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化为蝶耶(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府衙时,众人都已经在那坐等他了。
看着众人交来的卷章,秦隽扬心里是有喜有忧。他找了一张,挑出其中一段。高声当众诵读:
“胜以五成为‘上’,方能使上下不坠进取之志;以七成为‘中’,大胜之下,将士将生懈怠之意;以十成为‘下’,盖因为完胜之下,必有骄纵之心!”
下面没人说话。秦隽扬向他们看了一会儿,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那某等先打个大败仗,卧薪尝胆数年,一举复仇雪耻,当可留下千古美名矣!”
坐在下面的那些人没一个说话。
秦隽扬也不以为意,继续侃侃而谈:“若是两国争锋,自当以梨庭扫**,毕全功于一役。纵是再大的代价,亦可慢慢地恢复元气。以纷争之今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岂不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更有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众皆不语。
他又拿了一份看了看说道:“糧不三載谓:始载粮,后遂因食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此乃曹孟德所注吧?意为笔误,当为二载或再载?”秦隽扬无奈之下,只好看着岳星明问道。
“正是!”岳星明回答了两个字就闭口了。
“这怂货!上次石磨镇大营的军议瞎摆惑,恐怕不是错会自己意思。这参军长当的也够窝囊的。”秦隽扬恨恨地想到。
堂下依然鸦雀无声,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他面前的长条桌。呃!秦隽扬有点泄气,和他原来预料的有点不一样。
有人动了!他的眼光还是很锐利的。,迅速捕捉到了那在四处游离的眼神。
呃!秦隽扬泄气,是锦儿装作在记录,那双大眼睛却在四处瞟来瞟去。
秦隽扬很无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非暴力不合作”吗?老子这底牌都还没掀呢。
但能被“大蔡天子”赞为坚毅果敢的他,是不会轻易地放弃的。
“食与敌?官渡一战,往许昌苦苦催粮,不是几欲还师吗?战赤壁,更是屯田淮南淮北。濮阳战吕布,粮尽而退;穰城战张绣,粮尽而退;汉中战刘备,粮尽而退;蒲阪津如依马超之谋,安得陇上?野无所掠,奈何!奈何!”
“曹公所说的‘始载粮,后遂因食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天下人可是知道曹公征讨徐州的所作所为的。这不是大言欺人吗??”(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向东南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即便如此,不久之后曹军因粮将尽,撤围回军。)秦隽扬一番话的刻薄,比之张松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載当指多次,不得多次往返運輸糧草。‘三’者,虚指也。这是杜牧杜樊川的注解吧?”秦隽扬问道。
“正是!”丁松年回答了一句,也不说话了。
对于这老儿,秦隽扬半点想法全无。他自顾自地说道:“杜樊川的诗,那是极好的。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接着又低声诵道:““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嘿嘿!嘿嘿!”
正待出口讥讽,突然想到小杜这好细腰倒是与自己略同。算了!还是放他一马吧。转而正色道:“杜樊川文采风流,可毕竟只是个书生,不知道兵事。”
“他们都是把‘載’作为输送之意了。【說文】:載,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又承也,勝也。【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又成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
“随着大军一起行动的辎重兵为一载粮,承也,为大军运送补给的民夫为二载粮,成也。故孙子谓: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其实就是士卒、民夫都只征集一次,粮秣也只运送一次。孙子的意思就是,事前要仔细谋划好。不战则已,战则集中全力一击速胜,切不可打成相持战。过度地消耗了国力,让其他的势力有可乘之机。”

看着下面那一帮子“麻木不仁”的家伙。秦隽扬知道自己在“演讲”这方面是没有天赋的了。上次的“威慑会议”很成功,这次就大意了。早知道就安排几个“托”也就不会出丑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不满意他的这种做法,在这样的气氛下探讨‘若非同道,即为仇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新理念”。
惟利是图!!!它将作为海州今后战略决策的指导思想。
天下的藩镇都是在这么干的。底下那帮海州的头面人物听后,表现的还是很冷静。只有有些人皱了皱眉,也不过是觉得秦隽扬说得太**裸了。
秦隽扬看着他们,觉的很满意。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他觉的海州不该存在君子,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利益才走到了一起。他要打造的是一个利益团体。
海州太小了,如果被太多的所谓“礼义道德”的行为准则束缚住,那它的发展速度根本无法和对手比。他太羡慕李克用了,那厮能四处收保护费不说,广阔的北方草原还能给他提供数之不尽的奴隶。无论是曾经鼎盛一时的吐蕃人,还是正在崛起的契丹人。对他无休止的劫掠都无可奈何。
海州的南面和西面都是商业伙伴了。东面是大海,只有北面齐克让是个烂饭,可以考虑考虑。临沐已经给他搬空了,值得下手的也只有个小小的莒县了。让将士们出战去劫掠,会造成战损不说。劫掠来的男丁又不能永远“劳动改造”下去。今天市场上看到的那些闲汉,更让坚定自己的主张。
一定要成立“健妇工坊”。哪个,不是有哪位大大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吗?
“不能再让海州二万余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呆在家里了,至少得出来一半吧。成立‘健妇工坊’参加劳作。”秦隽扬的态度非常坚决。开什么玩笑,这帮家伙的妻女不出来不打工也就算了。那些侍妾、使女也藏在家里养膘,白瞎了这么多粮食。
听到秦隽扬再次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他的那些部下一个个面面相觎。他们知道这次秦隽扬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旧事重提,再想把他挡回去,恐怕不太可能了。但还是有人不死新。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丁松年犹豫地站了起来。
秦隽扬一摆手,示意他坐下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秦隽扬不想给他开口的机会。
“招募健妇劳作,更是海州的大利。海州疲敝,真要等大敌压境之下,再把妇人编军守城吗?”秦隽扬冷冷地说到
“户曹即日开始颁令三日,三日后开始招募健妇,先招五百人。家人不得胁迫,违者投入劳改营劳改半年。”顿了顿,他又厉声说道;“纵千夫所指,某亦是横眉冷对!”
提出“惟利是图”也是另有所指,这些人早晚也会领悟的吧。对老子没信心的,就尽管蹦达出来。秦隽扬想到这,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那三个女人扫去。
注山阳公载记曰: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派徐晃、朱灵)军在蒲阪津(黄河渡口)要西渡黄河时,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在渭水北面去阻止曹军(过河),过不了二十天,黄河东面(的徐晃军)粮草就会耗尽,他们就只能败走了”,但是韩遂却说:“我们就让他们过河时,困在河中,还怕他们败得不更快嘛!”妥协之下,马超的计策最终没能被实施。后来曹操听到马超的策略后,说:“马超若不死的话,我连死后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