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军食之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岳星明近来的表现还是令秦隽扬满意的,有了名义上老二的位置和司兵曹这个新锐部门,就很爽快地把自己原本掌握的500名老卒交了出来。并根据秦隽扬提出的整军要求拟订了方案加以实施:义勇营犒赏后解散,从亲卫营挑出100人和其他营推荐的100人编为内卫镇。内卫镇的职责除了护卫秦隽扬外,还有警卫要害部门、各部的军规监督和向各部提供后备军官的义务。镇将为原“归节都”推荐的一名副指挥王俊。
新来的500名蔡州兵和亲卫营剩余百人合编为亲卫镇,它将是秦隽扬手中最锐利的武器,镇将依然是秦翼。丁仕亮招来的反正军全部打散编入四都,各都均扩充到1200人。这些举措很明显地告诉那些部将,海州的部队只有秦隽扬一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控制力。至于那5000的降卒被秦隽扬判定为暂时无资格享受入军待遇,送到盐场劳动改造。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根据各司曹的推算,现在海州的人口基数已经不够支持现在近六千人的常备军了。司士参军严磬建议把那5000降军编制为民军,待遇有常备军的一半,那些人就可以满意了。毕竟比他们以前的待遇还要高。平时可以晒盐,发生战事就送到前线去当炮灰。而且理由也很充分,当初是秦隽扬要求他们投降的,应该给他们个名份。
秦隽扬当即指出,当初接受投降的条件是保障战俘的生命安全(不包括私人财产,他不承认尚让的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俘获的那些尚让军的家眷,他有些心软,很想就地释放为自由民了。可损害绝大数人利益的规则,他不敢轻易去改。掩耳盗铃般地让司士参军严磬分配战利品。就连丁松年都分了个半老徐娘,美其名日:红袖夜添香。秦隽扬自己在部下的相劝之下,只留了2个老婆子来给自己和亲卫洗刷衣物。其实他是多心了,那些妇女也都是尚让军掠来的,哪有闲心整什么复仇雪恨。哪怕就是亲人,在尚让军中也见惯了这种事,最多也就指望有活着的亲人来把自己赎回去。)
秦隽扬接着又反问:民军的将士算不算军人?如果不是的话怎么可以送上前线去?如果是的话,军人之间只有职衔的区分,才有待遇高低的区别。各部队待遇的平等都做不到,怎么树立军人的荣誉感?如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没有荣誉的军队根本就不配称做军队。至于去盐场晒盐,军人的职责是“捍卫”和晒盐有什么关系?
如今打了大胜仗,再把那近4万的平民再强制进行劳动改造,显然是很弱智的行为。和各司曹最后商定下来的办法是:以租借的方式提供口粮、农具和种子,鼓励去海州城周围30里内,根据自己的人力划地,向官府登记后就可以准备春耕,农田一率免税。
免税?听上去很好,告示一出来。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选择去种地。当官的聪明,小民也不傻。农业的劳作周期长,收成低。海州周围大多是水田,可河多了,又没能力组织修堤,那遭洪涝的概率就太高了。
海州有山有水有林有海,只要官府不来抢,养活自己太容易了。老头、老太、小孩什么的,别的干不动,下河摸渔掏虾还是可以的。就连太苯、太懒的也可以去盐田打个半天散工,换一天的口粮。剩下的那些聪明、勤劳的搞什么猫腻去了?秦隽扬不知道,也懒得知道,反正人家不会上他这来上税。只要无须他养活就很好。

不过他倒觉得那些肯去种地的,肯定才是最聪明的。风险太高,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做的行当,会是平庸之辈的选择吗?田税不收,所有官员都可以理解,这年头只要你肯种地,那就是贡献,那就是功德。
可秦隽扬提出的商税三年之内不收,市令贝通颍傻眼了。虽说现在海州别说市场,商铺,就连赶集的墟都没有。盐商来是直接和仓曹以物易盐的,其他的行商、座商一概没有。
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或治世,统治者对商人的态度就象养猪,在各阶层是最没保障的。在乱世更是不管肥猪瘦猪一刀撂倒,取财走人。所以海州除了盐什么都缺。这世道,没强硬的后台的商人,比在大道上溜达的肥猪还稀有。
刚到海州时,秦隽扬挺看重贝通颍的,看他名字就舒畅。可几个月了,除了粮食,其他物资的交易量可以忽略不计。气的暗地里把他政治和智力各减了10分,变成政治59智力55。再扣几个月非得扣成白痴不可。也是实在不忍心,后来吩咐他在码头竖大牌子,上面写明各种物资的海州收购价。可也不能老这样坐在那挨宰啊。也只能通过免商税,勾引行商来和自己本土培养座商。市场的地址也定在西城门口。但市场加上仓库的占地和增加人口基数所需要的生活空间,目前的海州城已经显得太狭小了。
所以一击败尚让,他就让匠户营和工兵营在城西进行勘测、设计准备把南、北两段城墙延伸到沐河边把整个码头都包裹住。最近几日已经准备开始施工了。这块区域宽2里,长6里里。等于说砌两道长二里,高一丈的土墙(真正的石墙是不可能的,哪怕不用他负担民工的粮食,海州也承受不起。土墙倒是可以让新建的工兵营来练手)而海州的城市面积可以增加6000亩,几乎等于再造个海州了。
原本的海州最多只可以容纳5万人口,这样整个城市人口可以再增加3-4万。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再遇到守城战,这个西门的对外通道的存在使对手无法封锁。而且沐水并不是条大河,大的水军战船根本无法进入。小的船攻击力有限,只要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就可以了。如果有纵横淮泗的吕光水军配合,他不出去骚扰别人,邻居们已经谢天谢地了。
在秦隽扬志满意得,准备大展圈脚搞建设时。丁仕亮给他送来个坏消息。兖州的齐克让要来收复海州了。根据在沂州和兖州潜伏的细作报告,最近十几日兖州一直断断续续地向沂州运送粮秣和武器装备,沂州也在征募物资和丁壮,沂州附近的关卡盘查的很紧,但还没有完全封锁。
按军议司的看法是,尚让的全军覆没,足以打消齐克让对海州的痴心妄想。可现实给了所有盲目乐观的人一记耳光。前两天吕光离开时几乎把海州搬空了,只剩三成的淮盐存储,更要命的是,为了让蔡州军少作点孽。海州留下的粮食只够军队和劳改营十天的口粮。要是野战拒敌于境外,这点粮食恐怕不够维持五天。要是给困城。恐怕最多只能维持三天。近六万人吃什么去?难道海州也要发生吃人的惨剧吗?秦隽扬有种虚脱的感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