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伐木 横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早起,李湛先去看了看伐木进展的情况。
天山多塔松,沿着雪线之下,密密丛丛,枝桠重叠。塔松主干粗大笔直,虽然枝杈繁多,但用来搭建房屋、构筑夯土夹墙最好不过。
今天这组人是由王大树领头的。
这家伙虽然长的丑,可是手里的斧头用的极好,他也不是只会用蛮力,而是先选中棵成材的大树,绕着看上一圈,有时候还伸出手摸摸树皮,然后便稍稍退一步,先侧身扭腰,再猛然转过身挥动大斧,斧刃便深深嵌入树干之中,紧接着他用力拔出斧子,自下而上的再劈一斧。
最多不过这么四五斧下去,他便让出位置,让别人顺着他砍出的凹槽继续砍伐,自己则去寻下一棵树。
这片林区之内,到处响动着声音,雪屑从抖动的树杈上纷纷扬扬的洒落下来,落在人们的脸上,**的背脊上,马上就融化了。
人们吆喝着,闪避着倒下的大树,那松树被放倒的时候,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枝桠碰撞到另一些树,哗啦啦的直响到平躺在雪地里。
李湛和王大树聊了几句,一边走,一边看着。
他的心被这场面撩拨得发热,壮实的汉子们挥动斧头,木屑纷飞,粗长的绳子捆缚起被砍倒的原木,两三个人便拖拽起来送下山,特别巨大的则被人们两边夹持着抬起来,运到山下的木料场去。
边军们大多喜欢用刀斧,而不是锯子,一方面是因为顺手,另一方面,则是锯子本来就不多,都拿到木料场那边用了。毕竟砍伐下来的这些松木,还得进一步加工。有的需要剖做木板,有的则锯成木桩。
李湛怕滥砍滥发造成水土流失,之前便指定了伐木的范围和数量。他不知道这么做会有多大效果,只求无愧于心吧。
从伐木区转到采石矿,李湛骑着那匹走马晃晃悠悠的走了小半个时辰。
这边也是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石匠们喊着号子,叮叮当当敲打着山石,青灰色的石料堆砌起来,地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硌脚。
踩着这些碎石,李湛忽然有了主意,这些石子用来铺路,不是很好的材料么?至少,在新筑的城里,应该把路面铺成石子的吧?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想未来的甘露城是个什么模样了。
那一定会很美,当朝阳从东方远山的薄雾中升起,金色的阳光一定会染遍这座草原上的新城,从被夜露滋润的发亮的松木望楼,到街上平整的碎石路面;从城外风吹草地现牛羊,到城内马嘶人喧热闹繁华……
略转了转,李湛便带马回到了营地。
此时已经是晌午时分了。
天气很好,晴空之下,残雪渐融,绿色又大片大片的出现在李湛的眼前。紧挨着营地的屯田地头里,迁户们忙着补种。
对于人手的安排,李湛和刘闻道商议之后,决定让迁户分批轮班,又大概划分了几火人,对应着伐木、采石、开掘地基、搭建夯土夹墙、瞭望木塔以及运料等等事情分别安排了人。
这些工也不白做,每日收了工,便由刘闻道记下,每五日领一次工钱,工钱有粮食,也有盐巴,任迁户自选。
两天后,天气更暖,营地前的无名河水位暴涨,想来是因为山上降雪融化,汇聚成溪又流入河中了吧。
这八百六十户人家,两千多口子人,为了生存,在这片土地之上辛苦劳作,已经播种下了希望,这里将成为他们繁衍生息的第二故乡,成为他们新的家园。
随着天气转暖,筑城的进度也日渐加快。李湛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得在突厥人发现之前,将城墙先修筑起来。
贺平不可能再给他多余的军队来防御了,迁户也是军人,至少在李湛眼里,他们是半农办耕的军人。他得依靠他们,仰仗他们。
然而没有武器的军人算不上真正的军人,李湛为了军器马匹,专门下了次山,找到贺平软磨硬泡,弄来了六十多匹军马和一百多套皮甲,其他步槊、长矛、钺、戟共三百支,大小盾牌及刀斧阔剑共两百多,以及硬弓五十张,矢六百。另有磨刀用的砺石、以及披风、皮帽、行藤等杂物。
李湛也给自己领来一把横刀。
而且,是把上品横刀,用侯富贵的话说,“这口镔横刀怕直贰仟文钱咧。”①
贰仟文钱,对于现在的李湛来说也有了相当清楚的认识,一千钱一贯,一贯钱一两白银,这两千文钱就是二两白银呢。
二两白银那就是两石米。两石米按照李湛的估计,换算成公斤就是一百二十多公斤,唐朝米贵,这把刀算的上是宝刀了。至少,在侯富贵眼里它就是。

想想也对,李湛记得《水浒》中,杨志卖宝刀的时候,被牛二同学如此奚落道:“什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也切得豆腐。”
在这一点上,宋朝的破落户牛二和大唐的边军迁户侯富贵倒是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一分钱一分货,这刀它确实值两千文钱。
这把横刀直刃单锋,刀尖却不像剑那么锋利,而是有着大切面的钝角,给人一种厚重沉稳之感。吞口护鄂也没有后世的刀那么繁复,短短的护鄂显得简洁利索,很有力度。
刀柄很长,缠绕着细密的绳索,没有多余的装饰,这才是真正的兵刃。刀口整齐,斜面逆光看去,刀脊上泛起层层波光,宛若一泓秋水,却不是秋水的婉约沉静,尽只是冷冷杀伐之气。
李湛不希望用到它,然而有了它,却觉得心中踏实了许多。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手持利刃胆自生吧?如果那天夜里自己有了这把横刀在手,便是再来几个暴徒也全然不惧。
这次回伊州,还在路上的时候,李湛想到再见紫茵,心中便不由的激动起来,更多了几分略显急迫的期待——在甘露川时,他不是没想过紫茵,只是没这么强烈罢了。
紫茵又何尝不想念李湛,不过是暂别了七八天,她便觉得时日漫长的如同冬夜般难熬。
由于是来办事,李湛也便没有多留,和紫衣一起吃过夜饭,便依旧回了都督府,先找了苏文灿,大大方方的将自己和紫茵的事情说了,并请他平日派人留意紫茵住处的安全,苏文灿说几句玩笑话,笑着应了。李湛便自己的住处休息。
兵器甲仗运回甘露川之后,崔虎很是高兴了一阵,他分到了一套皮甲,以及全副步兵装备,如果不是他不喜欢骑马,李湛还想再分他匹军马。
对于突厥人,迁户中的边军大多是打过交道的,还是以命相搏的方式。
所以他们得知突厥的残兵败将很有可能来袭扰家园之后,提的最多的就是武备。为此,崔虎还专门找过李湛数回。
待边军们领了军器,李湛便又把精力放回到修城一事上了。
甘露川多雨,夯土造城时便与伊州城墙不同,工匠们用大锅熬了许多树皮草根,按着比例拌入夯土之中,李湛倒是提了个法子,将中等粗细的原木在火上烤焦,其实就是碳化表层,然后楔入石料地基中,再贯以横木,用涂了桐油的绳子捆缚紧了,连成网格状。
之后便是在两边用厚实的松木板材搭建夹墙,待夹墙稳固之后,再逐次填埋夯土。
夯土用的不是泥土,而是湿润的粘土,其中还有许多植物纤维。待夯土倒进了夹墙之后,就由身强力壮的边军汉子用平整的大石块夯实。
这些石块上绑着粗实的绳子,由四人对角拉拽,一起用力时绳索紧绷,石块便高高的扬起来,之后让其顺势坠落下来,将夯土砸凹下去,如是往复。十几组人同时操作起来,那声响便如同战鼓,擂的大地都有些颤抖了。
到了五月中旬,南门已经初具规模,沿着小河向两端各延伸出百十步土墙。东门由于最先动工,完成的最好,不但墙体已成,便是城上的垛口也都用青石砌好了。
除了北面地势较高,所以先只填埋了石基之外,西边城墙最短,因此先立了城门,只待南北两边城墙完成之后再最终合拢。
李湛按照计划,在那座无名小山之上,让匠人和迁户们筑起了一座高垒。站在垒台之上,甘露川秀美风光,尽收眼底——虽然这不是观景台。李湛倒是经常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来这个高台上眺望,那群野马几乎隔上几天便来。
而那个桀骜不逊的家伙,依旧形单影只。有时候离的近了,李湛甚至能看到它那圆鼓鼓的眼睛,不过终究看不真切,这也让李湛对它越发好奇了。
这一日收了工,李湛刚吃罢晚饭,就听木屋之外隐隐的马蹄声起,他纳罕道:“怎么今天这群野马来的这么早了?”
心中疑惑着,便出了门,才走出去两步,就听城西吵吵嚷嚷的,隐约有人喊道:“突厥人来啦!”
——————注释——————
①关于横刀的价格,也是估算,可查的资料在唐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中,记载了横刀价格,大谷三O八四文书云:
1.镔横刀壹口输石铰上直钱贰阡伍伯文次贰阡文下壹阡捌伯文
2.钢横刀壹口由铁铰上直钱玖伯文次捌伯文下柒伯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