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逝者已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章节更新战都对儋罗骑兵一战,你们有人看到吗?”秦隽扬向刘庚、余绩和那三个海商头领问道。
“某等都未曾亲眼所见。”那几人互相看了看一起摇头回答道。
秦隽扬还真没想到儋罗岛上居然还有几百骑兵。早知道就派几个制弩的工匠一起跟去,在实战中观测一下臂开弩的性能。海州的作训司虽然时常地组织弩兵进行演练。但演练时的标靶不是真正在高移动中轻骑兵,所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直让秦隽扬很是忧心忡忡。
“我军北进。酉时二刻,闽越义勇并6战都至敌军阵后。戌时,一并合击儋罗贼,大破之。我军重伤、战死一百六七人,轻伤二百四十一人。斩杀儋罗贼千余,俘三百。”
读到这,秦隽扬略皱了皱眉。斩杀三百,俘千余还差不多,怎么会斩杀千余,俘三百?就那些土民会有这么顽强吗?
“亥时一刻,儋罗之高、梁、夫三族领,军门请降。献儒李敬山、儒李青安父子、干族领,并诸“韩寇”领之级共三十八颗!”
“三日绥靖,余贼悉数枚平。”
“收二千六百户,一万一千二百余口。”
“儒李氏、干氏俱族灭。”
只见秦隽扬把手中的战报翻后一页,神态古怪地看着一语不。厅中的众人听到这儿,有几个已经起身,准备向他恭贺的。但见他如此作态一时倒是摸不着头脑,只得讪讪地重新落座。
“你们的‘随军日?’呢?”秦隽扬看了半晌,又向刘庚、余绩问道。
刘庚和余绩早有准备地从怀中掏出几张麻纸。几步跑上前来交给了秦隽扬。
按海州军的军规,每次军队的行动,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参谋、细作和内卫军官。参谋由行军司马带队,细作和内卫也都安排有队长率领。队长必须把自己所知军队每天的情况,认真记载称为“随军日?”,回来后交给自己所属的长官。这次因为情况特殊,细作都是由各船的水手充当,归行军司马刘庚所辖,日?自然也由他来撰写。
秦隽扬把手中的几份“随军日?”翻了半天,强笑着说道:“我军轻取儋罗,实在是大喜啊。只是某今日身体不适,方才支撑片刻,甚感疲惫。庆功宴就劳烦丁公与十一郎代某主持,为归来的将士解甲洗尘。”
“诺!”
“诺!”
丁松年和岳星明虽然和其他人一样,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但如今不是询问的时候,连声答应。
“某失礼了,望诸君勿怪。”
“不敢!节帅请便!”
“节帅保重!”
。。。。。。
。。。。。。
稍做周旋,秦隽扬便独自回到了自己的书房。瘫坐在椅中,呆呆地出神。
确实是如众人所料的那样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三日的“绥靖”,儋罗只剩“二千六百户,一万一千二百余口”,“儒李氏、干氏俱族灭”意味着什么。厅中的绝大多数人自然是不清楚,在他们眼里国家败亡,灭几个家族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秦隽扬看到这些如遭雷击。儋罗一共才五族,灭了二族,这是何等惨烈的杀戮啊!
秦隽扬怎么也想不到,一向被他笑谑为“书生”的路炯,居然如此的肆意妄为。
路炯的战报上没写“踏浪军”是如何执行那个“持械者杀!”的命令,可几份“随军日?”上都记录的明明白白。
路炯命令兵力最多的淮商,一部进驻儋罗王城收降儒李氏,另一部西进收降高、梁、夫三族。闽商、广商、大食人北进,收降人口最多的干氏。他自带6战都驻守6寨接应。结果“绥靖”的第一天就乱套了。
闽商林强带头杀戮儋罗男壮掠夺妇女财货,第一天杀完人还知道找木棍塞入死者手中。后面的两天,干脆随便找些树枝扔在尸边上应付查验。第二天,广商和大食人也开始学样。干氏一族因此烟消云散。
大食人下手晚,所获甚少,不满之下与闽商产生了小磨擦。结果大食人在闽商、广商的联手之下吃了点亏,大食人恼怒之下退回了汉南山脚下。
第三天,大食人蛮劲作之下又与淮商生了冲突,硬闯进儋罗王城“绥靖”。
第四天,路炯下封刀令,命令大食人退出儋罗王城,自己带6战都进驻。但儒李氏已灭族矣。
第五天晚,路炯召集诸领饮宴,席中以“违令强占儋罗王城”为由,击杀大食人各领,连夜剿杀大食人。斩杀五百多人,俘获七百余人。

大食人与闽商生磨擦,路炯是知情的,可他却没有去干涉。大食人硬闯儋罗王城,得到报告的路炯却下令淮商退避。秦隽扬认为路炯是有预谋地剿杀大食人。至于原因,是因为大食人桀骜难驯,还是自己曾经透露对招募大食人的懊悔之意?秦隽扬难以判断。
如果对于剿杀大食人,秦隽扬还有意为路炯开拖的话,对于纵容部下进行这种灭绝性的屠杀,秦隽扬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那些死了的人纵有万般不是,但还可以通过“劳动改造”来教育他们,使之归化文明。可路炯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使海州无论在伦理,还是经济上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海州这一年来积攒下来的物资,被这次的远征耗去了三分之一。可所得却比预先的估计大大地缩水了。按军议司的推算,这次占领儋罗,可以得到三万左右的人口。可实际上除了“踏浪军”运载回来的三千妇孺儿童,儋罗岛上只剩有一万一千余口。
原本那些已经投降的儋罗住民,经过战后“计户”,无论最后被判定为“良籍”或“奴籍”,都是海州的“公有财产”。可那些海商却效仿那些蛮夷,男丁无论老壮尽行杀戮,夺妇孺儿童为奴。使得海州白白损失了几千的精壮劳力。那三千被掠为奴的妇孺儿童还要出钱从海商手中赎购。
众海商已依附半年,因没有什么象样的战功,自然没有得到过什么象样的犒赏。虽为他们更新了些武器装备,但还是有些海商口出怨言了。
路炯认为自己是在安抚海商。可在秦隽扬眼里,路炯满足了那些海商的私欲,却严重损害了整个海州的利益。这种行为是滥受私恩!损公肥己!赏罚不明!
这些私欲得到满足的闽商、广商真的会感激海州吗?这种杀戮、这样血腥的洗礼,只能是他们蜕化成真正的海盗。见小利而亡命!视大利而惜身!
秦隽扬原本想在这一战过后,把各部海商逐渐整编成他理想中的海军。可现在闽商、广商两部已经成了“海盗”了。除非把他们强行“劳动改造”一段时间,否则不可能再把他们编练成一支纪律严明的正规部队了。
相对闽商、广商,没有参加杀戮的6战都和淮商,都会觉的所受不公。这次回师,按事先的计划,路炯和6战都没有随船队返回,还有那七百余大食俘虏。回来时是由刘庚代行总管。刘庚在随军日?上记录,淮商对于帮着闽商、广商装载“私奴”颇有怨言。秦隽扬对此也很头疼,6战都倒是容易抚平,淮商比较麻烦。对于他来说,淮商、闽商、广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认同“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套把戏。可那两股“海盗”把该吃的“糖“吃,不该吃的“糖”也吃了。
“这该死的东西!”想到这,秦隽扬不禁咒骂起了起来。他可以确定路炯是把这烂摊子留给自己的。
头疼也罢、咒骂也罢,他还是庆幸6战都、淮商没参与这次杀戮。淮商作为中军,一直受到内卫的严厉督察也没有生杀戮行为。6战都是各部挑选出来的精锐,纪律严明。在“绥靖”期间又一直是路炯亲将。如果路炯把6战都也改造成“海盗”,秦隽扬非要取他的人头来震慑全军不可。
不过战报和“随军日?”里也不全是坏消息。有一条消息,使他对路炯的怨恨大大地减轻了。
只是在战报的快结尾处,路炯淡淡地几句带过。说在寻找有淡水的小岛时,闽商林强在距儋罗不到一天航程的北面,意外地现了一个鲸鱼活动区域,据说还曾看到几群巨鲸。他已经重新派船去具体探察了。
这对海州来说,是一份重礼。路炯在秦隽扬眼里也就变成了一个“傻孩子”,这个“傻孩子”去打“酱油”,虽然在路上却把“酱油”弄撒了,可拣了块“金子”回来。
就象某人说过,胜利者是不应当受到指责。有功之士,难道就该受到严厉的处罚吗?
“逝者已矣,是为不幸。生者如斯,。。。。。。责之可否?”秦隽扬喃喃自语。
这才是秦隽扬伤脑筋的问题。使他不得不一个人躲在书房中暝思苦想,该如何处理路炯。
虽然他一直标榜自己的公正,可真要想永远地公正,真的是太难了点!最新章节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