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工商之道(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章节更新秦隽扬初至海州,收拢流民。整个海州人口才三、四万人,以淮盐、煤碳来换取稻米、牲畜、布匹、桐油等等一些物资,财政上还略有节余。
几战过后,人口增至五、六万人。海州的家鸭养殖初具规模,郁岛的水产养殖也略有成效。再加上灌河的捕鲸提供的大量肉类,使海州丝毫没有食物供应的压力。劳动力的增加更使淮盐、煤碳的产量大为提高。
再加上独一无二的免税政策,使得商人络绎而来,海州的物资空前地充足。这一切使得原本一直以谨小慎危自砺的秦隽扬也乐观起来。
以秦隽扬看来,海州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他从来就看不上这时代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太没有效率了。在秦隽扬“高瞻远瞩”的布置下,海州要跑步进入工业化社会了。
工业化社会需要二个基本条件的支持:集约化生产和自由贸易
再细分一下,集约化生产需要足够的劳动力和技术革新。自由贸易需要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资源。
那么展海州所需要做的就很简单了!
鼓励商贸,善待商家:
短短的一年多,海州更换了几次身份证。费尽心力潜伏进海州的奸细难以立足。外人想进海州只有两条路,要么贿赂海州住民签“担保书”。不然就乖乖地到户曹去登记,领到了“滞留证”方能自由行动一个月。
不过那些商人绝对不是外人,海州对待那些商人就象对待自己的“亲人”。当然“亲人”也是分等级的。一曰:勋商;二曰:豪商;三曰:义商;四曰:脚商。
“脚商”的要求,只是来海州交易的次数、数量到一定的要求,可取领一块长期有效的“商证”,可以享受海州良人的待遇。至于他们的随从还是要领“滞留证”的。
义商是指那些曾经替海州到指定地方从事交易过的商家。在丁仕亮眼里,他们也就是海州的编外细作。
豪商是那些在海州有住宅和商铺,交易量又比较大的商户。他们自然是为海州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勋商是指义商和豪商的两项条件都符合的商户。对于勋商来说,经济利益已经不是他们唯一追求了。
用秦隽扬在公开场合的话来说,勋商有着和海州人相同的政治诉求。不过他私底下和锦儿说,勋商就是投机者。
这三种商人和他们的随从都可以领取身份证。海州对他们也承担相当义务。
对于这样的区别对待,这些“亲人”们嘴里说海州很势利,可心里却很是欢喜。除了社会最底层的人,其他人都喜欢有等级区分。在海州的商人,决不是最底层的一员。
商人在社会各阶层中,是最精明、狡诈的团体。他们当然知道,在其他地方的掌权者眼里,商人就犹如一头待宰的肥猪。
商人唯利,要想吸引商人必须提供有利可图的商品。
靠募集劳动力、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培训、技术开来增加商品是海州的急所:
为了增加劳动力,海州不计代价地向扬州购买百越奴隶、船只、招募海商,吸收“归化民”。这些办法很有效果,短短的大半年,海州的人口再增加了二万多,如果加上济岛上的土著,海州实际掌握的人口已经过了十万。
为了快提高海州的军事实力和生产技术能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海州大肆扩充匠作司,定向培养技术工人。
还先后开办二十七个专业生产作坊:
健妇营六个,主要制作弩弦、弩箭、?绳、缰绳、被服及皮革、竹木器加工。
舟船匠工营,进行船只维修、试验、制造。

军械制作营,试验和制造中、大型军械。
金属冶炼营,对金属进行冶炼和精加工。
金属加工营,进行金属器械的热处理。
肉类加工营,主要是对捕到的鲸进行剖解和精加工,及其他肉类食物的腌制加工
海州有四处煤矿,编组了四个采掘营。
盐田十二处,分设十二个制盐营。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技术研组,包括率先组建的“火器组”,后来又6续成立的“冶金组”、“晒盐组”、“军工组”、“弩?组”等共计一十六个。
匠作司、技术组和各营的工匠不再是优而仕。而是根据能力,象商人那样划分等级,一曰:技师;二曰:匠师;三曰:长工;四曰:短工;五曰:役奴。
自从那些识字的流民在蘸火工艺上大放异彩后,秦隽扬越来越注重工匠的文字能力。那些技术精湛的工匠,必须能亲自书写每日的《工匠日?》,方可授于技师的等级。海州如今一共才五十七个技师。
那些没有文字表达能力的工匠,哪怕技术再精湛也只能是匠师。至于工人倒是简单,只要是唐人,有固定岗位的熟练工称为长工。光是卖力气的称短工。役奴指的是“归附”的化外民,他们大多集中在制盐营、采掘营和健妇营。
工匠的等级区分,一是为了按级管理,二是按级获酬。技师的工酬是匠师的五倍,匠师是长工的十倍,长工是短工的一倍。男工是女工的一倍。工酬的放一半为钱帛,一半为食物。至于役奴的工酬完全为食物,且只有短工食物的一半。
但身为役奴也不是一世不得翻身。只要他们劳役满十五年,通过了“归化司”对他们进行语言和书写能力的考核,就可以转为“归化民”,有权向“归化司”提出“自赎”。“自赎”所需的钱财或实物,只需要五年的省吃俭用就可积攒下来。
这一切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在二十年里,由役奴转为良民,女的可能性远比男的要高,男性基本要奋斗二十五年。成年人的语言和书写能力,女性一般要略胜男性一筹,积攒财货的能力,大多数的女性更是远胜男性。这样的“归化政策”,是为了防止将来出现岩田正男那样的“了色”货,以一己之身跨站两个民族。
秦隽扬的“大工商”政策一开始实施就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战场上的屡胜,财政上的富裕,再加上新名词大轰炸!就连以丁松年为的一批老吏也毫不犹豫地支持秦隽扬。
大多数的民众看待人和事只区别正反两面。即,不是好事便是坏事,不是坏人就一定是好人。
一年多过去了,海州人民早以忘记了当初是如何诅咒“全民助役”。
这一年多来,秦隽扬交出的“成绩单”也确实异常夺目。以前怀疑秦隽扬施政策略的人,只能躲在被窝里痛悔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再没人怀疑秦节帅的英明。
这一年多来所有的会议,都是在秦节帅没有表意见的情况下才召开的。即便如此,每个会议者都学会了换位思考:如果换了是秦节帅,他会如何决断?
秦隽扬并不知道这么多人都会用换位思考,他的一条条提议、建议、命令。他的部下都是一致拥护。具体的表现可以套用秦隽扬的一句口头禅: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去理解。
这一年多来,秦隽扬布的政令畅通无阻!
然而数万人只用一个大脑思考,幸耶?不幸耶?
ps:昨天实在太忙,连夜补上,下午还有一章。最新章节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