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鞑靼入境,京城闭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六月,大同城外。
数万鞑靼士兵结阵站立,刀枪闪闪。在阵中间的大旄下,首领俺答骑在马上,望着城上。
城上,几千明军并肩举枪,城上的炮口已经对准城下。城门楼上,竖着一杆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张”字。大同总兵张达一身盔甲,手按刀柄。
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吹动双方旗帜所发出的猎猎声和城下战马不时打出的响鼻。又过了许久,俺答抽出了刀,大喊了一声“攻城”。战鼓擂响,撕杀的声音、金戈撞击的声音、弓弦松开的声音、大炮射击的声音、战马受伤发出的嘶鸣、士兵濒死的叫喊声音,一直传向城外的大草原……
两天后,八百里加急战报送到了京城。正当值的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少师严嵩打开了边报,上面匆匆写了一行字:初九,俺答进攻大同,总兵张达战死。经过了两天朝堂上的争论,严嵩否决了无数的人选,最后作出了决定。内阁下令:命仇鸾接任大同总兵。
一个月后的大同,仇鸾正在大同城里坐立不安。上个月刚刚退走的俺答又卷土重来,可是上个月大同刚刚经历一次大战,城墙破损,兵力不足。仇鸾是世袭军官,可是早已经没有了先人那种决然的气势,倒更像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弟子。这个时候,一个猥琐的商人走进了屋子。“怎么样?”仇鸾像看见救星一样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大人,俺答已经同意了,只要把东西给他们就退兵。”
“好好好,赶快把府库里面的东西都拿出去。只要能让他们退兵给什么东西都行。”
城外鞑靼军营里,俺答的大帐里面,俺答拿着一份长长的礼单,发出冷笑。“大汗,我们怎么能退兵呢,我们还要占领中原的土地放牧呢!”营帐里面的将领们争执不休。俺答挥挥手说:“仇鸾是个废物,比不上我们草原上的雄鹰,连以前的张达都不如。这样的人不配做我们鞑靼勇士们的对手。我们答应退兵,可没有答应不去别的地方。传令:全军拔营,向蓟州进军。”
嘉靖二十九年七八月间,鞑靼大军转攻蓟州,连破京城附近重镇昌平、密云、怀柔、通州,最后逼近京城。在土木堡之变一百年以后,蒙古的骑兵又一次站在了北京的城外。
现在的朝堂已经乱成了一团,根本没有人注意马上就要进行的科举考试。所有人都在争论是战是降,是留是逃。俺答甚至送来了一封国书,要求只要明朝年年进贡就可以退兵。可是明朝建立百余年,什么时候向蒙古人低过头。如果真的答应了,死后怎么去见列祖列宗。在这些大臣里面,兵部尚书丁汝蘷心中尤为不安,因为昨天他奉命整斥京城军队的时候,兵部职方司郎中王尚学向他报告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无兵可用。
当年土木堡之变后堂堂的京城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早已经灰飞烟灭。在北京保卫战以后,京城三大营就改为十大团营,不久又变为十二团营,应有兵员十四万人。可是因为将领吃空额的原因,十二团营里面才有五万多人,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靠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够守住,自己官位不保不说,一个弄不好还要掉脑袋,所以他到现在还不敢上奏皇上。再者现在不是惩治贪官的时候,他自己也不愿意做惩治贪官这件事,现在要做的是怎么用这可怜的五万人守住京城。
嘉靖皇帝现在的心情十分不好,朝堂上面说什么的人都有,就是迟迟做不出决定。现在自己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一个人进来了,站在他身边一句话都不说。嘉靖也不回头,问道:“准备好了?”
“是的,就微臣和沈鍊随皇上一起去走走。”嘉靖不看也知道是谁,有资格进入自己的书房,和自己情同手足兄弟的,就只有陆柄一个人。当时他掌握锦衣卫,虽然还没有资格参政议事,但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城外重兵云集,大战一触即发。平时熙熙攘攘的京城此刻也变得有点冷清,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匆匆忙忙。京城也是百年以来又一次在白天关闭城门。嘉靖一路感慨,旁边陆柄和沈鍊也一言不发。走过一个拐角,他们却看见一个大院门口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看样子正在搬家。
大战将至却有人准备举家南逃。顿时一股无名之火蹿上嘉靖的心头。他向旁边使了一个眼色,沈鍊会意。他走到门口大喊了一声“此刻南逃,妄图动乱军心,你们不怕株连九族吗?”
门口的人都愣了一下,很快就有一个老者上来拱手道:“这位官人误会了,老奴等人是在往里面搬,我等都是随我家少爷是北迁不是南逃。”
“哦,这个时候搬来干什么啊?”看到事情并非和自己想的一样,嘉靖的怒气已经去了大半,反而对主人的举动关心起来。
“回官人,我家少爷是来参加今年科举的,因战事突起考试退后不得不在京城长住。所以购置了一座宅子,现在正在布置。”老人也看出来这三个人当中一眼前的这个人为首,所以一点不敢怠慢,恭敬地回答道。
“那我们进去拜访一下吧。”兴致来了,嘉靖抬脚就往里面走。老人看也拦不住,赶紧陪同前面领路,还不忘抓一个下人前面通报。
里面的就是千里迢迢从徽州来赶考的王明徽一家,外面的老人就是管家王安。因为人比较多,所以买了一个宅子,结果刚搬家就有人闯上门来。
嘉靖等人正在客厅喝茶,突然间发现一个小孩大摇大摆地进来,还偏偏一脸老气的样子,都不禁莞尔。可是这个小孩一点也不以为意,他大大方方行了一个礼。“晚辈王明徽,不知三位先生到访有何见教。”
这下大家都乐了,沈鍊刚喝的茶还差点喷出来。“小娃娃,你爸爸呢?快叫他出来。”

原来他们以为是老爸带儿子来考试啊。王明徽正色道:“家父长年在外行商,这次是晚辈来考试,家母因为有点劳累已经歇下了。所以由晚辈前来招待各位。”
陆柄是锦衣卫的统领,沈鍊随是进士出身,但也是锦衣卫中人,还是陆柄的亲信。他们首先想到了王明徽的身份。陆柄在嘉靖耳边低语了几句,嘉靖才想起来以前似乎看过这么一封奏章,讲过这么一件事情。
“哦,原来是王家的小神童,真是失敬失敬。”可是嘉靖的语气里面怎么都好象有调侃的意思在里面。“可是娃娃,你不怕打仗吗?要不要我把你送回老家去?”
王明徽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现在京城闭门,不能随意进出。这个人却有开城门的能力,可见非富即贵。当下答道:“鞑靼虽多,可是有大人在,未必会攻入京城。请问各位先生名讳,不知是何官职?”
这下把嘉靖给难住了。什么官职?自己总不能说,小娃娃,我的职位是皇帝。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回答了。“总领天下兵马大元帅朱禄。”。旁边的陆柄接着也说:“副元帅陆福。”
这回换成王明徽迷惑了。没有听说还有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啊?要是真有,皇帝还不得把他吃喽。他把目光转向了沈鍊,沈鍊老实地回答:“元帅亲卫队统领沈鍊。”不是沈鍊不用化名,是他名气也不是很大。虽然嘉靖十七年的时候中过进士,可是一直都是默默无闻。不要说王明徽这样一个外乡举子,就是朝臣中知道自己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一般人根本就不认识自己,所以也就不需要化名了。
结果王明徽偏偏就不是一般人,沈鍊一说他就明白了。原来你就是历史书上说的沈鍊啊,那么这两个就是嘉靖皇帝和陆柄了。怪不得有这样的职位,有这样的名字。(他的前任皇帝就给了自己封了这么一个官位,还起个名字叫朱寿。现在加上这两个福禄寿三全了。王明徽无耻想象中……)
“原来是朱大将军,久仰久仰。不过看来这些小鬼是不劳您这尊大佛动手了。”
“哦,难道你年纪轻轻就有退敌之策?”
“鞑靼虽在城外,但兵力不足,想要攻城是力不从心。”既然你是皇帝我就要好好地显摆一下。“所以现在俺答不过是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
“好。”一语中的的分析让嘉靖十分满意,连带另外两人都很高兴。
“可是给钱绝对不行,而我们也没有兵力把他们击退,总不能这么干耗着吧?”虽然没有了失败的担忧,可是也没有办法获得胜利,嘉靖仍不十分满意。
“那么不知道京城十二营中有多少可用?”想了想,王明徽还是问了一个基本问题。
“本来应该有十四万人,可以因为吃空额。真正的兵力不到六万,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能勉强守住城就不错了。你想用他们出战取胜是不可能的,反而还会让蒙古人得知我们的真正的情况。”如果丁汝蘷听到嘉靖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毕竟陆柄是干锦衣卫的,什么能不知道,可惜丁汝蘷没有据实上奏将来一定会遭殃的。
王明徽也没有想到差距居然有这么大。他又想了一遍然后说:“既然京兵不可用,那么只能让各地调兵前来勤王了。”
“你能想到,俺答当然也想到了。问题就是他下了时间期限。”
“可是他用了国书不是吗?既然是国书,那么就应该用汉蒙两种文字书写,请问俺答送来的国书上是这么写的吗?”
“好象没有蒙文。”
“这样的话就好办了。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敌营,让他在国书问题上和俺答扯皮。并且在起草国书的过程中多挑毛病。另外一方面下令各地勤王,这样几天以后兵力集结,是战是和就在我了。”
“那么派谁为使节呢?”嘉靖又在人选问题上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不是我等可以决定的,这要皇帝陛下决断。”我再装个傻,给你一个马屁,就不相信你还不中招。
经王明徽的提醒,嘉靖也醒悟刚才有点失态。不过对于王明徽能知进退感到十分高兴。“如果这个计策成功,我当上奏皇上,对你重重有赏。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我在朝中还能说上话,要不代为通融一下,开科的时候给你个一甲出身?”
什么叫还能说上话,要不是我知道你是大老板,还真给你骗了。王明徽“正气凛然”地说到:“功名当然应该凭真才实学,怎么能这样呢?不过今日看见朱大将军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晚辈颇为敬佩,想和几位兄长结为兄弟,不知道几位是否愿意?”这个才重要,成了皇帝的兄弟,谁敢不给面子。什么高官厚禄,通通拿来。
嘉靖也没有多想,满口答应了。可是沈鍊有点为难。为什么?他是谁啊,敢和皇帝当兄弟。你当就当嘛,还拉上我这个小兵干什么?陆柄倒无所谓,因为他自小就和嘉靖一起长大。曾经还救过嘉靖的命,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是兄弟。好在嘉靖也没想把他算上,他指指陆柄说,今天我们三个就在这里结为兄弟,我和陆副帥一直都是兄弟,今天就加上你这个小三弟吧!”
“大哥,二哥。”王明徽赶紧向两个人行礼,两人分别换礼。就这么算定了,还好老妈已经休息了,不然还要让这个皇帝大哥给老妈行大礼。到时候老妈还不得幸福得晕过去。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看时候不早嘉靖等人就要告辞。临走的时候陆柄还说了改天要来拜访伯母。
希望大家帮忙多宣传一下,第一次的尝试心中忐忑。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在讨论区留言或者加Q群:69510565谢谢大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