渐突出两颗獠牙。。。
“我吃得有点多,想回去躺躺。。。。。。”我故意皱着眉头,一副就要吐出来的样子。
“明说吧!老规矩,你的钱我给你存着,你用时问我要。”草寇的本质暴露出来,打家劫舍的口吻令人仿若置身水泊梁山。
“不!今年我自己收着,往年你帮我收的一个子儿都没还给我!”捍卫钱的所属权至关重要,上世我可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现在面对这么个丫头片子缩手缩脚,让人不齿!
“你没问我要啊?你说你要我怎么会不给你。。。你不说你要,我怎么知道你要。。。你只要说了你要,我才知道你到底要不要。。。所以你要说你要,不要就不说要。我知道。。。。。。”孙悟空怎么死的?被唐僧烦死的!!!如今这个经典的对白让我几欲有用钱袋砸她的冲动!神灵会饶恕我的,苍蝇太多不利于卫生。。。。。。
“打住!老规矩!存一年一成的红利。。。”想想,平时也没什么用钱的机会。再说我不像姐姐有数钱的嗜好,每次听到她房间传出钱币碰撞的声音,就能听到她快乐的欢呼。作为大晋金融界的零存整取制度的先驱,姐姐现在对于资本运作的手法已经初显金融大鳄的雏形。。。据说她和陈家三表姐合作投资了一个“麦芽糖”小摊点,经营良好,年入斗金。
“成交!”看着姐姐接过我的钱袋,那还没有充分感受我体温的钱袋啊,瞬间和姐姐一起消失在黑夜中,随后姐姐的屋内传出铜钱欢快的歌唱。。。。。。
除夕夜是要守的,至少要等到京城里最大的“明恩寺”响起辞旧迎新的钟声,全家打开大门燃放爆仗,同时将一块红布口袋钉于大门,等待亲朋的拜年帖后才能结束除夕的节目。(拜年帖的风俗流传很久,因为从初一开始,每家都要出门拜年。很多时候到了别人家里,主人却也出门拜年了。于是留下拜年帖表示到此一游。现在的拜年贴已逐步形成普通关系的朋友相互问候的方式,从你家过,塞个拜年贴问候一番,即增进感情又务须拘谨)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没有“春节联欢晚会”、没有扑克、麻将支持全家聚众赌博。父亲和大伯轮流说着各地的趣事和见闻,贫乏的用词你就是想捧场都列不开嘴。钟声终于响起!新的一年来了!满屋的人再次起立问候,祝愿着新的一年新的好运气。小孩们蜂拥在街道上,各类爆仗震耳欲聋。有的家里还要头戴面具,手持响竹做驱鬼辟邪状,听说原来这些装束是由当地官府请人装扮,戴面具的人家家户户地走动,吆喝声越大越好。后来晋国多年战争,打的官府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才改为百姓自己筹划。。。
这时没有“二踢脚”、没有烟花、爆仗的种类单一而乏味。为了增加音响效果,我事先找到一个破旧的木箱,和哥哥一起将点燃的爆仗置于箱内。爆炸声稍微有了那么点现代的味道,我边玩边琢磨明年是不是自己动手做些爆仗。从爆仗的火药开始改革,估计“热兵器”时代会因为我的到来,蓬勃迅猛地发展起来。。。
吵吵闹闹的声音一直到第二天天明,很多的家庭沿袭着整宿不睡的习俗,谓之“守岁”。全家老小齐上阵喝酒划拳行酒令。。。这一夜喧哗而热闹,你随便在街上走走,家家灯火通明,户户酒肉飘香。
我家很在意睡眠的质量。。。在我和哥哥将完整的木箱折腾地支离破碎时,母亲赶着我们回房睡觉了。到初一的卯时,大概是现在的凌晨五点左右,母亲又将我们全部叫起,穿着新衣服,喜气洋洋地装扮一新。。。
初一是不能晚起的,这将预示一年的是否勤奋富足。当我们都精神抖擞地来到大厅时,(千万不能没精打采,母亲大人是一个极度在意好兆头的人。她纤细的手指在人体肌肉上旋转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我就刚刚被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清醒方式激励过。。。)大厅的布置已经全变了,里面放着一个香案,上面供奉着天、地、祖先,案桌上摆放着整只的鸡,鸭,猪头等。
父亲带着我和哥哥郑重的进去,行礼、跪拜、焚香,全套的祭祖礼仪。边行礼边口中念叨着恳请那些化羽多年的祖宗力挺我家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等。。。谁说我家没有畜,刚才我还在厨房见到晋国版的汤米和杰瑞。。。
祭祖的事情这我很纳闷;明明父亲和爷爷的关系已经闹得不可调和,我相信如果韩家的祖先地下或天上有知定然会对着他们大嘴巴扇过去。既然不认爷爷,那就是不承认韩家,不承认韩家那我们祭的哪家的祖先啊?!疑问是疑问,动作需做得到位。举手投足间儒雅肃穆,口中也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说南边来个喇嘛。。。。。。”面部表情严肃,眉头拧成“川”字。
跪下时偷偷看下门口母亲和姐姐。。。屋檐下也放着的蒲团,母女二人正有序地行礼跪拜,母亲神色庄重,姐姐小脸绷得辛苦。看见我在偷看她,姐姐从衣袖中取出一物,携于指尖一弹,正好落在我的身边,一看是一粒玉米籽。随即感慨;家门不幸,出此妖孽。。。。。。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在身上带点子弹呢。
秀娥姨没参加,这让我很难受。秀娥姨在我家十多年了,身份一直就是个侍女或保姆的角色,虽说和母亲待她亲如姐妹,我们姐弟也将她当成姨妈看待。。。。。。但毕竟她不算一家人!曾经听母亲和父亲商量,有将她收房的意思。但父亲以自己就是庶出,不想今后孩子不幸为由拒绝了。。。
伯父饶有兴趣看着我们一家人的祭祀活动,一点不觉得别扭,忙里忙外地给我们递东西。祭祖的活动终于结束了,我的蒲团下布满了各色小吃;玉米粒、瓜子壳,甚至还有胶牙糖。父亲经过我旁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知道;我稚嫩的肩膀背上了一口大大的黑锅。众人表情各异地从冗长的仪式中恢复过来;哥哥的幸灾乐祸、姐姐的阴谋得逞、我的沉冤千年。。。秀娥姨和母亲端出了“屠苏酒”、胶牙糖、桃汤水、五辛菜等一堆象征新年的食物,聚拢全家开始用早餐。
据老人们说;喝了“屠苏酒”可以保证新的一年里家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喝酒的顺序是从最年幼的开始,然后以此逐个喝下去。。。意义大概是恭喜小孩又长了一岁,而老人则就又少了一年。所以很多家的老人干脆不喝“屠苏酒”以其他酒代替。其余的东西都是能带来吉利的彩头,人们吃着喝着预示新的一年丰衣足食。
吃过东西,由父亲带着我们到大门口烧香纸,然后将松柏枝定在大门上,用除夕备下的鸡血在大门口方圆数米的范围,淋一大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