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二:生活艺术(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一个有志者来说,当然应该追求超乎常人的能力和品格。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是要求别人做得跟自己一样好,而是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它有三个要点:
第一,以身示范,行不言之教。
跟孔子同时代的老子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意也是提倡用自己的行动引导他人的善行,而不是喋喋不休地教别人做什么、怎么做。无论古今中外,"以身示范"都是最好的教育。
春秋贤臣晏子就是一个懂得"行不言之教"的人。他认为治理天下,应该以节俭为本,力戒奢侈之风。他每天上朝,都坐着一辆旧车,驾着一匹瘦马。有一天,齐景公看不过意了,就问:"嘿,难道给您的俸禄还少吗?为什么您的车马糟糕到这种程度?"
晏子回答说:"依赖您的赏赐,才能保证我的家人以及与我交往的朋友们都能过日子。我穿得暖、吃得饱,车子旧一点、马瘦一点,已足够使用,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齐景公不忍心让他乘坐旧车瘦马,就派一位官员送给晏子一套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不肯接受,送来三次退回去三次。齐景公召来晏子,赌气说:"您不接受车马,我也不坐马车了!"
晏子说:"您派我监管文武百官,我尽量节省生活上的享受,给齐国人民做一个表率。就是这样我还怕自己过于奢侈、行为有失检点。现在,您在上面坐华丽的车马,我在下面也坐华丽的车马,老百姓看见了,可能贪图享受,轻视道义,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样,我就没有办法去禁止他们了!"
晏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齐景公馈赠的车马。
晏子不仅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善行,也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制止恶习。当时,齐国人流行一种娱乐:用车轴互相撞击。这种娱乐不仅容易损毁车马,也经常造成身体伤害。官府明令禁止,却屡禁不止。晏子很担心这件事,就造了一辆新车,配上良马,出门时和别人的车轴相撞,他故意叹息道:"车轴相撞是很不吉祥的。这大概是我祭祀时不够虔诚,为人处世不够庄重的缘故!"于是下车,丢掉车子走了。从这以后,齐国人就不再用车轴撞击取乐了。

晏子身居高位数十年,始终以身作则,齐国的风气大为好转,受到诸侯们的尊敬,由此可见"不言之教"的功效。
用制度禁止一件事,自己却不以身作则,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要感化下属的心,没有比身教更好的了。美国企业家亚瑟·布里恩所说:"位居领导位置的人需要许多天赋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在现代社会,普遍讲"人权",讲"人性化管理",用强制手段逼迫别人去做什么,已经越来越不适宜,以身作则的引导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不必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
在品行与操守方面,你只能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不必期待别人比你做得更好。你自私自利,怎么能要求别人慷慨大度呢?你贪生怕死,怎么要求别人视死如归呢?有人发表文章,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说得倒是动听,可是他遇到坏人坏事,就吓得*滚**流,义没有了,勇也不见了。这怎么能让人相信他的话呢?必须"先行其言",做个样子给人看,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春秋时,赵简子亲率三军讨伐卫国。发动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安全的地方,击鼓下令冲锋,却发现士兵们都畏缩不前。他扔下鼓槌,感叹道:"唉!士兵们竟然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
烛过听到他的叹息,摘下头盔,横拿着戈,走到他面前说:"这不过是您自己没做好罢了,士兵们并没变坏!"
赵简子勃然大怒,拔出剑,架在烛过的脖子上,喝道:"我不委派他人,亲自统率大军上前线,你还说我没做好。你说,我什么地方没做好?"
烛过面无惧色,答道:"先君献公,即位才五年,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样的士兵。惠公在位两年,纵情声色,残暴傲慢,秦国趁机偷袭,我军大败而逃,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文公即位三年,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围困卫国,攻占曹国,名扬天下,成为霸主,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所以我说您没做好,士兵们并没有变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