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回射照龙旗—— “君主立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清王朝最后惨淡经营的十年中,确实闪现过一个最大的机会——君主立宪。
可惜的是,在清王朝高层内部,没人能抓住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他们大多数人只是粉饰涂抹,真戏假作。
发昏抵不了死。满大人们磨磨蹭蹭之际,武昌的枪声脆然一响,260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
端方的迫切
——清朝权贵心目中的“立宪”
作为正白旗出身的满洲权贵端方,只活了五十岁。知天命之年,他不是不识时务,而是救国救大清太心切,最终,造成了他本人和弟弟在四川“非正常死亡”。乱兵大刀交剁下,结束了这位金石大家、改革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端方(1861-1911),满洲正白旗人,字午桥,托忒克氏,乃纯正的满人。年轻时代,他就以才名广为人所知。与荣庆、那桐同并称为北京旗人的“三才子”。1822年,端方中举。甲午战争后,他积极介入维新运动,曾主管过“农工商局”(“百日维新”中的一个短命衙门)。戊戌变法失败,由于与维新党人同志同心,他差点被牵连获罪。
好在端方是旗人,与荣禄、李莲英关系都不错,侥幸躲过一劫。稍后,他得任陕西按察使,离开了京城是非之地。
八国联军入侵之时,端方通时变,在陕西宣布加入“东南互保”。一俟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他又以“纯臣”面目出现,小心护驾,万般忠谨,从此深得慈禧信任,踏上了仕宦的坦途。
清末,旗人百官中,多纨绔无学之人。而端方思虑长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1901年起,他分别担任过湖北巡抚、江苏巡抚、湖南巡抚等要职,其间与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相呼应,大办学堂,鼓励留学生出国,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
1905年秋,他又与张、袁二人以及各省督抚一道联名上疏,奏停了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
郑孝胥曾经这样评价当时大员:“岑春煊不学无术,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
可见,诸位当朝能臣中,时人对他评价之高。
为了缓和国内矛盾,1905年,清廷号称要“预备立宪”,准备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
“预备立宪”之肇始,与端方大有关系。
日俄战争后,痛感中国局势之危,端方在北京面见慈禧时,恳求老妇人在国内实行进一步的宪政“改革”。
此时的慈禧,已详知端方从前与戊戌派关系亲密的经历,就随口漫应:“新政都在施行,朝廷该办的都办了吧。”
“还有一事,尚未立宪。”端方答言。
慈禧面无表情。“立宪又能如何?”
“朝廷如行立宪,则皇上可世袭罔替!”
听端方如此说,老妇人慈禧也忍不住笑出声来,“我今儿个才听说,还有人给皇上加个世袭罔替的帽子……”
毕竟知道旗人端方为大清局势操心,慈禧下旨,准许五大臣出国考察。
考察一开始就不顺利,革命志士吴樾一颗炸弹,差点在出洋前就把五大臣都弄上天去见耶稣。迟了一个月,端方等五人才真正踏上出洋的行程。
这次公费考察,绝非时下大员们的花公款旅游。八个月下来,端方等五人在欧美诸国一一观览。
西洋人的国富民安以及政治经济制度,让这几个满大人真正睁眼看到了世界。
眼花缭乱之际,端方心神稍稳,就下定一个决心和坚定的理念:“立宪政体,几遍全球。大势所趋,非此不能立国。”
回国后,端方奋笔疾书,写下数份言辞恳切的奏折,请慈禧准许立宪。其中最重要的三份如下:
《请定国事以安大计折》,陈述立宪必要性,建议预备立宪;《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提出八项政改方案,包括内阁制、司法独立等;《请平满汉畛域密折》,指出满汉之间矛盾的潜在危险,建议任官不再分满汉,裁撤各省驻防旗营。
作为立宪派魁首,端方的思想,可谓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理论来源,其主要要旨如下:
首先,端方认为,立宪政体优于政体。数十年中,中国积弱,与洋人数战,莫不丧师偿金,割地求和。洋务派求强求富,结果却恰恰相反——求强反而益弱,求富反而益贫。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清朝的政治体制大不完善。(我们现在的历史书,在回顾“洋务运动”的时候,常说他们“变器不变道”。其实,在一百年前,端方端大人对此已经有深刻认识。)

端方痛心疾首道:为什么国家行不通呢?因为它任人不任法。无法可依,官吏可为所欲为,人民受欺压,必定怨恨官吏,最终仇恨导向君主。
君位不安,国家必定不稳。如果能实行立宪,任法不任人,官吏都要依法办事,内政可致修明。倘若官吏不肖,自可依照众议,更换大臣,而君主的尊位,却无人能动摇。
君安,国必安。从实用主义出发,端方以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为例子,说明了立宪强国的根本所在。
当然,端方不可能从民权和权力制衡的深度品评立宪,时代的局限和个人贵族出身的局限,使他只能从富国强兵的角度谈问题。
他指出,在古代,各国不相往来,国穷兵弱,还没什么大的危机。当今世界,列强林立,即使我们不与人争,别人也要来此殖民、争地、求利、掠夺。中国泱泱,乃广受外洋垂涎之地,所以,朝廷一定要借立宪而求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端方认为,朝廷应该频布《宪法》(他与梁启超的国民公议《宪法》不一样,是要求“钦定”《宪法》),而且要能做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当然了,端方虽然天天把孟德斯鸠挂在嘴边,他在推出“三权”后,却一直强调“不可侵犯的君主”的重要性。为了让太后安心,他总是强调皇帝应该作为终裁,皇权可以调停一切,裁决一切。也就是说,皇帝高于人民,行政高于议会和司法。这种思想,仍旧带有中国自古以来浓厚的传统政治色彩。
其次,端方力推“责任内阁制”。也就是说,宪法中规定,君主实际责任,首相和大臣代替君主为国事负全责。首相和内阁,皆由皇帝任命,负责实际政务,所以,要裁撤军机处。
内阁设立后,对朝廷会有两大好处。第一,由于皇帝不负实际责任,国事搞不好,人民不会怨毒皇帝,到时只不过换易内阁成员,皇帝的地位和威望丝毫不变。第二,内阁责任明确,有职有权,行政效率可大大提高。
为了怕惹起慈禧猜疑,内阁制可能引起的另一面,端方没有明讲:内阁和议会,其实可以借口说皇帝意旨不正确,拖延甚至抵制上命。由此发展下去,君主可能变成被架空的“虚君”。
在指出上述两大条“立宪”的宗旨后,端方深思熟虑地认为,在中国,马上实行立宪,时机还不成熟。
他认为,中国业已施行的数千年制度,与立宪制度相差甚巨,人民根本无法习惯忽然实行的宪政。所以,端方主张要仿效日本,以15至20年为期,先预备立宪,逐次设立内阁,然后一步步推行新政,最后才召集议会。
摹仿德国、日本,就是要实施“二元君主制”,从“阶级”划分上讲,就是新兴“资产阶级”要与“封建阶级”分享权力。这个步子如果迈得好,确实可以达成一定的妥协,使一国政治趋向稳定和平衡。
端方的思路和设计,相对来讲,比较保守和稳妥。二元君主制,虽不是非常稳定的政治结构,毕竟可以成为一种平稳的过渡。如果矛盾在过渡中逐渐消融,国家的富强过程,可能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周折和流血。
在清朝最后挣扎的十年间,外面,帝国列强步步逼近;内里,革命风潮迭连涌现。
立宪求变,正是清廷想要消弭内忧外患的大“奇方”。
作为朝廷里面的“明白人”,端方一直致力研究各国列强。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更让这位满大人大受刺激——小小日本能一举击败老大帝国沙俄,这不就是立宪战胜吗?
如果中国立宪成功,自可强国御侮,自可踵随日本之路,走向繁荣和富强。
“极左”时期的研究者,总爱讲清朝鼓吹“立宪”是什么“取悦”帝国主义。这完全是出于“阶级分析”的一隅偏见。
实行立宪,无论是端方还是康梁,基本上都是出于爱国的目的,他们当时根本没有让洋大人进来“抄底”的意思。
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在掌管中国税务的英国人赫德年老退休之际,正是端方上密折,要求清廷趁机收回关税主权和邮政管辖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