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下如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章节更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乃为之上者,远棋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以争便求利。下者守边隅,趋作?,以自生于小地。(汉桓谭《新论》)
诚哉厮言!中国的军事地理格局是一种棋盘型格局。
几列东西向的山河与几列南北向的山河纵横交错,将中国腹地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东――西向分布:东起燕山,循太行山南下,经嵩山山脉、方城册,接桐柏山、大洪山,再转向鄂西、湘西山脉而接云贵高原。南――北分为:长江、黄河、淮河及秦巴山地,
山脉和江河的战略意义各相同。山脉的意义重在阻隔,而贵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义重在流通,而贵在有据点可以扼守。
整个中国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关中、河北、江淮和四川是其四角,河东、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
古人贯讲“山川都会”。这九个区域既有山地险要可以凭恃,又有江河水道可以流通的地方就了成战略要地。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易于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
然而这九个区域也不是可以等量齐观的。
棋诀有云:“金角、银边、草肚皮。”
“角”的价值最高,就在于可以用最小的力量控制住它,而从容地向两边展。“边”的价值次之,至于“草肚皮”就是指“中原”或“中州”了。
然而在这张大棋盘上,海州所处的位置,让秦隽扬和他手下的那帮“军事家”很是沮丧。海州处于江淮和山东这所谓的一角一边的中间。再怎么折腾,也只是在边上弄上几个州,只是个历史的看客。待其他的势力席卷了中原,海州也只有“檄至而降”的份。不然,他所仰仗的小小沐水真要给人“投鞭断流”了。
取江淮,有天险阻隔。
取山东,要打倒齐克让和王敬武这两个藩镇。
靠海州这百里之地慢慢积蓄力量,那真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与蔡州合力拿下时溥,也不过是占据小半个“中原”。“中原”处国之正中,合天下全势。“中原”四通八达之地,为四方联系的枢纽。天下纷乱,“中原”四面受敌,八方受困。成为一个动荡的交汇之地。动荡的洪流足以冲毁任何据守“中原”的努力。正所谓“八方风雨会中州”!防守尚且困难,何况拓展。
自古逐鹿虽在“中原”,参入逐鹿的群雄,却多不起于“中原”,而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起于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先据有一到两个角,积累力量,继之以向两翼扩展,然后,向“中原”展,进取天下。
在秦隽扬的两世记忆里,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位一时之人杰:曹操和朱全忠,翼图“立足中州,削平天下”。虽然他们也曾经叱诧风云,睥睨天下。可有谓欲而不达,最终他们只能慢慢地老死。
在那张《大唐疆域图》上,海州的势力无足轻重,可在加上这张《四海平夷图》,海州未必就不能成为第五个“角”。
。。。。。。。。。。。。。。。。。。。。。。。。。。。。。。。。。。。。。。。。。
“二郎有意于大小流求否?”岳星明看着《四海平夷图》若有所思地问道。
听了这话,丁松年很紧张地望着秦隽扬。
“心有余而力不足!奈何奈何!”秦隽扬寻思了老半天,才回答了一句。

丁松年这才松了口气。
岳星明所说的大小流求就是琉球国和流求岛(台湾岛)。唐时并称,琉球国和台湾岛为大流求、小流求。
隋时,琉球国主天孙氏奉迎隋军水师。自谓大流求,诉称是秦汉时的中原名族流落至此,已传承了十几代,实为华夏苗裔。因为一直心怀中原天朝,为示不敢忘本,故称天孙氏,由于年代久远,反而轶失本姓。表而称臣,以求贸易。唐时多有商旅途经琉球,见其拥大小岛屿五十多个,据数百里之土。误以为其大。
隋大业六年,武贲郎将陈棱、朝廷大夫张镇州,率兵万余人至台湾岛,虏其男女数千人,俱为山蕃野民,言语不通。隋军未置流官,无趣而返。其后唐人亦少至台湾,难窥全豹以为其小。
对于天孙氏这种自称华夏苗裔的事,千百年来实在太多了,秦隽扬是一笑置之。大流求的国民仰慕华夏,事事恭顺。小流求的岛民虽为山蕃野民,但均为百越后裔,他们和险诈的儋罗人大不相同。
秦隽扬所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指如今无力开大、小流求。也不忍掠其居民为奴。大流求只能提供些人力,小流求虽然资源丰富,但没个五、六年的时间,难见功效。
“某以为,还需看路团练使经营济岛的情形,再行定夺。”丁松年说道。
岳星明一脸的不甘,在他眼里,区区的流求列岛一檄而定。
秦隽扬听了这话,却不住地点头。他现在就指望济岛的硫磺和鲸群来帮助海州摆脱目前的困境了。
海州一年来的物资贮备除了“踏浪军”的耗费,剩下的在十天前,都被申从、吕光载回蔡州了。
申从、吕光这次带来二百余条船,送来的是蔡州的“特产”――四千余老弱妇孺。这次倒是很意外地没有带索取物资的清单,只带来了一份“大蔡天子”的手书。
手书上只有两个大字:“尽力”。
秦隽扬明白秦宗权的意思:除了人,其他的有什么要什么。
这次秦宗权急眼了,蔡州军和汴军的火拼,迫在眉睫。蔡州军如果不动手,许州万一有失,孙儒和秦宗衡的三、四万大军孤悬洛阳,大势休矣。但蔡州军对许州的鹿宴弘下手,汴州的朱全忠很有可能也是在等这个机会,趁势来个“围魏救赵”,取道陈州和赵?一起合击蔡州。他相信秦宗权也会想到,但能不能应付得过来,只有天晓得了。
对秦宗权的要求,他无法推搪。蔡州军覆灭固然可怕,但他更怕汴州朱全忠的崛起。只要击败了秦宗权,接下来朱全忠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原。到那时候海州只是朱全忠面前的一盘小菜。
海州其他人虽然不知道朱全忠的可怕,但人人都觉得不应该因小失大,毕竟秦节帅还有被立为“储君”的可能。海州只保留了十五天的粮食贮备,其他的都装上了船,最后有十余艘船实在没有食物和军械可装了,就都装上了煤。
海州是尽了全力支援蔡州了,但秦隽扬认为自比赵德?肯定还算幸运的。吕光这次能有这么多船只,有一多半还是从山南带来的,这些船是赵德?两次攻打江陵的战利品,一直用作山南和蔡州之间的物资输送。如今这些船给吕光带来海州,山南恐怕早已给掘地三尺了。
现在整个蔡州系都砸锅卖铁地陪秦宗权玩这一把。朱全忠真有实力和秦宗权一决高下吗?秦隽扬虽不象他的那些幕僚们那样乐观,但他也很难相信朱全忠能以二万余人来抗衡十余万蔡州军。
注
流求通琉球。满清以前,未加以区别。后有人故意区分,实有逢迎倭人而曲笔之嫌疑。最新章节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