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童年琐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童年琐忆
已经说不清童年有多少忧伤的故事了,而在忧伤的回忆中又有多少美丽的回味呢。
集体公社的时候,看那劳动的红火场面,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舒畅。拾稻穗的记忆如水清纯;喷洒“六六粉”的机器“轰轰”作响;收工时挑担子的队列整齐而壮观。一早队长的哨声,下午田间会餐时的吆喝声,称重时的“报目”声,都在心头荡漾。多么短暂的时光,多么漫长的记忆。无法忘却田头那“钵饭”的清香,也无法忘却那一木桶酸菜汤的美味。那白生生的大米饭哟,你曾散发出多么诱人的香气啊!
秋夜的月儿呀,你洒下何等动人的光辉,山林深处的人家聚在你的麾下。分粮抓阉时的喜悦啊,像一朵夜间开放的花,那香气啊,何等袭人。你是挑担的农人,你在月光下挑起了收获。你又是那无忧的夜鸟,在月下你分享了欢乐与安宁。
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分田地,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电灯照亮了这个村庄,你已模糊。只记得,分了田地多了粮食,有了电灯多了便利。可有一种快乐,有一种温馨,有一种豪迈,有一种安宁却不再拥有,它已永远离你而去了。
你到底需要什么?那如同白昼的灯光怎会有温馨与亲密?那只求自己利益的劳作怎会有融洽与和睦?又怎会有开怀爽朗的笑声与嬉闹?你是否感觉到那点失落?可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你穿过了多少时光的隧道,你走过了多少纯真的欢乐。你和许多小孩一起,赤条条地嬉戏于山涧之间。一条小小的溪流,印满了稚嫩脚丫的痕迹。从源头到水尾,你洒下了多少欢笑,你流下了多少无奈的泪水。可恨的奶奶啊,为了不让你着凉与生病,她给了你多少树枝的鞭痕。她偷偷地把你岸边的衣服拿走,弄得大伙儿笑得人仰马翻。你淘气地在水中乱跑,让奶奶拿你无可奈何。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鸭,你潜在水中寻找游鱼;你扑腾着水花,和伙伴们打没完没了的水仗;你爬到岸边的树枝上,“卟嗵”一声像木瓜掉进了水里。
你们有着小孩的狡黠,你们用各种各样可笑的伎俩蒙骗大人。你为了不让妈妈知道你在游泳,你憋一口气潜在水里,偷偷躲在一群“哥们”的光**背后。妈妈走过了,你轻轻探出头,嘿嘿好笑。有时,你躲进河边的菜地,那里有高高的“芋荷”,有缠绕的藤蔓,妈妈又被你骗了过去。
你们有着坚强的联盟,因为你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出卖秘密的人是狗熊,是叛徒,是不受欢迎的。你缄默而守口,是多么讨人喜欢啊。
像水一样,这是怎样的密友呢。在酷暑难耐的夏日,它伴着你走过了多少春秋。水是多么自由的生命啊,你在水中意会到多少快乐呢。虽然有许多次,你差一点被水吞没,被水夺去了信心,可是,没有水的夏天是多么可怜啊。
你印象中有几次水的恐惧?还记得那一次吗?发洪水时路过那座被水淹没的桥,湍急的水滑动了你的双脚。幸而桥边凸起,挡住了你持不住的身躯。多么侥幸的生还,那种狂跳的心啊,什么时候才能抚平这种刻骨铭心的恐惧?还记得多少次大河里游泳,高过人头的水位令你无法立足,慌乱中喝了几口水令你手忙脚乱。你只不过是懂得了一点“狗爬式”的旱鸭子,面对碧波万倾,你怎不怦然心忌?
你把游泳的姿式掌握得比别人好,甚至比别人游得好,可你没有胆量。面对深潭你不敢涉足,面对湍流你不敢横渡。你看水性比你差的人在畅游,你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呢?说到底,你被吓怕了,你被淹没的经历打倒了。人最可悲的就是这个啊,多少人不正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呢?
你要知道,你爸爸年轻时曾遭受过比你惊险得多的经历。听奶奶说,他曾失足落入洪水中,一下就看不见人影了。那么急的洪水啊,你除了哀叹之外还能做什么?找的人派了出去,可是哪里看得见人影,更何况是黄昏。
吊唁的人来了,惊闻不幸的人都来劝慰奶奶。奶奶算是尝到了丧子的悲痛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第二天清晨儿子会死里逃生,又出现在她面前。原来,他一落水就不省人事了,被洪水直直冲到三五里外的一个拐弯处,才迷迷糊糊抓住岸边的柳枝爬上来。他费力爬上岸边的沙滩后便又昏睡过去。第二天黎明,他仿佛做了一场梦,他没事般地出现在小镇的街道上,弄得大家吃惊了好半天。报信的人到了奶奶所在的村庄,那可真是喜从天降。这样的大悲大喜啊,怎不像“塞翁失马”一样令人感叹不已!
这真是“祸福相依”,教人清醒啊。奶奶一夜之间饱尝了人生的极悲与极乐,还有什么再能激动她的心呢?
据说,你爸爸小时候就因为“测八字”被认为命硬,是“克”父母的。于是,还在襁褓中的他就被卖了出去,后来,接收的那家不知怎么回事又想把他转给别人。好在消息传到了奶奶耳中,奶奶怎么也不舍自己亲生的小孩被转卖到邻县的陌生地方,她不顾一切又把你爸爸抱了回来。其中的动人情感与悲凄的经历只有奶奶才能切身感受到,这又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体验呢。
你爸爸命中注定属于这块土地,而这块土地也因此有了你。你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胜过任何地方。后来,你获悉了接收你爸爸的那家是因为怕养不活才想转卖的,因为你爸爸那时就知道用绝食来反抗命运的不公。多么感谢上苍的安排啊,奶奶的慈爱之心又何等宝贵呢!若没有这一切,你现今又在哪里呢?
一切都在大能的造物主手中,谁能测透他的心?谁能洞察他的作为?我们微若灰尘,在宇宙中什么也不是。无知的童年啊,是谁,保守我们平安来到少年?是谁,用能力为我们束腰,让我们的童年饱享天真和浪漫?

还记得你摔跤的故事吗?受惊吓的心魂向远处飞去。奶奶燃起一束香,献上一筒米。她从你摔倒的地方捧回来一颗心,口中招唤你的魂魄。仿佛带上一个人同行,她口中与你说话。她仰望穹苍,招手致意,慢慢地把你的魂收到你的胸前。幼小的人儿躺在纹帐低垂的床上,惊魂未定,却因奶奶招魂获得安宁。摔跤时的惊吓缓缓过去,淋浴后的舒爽令你安然。奶奶招魂的声音近了,她一手捧着你的魂魄,一手掀开门帘,她进了来,她和你的魂灵说着话。像招领了一个听话的小孩,她把他带到你的身边,把那枝香插到木墙缝上,然后揭开纹帐,把另一只手放在你的胸上。你顿时感到一种恬静进入心中,仿佛突然获得一种奇怪的安宁,你朦胧中甜美入睡了。
摔跤的地方插着一束香,还烧了一点纸,这是奶奶招魂后做的手续。你第二次来到摔倒的地方,你没有了恐惧,这是多么神奇的感受啊。
你看见别人都有相应的“树妈”,你也闹着想要。那棵棵大树到底蕴藏着多少恐惧与希望呢?村里人管这种树叫“树妈”,是认树做妈的含义吧。它们都是村中上了年纪的古树,有的说不上名字,有的则是大家熟知的樟树和松树。每到逢年过节的日子,一棵棵古树底下便点燃着蜡烛与香火,让人有一种神圣美好的感觉。祭祀的大都是小孩,这些树是小孩的亲人,她们像母亲一样保护着小孩的成长。
小孩对这些树有亲密而默契的情感,他们保护着这些树不受伤害。谁也不会冒犯这些树,因为冒犯它就等于冒犯了那个小主人。岁月在流逝,默默的树也因此送走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今,已经没有人理睬这种树与人的情感了。人们不再相信树也会对人说话,更不相信树能庇佑人类的童年。人类肆意对自然掠夺与征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依为命的情感早已成了过眼烟云。是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再次俯伏在古树面前,祈求它的庇护与保佑呢?树不就是自然的外衣吗?
敬畏自然吧,也敬畏广袤的土地吧,它们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敬畏神灵吧,是他,让生命永不止息的。祈求宽恕与原谅吧,是我们干犯了生命,是我们掠夺了平安。
到底有多少记忆被锁在细屑的深处?到底有多少纯真的思想被封闭在童年的经历中?你是谁,你竟一言不发?人类的童年啊,难道不是你,反照出**的苦难与世界的堕落?
小孩子的样式,小孩子的无知,小孩子的天然,小孩子的纯真,哪一样,不胜过**的虚伪与狡诈?哪一样,不胜过**的知识与愁烦?童年的天然啊,除却了多少人类的成熟与**。你就是那光芒四射的星,是你,带给人类纯洁美丽的原始。那是童话的梦幻,是天上的彩虹。你用伊甸园一样的神奇夺了我们的心。
你还记得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小故事吗?那里有多少农人的幽默与智慧啊!可爱的故事就像神奇的《天方夜谭》,它伴着童年走过了一个个夜晚。山林的夜多么漫长,漫长的夜里有多少动人的故事与传说。昏黄的油灯啊,你摇曳的火苗就是我跳动的思绪,你星点的光有着无尽的梦幻与思想。
故事在奶奶口中延伸,笑话在兄弟之间流传。财主与雇农的故事编不完,鬼怪妖精的传说道不尽。奶奶苦难与历史的复述令我们如临其境,战争年代的硝烟因逃亡与尸体浮现眼前。平民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从一斑可以窥见全貌,从一事可见当时。尸积如山的年代啊,生命贱若微尘,人们噤若寒蝉。走过遍地尸体的乡间小路,逃亡回来的奶奶惊魂未散,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未泯。
又有多少聪明的农夫的故事呢?愚笨的似乎总是那个贪婪的财主。就连可爱的鸭子也会复仇,“狼外婆”也有着凶残吃人的无尽**。回忆深处,曾经被可憎的狼外婆吓得睡不着,曾经幻想着自己就是那个聪明的“三儿子”。三兄弟、四兄弟的故事总是层出不穷,可为什么聪明的总是排行第三的家伙?难道编故事的人都是偏执狂,或都是人云亦云的鹦鹉?
可我是多么自私的人啊!我曾何等满足于家中排行第三的名份。每听到这些关于兄弟的故事,我心中充满了多少窃喜。我知道,我就是故事中那个排行老三的人,就是那个最聪明可爱最讨人喜欢的英俊少年。每个故事都给了他多少好处啊,就像王子的故事一般,他最终总是赢得了美丽姑娘的爱情。朦胧中有多少向往啊,虽然那时不懂爱情,可不也像那个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觉得美丽少女“模样还挺可爱”吗,怎么会是老虎呢?
“老虎”确实不会吃人,就连妖狐鬼怪也通人性。听了太多狐狸精的传说,听了太多“鬼故事”的传闻,一到夜里,就有那么多恐惧从黑暗中丛生。深夜了,还会听到“鬼叫”的声音,一声、两声、三声……要么叫五下,要么叫七下,总是那么准确,那么凄凉,从远到近,从近到远。谁也不会认为它是鸟儿的叫声,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这种怪异叫声的鸟,而别的鸟的叫声农人是熟悉的。像猫头鹰、杜鹃、布谷等许多鸟的叫声都挺凄凉,但是农人都能轻易分辨出来,因此也就没什么恐惧的。而这种叫声听了人毛骨悚然,而且很少听到,大人们便认为是“鬼叫”了。
每逢“鬼叫”的时候,我们小孩便紧缩一团,大家都往被窝里挤。我胆小,总是睡在床内侧,因此也安全些。大家都不敢说话,唯恐招来那可怕的鬼。等到声音远了或消逝了,大家才缓过一口气来。
原来鬼就是这么容易躲的。“鬼故事”中的鬼可不好躲,它不是缠人就是吃人,叫人防不胜防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