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学堂里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明回家那天,我还见到了我的启蒙老师。叔叔说,她今年才四十五岁,这样算来,我入学时她便是二十三岁。这次见到她使我有意识地观察了她一番。她问了我好多事情,什么时候回来啦?现在哪儿工作啦?有没有女朋友啦?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啦?……我也顺便问她现在的情形,看着她满脸时不时漾起的笑容,我知道她已经有了满足与安慰。据说她曾经有一小段时间神经不太正常,后来好了,我想这大概与她非同寻常的压力有关。而今,我又觉得她的笑容有点夸张了,仿佛我说的话都让她好笑似的。她总是一会儿一会儿就灿烂地笑起来,像个傻丫头。当然,她笑得不会持久,也不会大声,这便让我很难确定她是真笑还是假笑。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很快乐,特别是因见到我诚挚地跟她交谈感到高兴。因为她在没与我交谈时是严肃的,并不多话,但脸上那轻松的表情却给人一种宁静如水的感觉,仿佛一只鸽子。
她依然年轻。大概是天天跟小孩子打交道的缘故,她的表情给人一种极度温柔与娴雅的感受,而这也就让她看起来比别人年轻得多。有了年轻就有了漂亮,她的漂亮还是有目共睹的。
我记起小时候的羞涩,面对女老师时的那种娇羞,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个眼神,我是多么小心翼翼啊!生怕哪一个动作不符合老师的心意,也生怕哪一个举动没赢得老师的好感,仿佛初恋中的情愫,我就常常处在那种朦胧的期待之中。我庆幸自己碰上了这样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是这种异性的力量让我更加奋发努力,也让自己做得更好,更讨人喜欢。
我至今清晰记得学拼音“a、o、e”时的情景,老师用普通话和方言交替地讲,她毫不厌倦地带读。我们虽然听不懂一长串的普通话,但她依然坚持每句话都用普通话,包括布置作业也是这样。说完普通话,她便总能用“也就是说”这句普通话提示我们,然后便用方言翻译她普通话的意思。这种状况往往只持续到一年级,看起来便是针对幼儿班的小朋友的。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上初中时第一次读英语的情景,甚至到了大学,每每上英语课都还会浮现出这种情形。
说实话,要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能够像使用汉语一样,把英语当作她的母语使用,那教学的结果无疑将是目前的好几倍。可惜的是,大多数英语老师都更习惯使用汉语,包括课堂上也不例外。在此,我便不觉佩服与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正是她自觉地使用了普通话,甚至尽量不用方言,才使我们的普通话学得更好。而在许多地方,普通话的水平却让人不敢恭维,甚至被压挤得近乎销声匿迹,而方言则畅通无阻。这对于开放中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无疑是一种阻碍,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放纵。
想到方言,我不禁要想到赵本山等人的相声小品。对我而言,我更希望他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每句话的含义,而不是稀里糊涂、含混不清的方言,我想,即使是汉学家,也是看不太懂赵本山的。如果是艺术需要的,特别是使用了方言能够达到某种强烈的艺术效果的,那我并不反对。奇怪的是,我看不出电视上绝大多数的小品是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或者说,是为了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才使用的。
这实际上就是当前相声小品创作上的一个严重误区。他们仿佛已经到了只能用土语来逗乐观众听众的地步了。假若他们的艺术仅仅是为了那个地方的人们,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但它却要在电视上,甚至在春节晚会上出现,这就不免让人生气。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是对许多人的亵渎与蔑视。如果说这种艺术也有生命力的话,那也是极为短暂与可怜的。
让我们想一想小说家的出色工作,像老舍、赵树理,像莎士比亚,他们都是注重从方言中提取营养与精华的人,但他们都不会直接把方言照抄下来。
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们感到新鲜与好奇,正是这种陌生的魅力曾使我们多么向往读书!小孩子的好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让我们有了兴趣与动力,有了最初的渴望与向往。理想大概就是这时萌芽的,它仿佛张满了帆的船,乘风而上。
教过拼音,老师便开始让我们识字,什么“上、中、下,人、口、手”,什么“我爱北京**”,一个个方块字开始施展它的魔力,在我们眼中扑朔迷离起来。于是,我知道了“我是中国人”,知道了“五星红旗”,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个个汉字就这样在稚嫩的手中慢慢成为朋友,又成为口中的歌曲。那美丽动听的音符让我觉得骄傲与自豪,让我实实在在地高人一等了。读书识字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因为识字的人非常少。而我就可以因为入学读书备受村民普遍的尊重,对于一个孩童而言,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自豪的了。
在村里农人看来,识字就是有知识的体现,而知书达礼的读书人才是有出息的。在商业观念没有市场的年代,这显然是惟一有别于耕作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方式便正是农人改变命运的惟一选择。确实,在这个没有资本家与商人的国度里,只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与农民,只有因识字懂文化而吃上“公粮”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简单而悬殊的对立面前,“农转非”是何等诱人的命运转折啊!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也就根深蒂固了。
如今,一切都翻天覆地变化了,包括对读书的看法也更客观了。可惜的是,我总感到某种轻视知识的观念在抬头,这就让我不由得想念当年对知识无限尊重的氛围。也许,当时的重视正是源于对“文革”的痛定思痛,是对“文革”极端错误的一种反拨。可到如今,是什么,竟让愚昧霸占了我们心间?值得欣慰的是,时代已经来到法制昌明的今天,教育也已有了法律。近来就正好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某个乡政府把四位有能力培养孩子却没让孩子读书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也许,这在中国还是第一例,但从今年认真把“以法治国”作为根本原则写入宪法的重大改革看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权利将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确实,没有知识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文明的繁荣与发达。个人可以愚昧,社会则不能。“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是要牢记在心的。“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句话啊!想当初,我们的父辈正是用这样顽强的意志让我们上了学,用汗水哺育着我们成长的道路。至今为止,我依然记得父亲为我们的学费殚精竭虑的情景,也记得六叔考上大学时全村人慷慨解囊的动人场面。

我是享受着父辈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恩泽的人。我知道,没有他们对知识的极端重视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他们用田间辛勤的劳作养育着我们,其间的甘苦可想而知。特别是那些十多个小孩的家庭,我一想到就不免感动:他们是用怎样的毅力与忍耐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啊!
一个又一个小孩上学了,一个又一个小孩考上了大学。仿佛命中注定了他们的辛劳,这些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农人却有着一个比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在这片偏僻却肥沃的土地上,经常可见三、五个兄弟姐妹都考上大学的家庭。做父母的提前衰老了,好像被炸干了油的花生与茶籽,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所剩不多的安宁。看着他们沟壑纵横的脸庞,我就会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奉献了。
小时候,我并不懂这些道理,但我会体贴爸妈的辛劳。他们对我的教育朴素而有力,他们认为农民的儿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读书上大学,一条就是考不上回家种田。显然,这种简单的意识是很小就被灌输进大脑的,因此,每当我经受不住繁重的田间劳作时,这种意识便会教导我勤奋读书,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考上大学。确实,很多道理正是因为简单朴素才产生可怕的力量,而复杂的道理往往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是这样强烈地喜爱读书,因为我觉得我就是能考上大学并备受村里人瞩目的那个人。仿佛天生就有一种幸运,虽然我的成绩并不特别突出,但还是能受到农人的夸奖与鼓励。也许,这源于我对书的热爱,只要有闲,书总是在我手中的。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而这习惯便被善良的农人看为一种优秀的素质,是聪明人的一种体现。
每逢放牛拔草回来,我便会拿起书包坐在门前小凳上做作业,或者把书拿出来看。我喜欢书的油墨香,喜欢工工整整地写字,喜欢书里陌生的幻想世界。什么“小小的船”啦,“小猫种鱼”了,“小猴子下山”啦,“乌鸦喝水”啦……一切一切都萦绕在脑海中排遣不去。我是如此着迷,以至于大人们凑到我眼前也不会妨碍我继续写字。特别是奶奶,她有时便坐在我身边,看我一笔一画地写字,还当着哥哥们夸我的字写得好,说他们还不如我认真工整。这无疑给我极大的鼓舞,甚至让我有更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从那时起,我就似乎觉得比身边的人都强,仿佛没人能超过我一般,而这也让我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愉悦地投入书籍的快乐中去。
确实,适当的鼓励与夸奖对于小孩的成长是何等重要,因为它可以给人信心,给人勇气。对于一个几乎没得过夸奖的小孩来说,我想至关紧要的就是给他一点信心与希望,而这便是改变一个“坏小孩”的最可靠的办法。说到底,这就是爱,是爱的流露与行动。因为一味的批评与惩罚都只能使人知错,也使人气馁与自卑。等到自卑成为一种惯势,爱就消失了,所有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在这样的时刻,有什么会比恢复他的自尊与信心更重要的呢?
我是在赞誉声中长大的,我深深体会到夸奖的可贵。我并不是智力发达的神童,恰恰相反,我比一般人都迟钝。到了中学,我还经常口算不了“8加6”这样简单的计算,至于两位数以上的加法,没有笔慢慢挨着加,我更是手足无措的。因此,对我而言,得到夸奖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至今仍深深感激那些不吝啬夸奖我的人们,正是他们让我获得了新生。智力迟钝的小孩该多么自卑与没有信心呀!他不仅需要自己为自己鼓气,更需要旁人的鼓励与支持,而夸奖正是不费力气的最佳良方。
我曾经看过许多和我同样笨的小孩,他们被批评与惩罚压得自惭形秽。仿佛背着一件不光彩的东西,他们鲜于言笑,落落寡欢。不用说,我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形,因为我的数学老是不太好,可庆幸的是,我还有一些不识字的亲人蒙在鼓里说我好话,而这便成了我不息的动力。从这点上说,老师是多么吝啬的人啊,她连几句夸奖的话也不愿意施舍给我们。她要是能像奶奶一样由衷地在大人面前夸奖我们,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又是多么有用的一帖药方啊。
我至今仍深深感激我的启蒙老师,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由于村庄很小,校舍又在村子中间,老师与家长们的交往便显得频繁而随意。有时,课间休息,老师便会跟路过忙活的村里人打招呼,若是家长,便少不了谈到小孩,老师这时便往往用肯定的语气夸奖她的学生。我便享受过这种殊荣,当时,我窘得脸都红了,一时还简直受不了,但那是一种甜蜜的幸福,是一种持久不褪的荣誉。现在,我终于知道私塾与书院的优越之处了。不用说,那种家长与老师亲密自然的交往与接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可以因夸奖带来一种双重的勉励与信心。
小时的复式学堂对我而言就是私塾,它几乎是因人施教的。由于人少,老师教得也得心应手,也总让我们的成绩高过小镇上中心小学学生的成绩,升到三年级时,我们也总能霸占住前几名的位置,让“中小”的老师毫不例外地记住我们所在的小山沟。虽然小山沟的名称显得拗口与别扭,但它还是因为我们得到了传扬。
可是,好景不长,进入四年级后,我们便渐渐失去了优越感。由于夸奖的机会越来越少,加上学习环境对我们不利,我们便慢慢失去了原初的信心与那种旁若无人的感觉。在一个个起早贪黑走远路上学与回家的日子里,我们已经渐生乏味与无奈,远远没有在复式学堂时的那种快乐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