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都知道,射箭有靶子,才知道是否射中;赛跑有终点,才知道是否破纪录。同样的道理,人生有目标,才知道是否成功。带着目标生活,是最有效率的人生。
目标为什么对人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人生好比走路,事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早早上路,或迟或早,总能到达。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漫无目的地寻找所谓幸福,那就只有碰运气了。也许误打误撞,能走进理想的"桃花源",但十有**,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原地转圈。
设立目标有五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能增强自信。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或成为其他理想人物,那么,你会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把自己归入到这些人的行列,而不是把自己视为平庸之辈。
第二个好处是,你能够根据目标预算好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不作无谓的投资。
第三个好处是,瞄准目标去做事,能使你集中精力,而不会陷入到日常事务中去,成为琐事的奴隶。
第四个好处是,随着大目标的逼近和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成就感也更有乐趣了。你愈发充满了**,你的潜能也会充分释放出来。
第五个好处是,因为目标明确,你对一些机会变得更敏锐了。没有目标的人老是想:"这件事跟我无关。""这个人跟我无关。"而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思考这件事跟这个人跟你的目标有何关系,你经常会有意外的发现。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获得他们渴望的成功。因为他们不是参赛选手,只是看客。他们没有目标,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赛场,也不知道应该将智谋体力投放在什么地方。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比赛成绩",也没有人给他们发"奖牌"。他们只能落寞地看着别人接受鲜花和掌声,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藏起自己的希望。
所以,假如你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就为自己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心情激动的人生目标吧。然后一心一意去实现它。如此,你的人生必然会大放异彩。
程颢生平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宋代哲学家,宇伯淳,幼习诵儒经,20余岁中进士,曾任上元主簿、晋城县令等职。他在地方官任上,积极推行儒家的政治路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后入朝为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排挤,退居讲学而终。

目标远大,量力而行
程颢说: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程颢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的"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这句话,不仅是理论推演,也是经验之谈。因为他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行之有效。
程颢少年时即志向远大,曾自言其志云:"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意思是要成为一代宗师,承担起传播儒家道统的大任。他这个目标可谓"远且大",但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到20岁时,就以博学而闻名。
程颢为官后,积极推行儒家政治路线。他任上元县主簿时,此处赋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富民占有好田,赋税却很轻;穷民拥有的远郊田,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决心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他帮助县令筹画良策,平均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损害,引起他们的不满,想方设法加以阻止。程颢既不让步,也不强进,积极进行宣传解说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加以解决。后来,新的赋税政策终于得以推行,无人敢公开反对了。
县令去职后,程颢代其职务,当上了上元县令。他接任时,民情十分复杂,诉讼每月不下二百起。程颢"处官有方",不到一个月,诉讼案件大大减少。他还发动民工,进行水利设施改造,使粮食获得丰收,为地方办了一件大好事。
程颢还积极向县民宣示儒家礼教,"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父兄,出所以事长上"。他还按照儒家政治理想管理政事,"度乡村远近为伍保",让乡民们互助协作,你我相帮,患难相扶。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他责成其亲戚、乡亲予以照顾,使他们不至于生活无着。他还在各乡兴办学校,有空时亲自去视察,召集父老乡亲座谈,以了解民情。他有时还亲自为学生讲解课文。对不善教育的老师,他就予以更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