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宋朝禁军编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说起宋代来,往往联系上文恬武嬉,**,软弱等词汇。可是事物往往是充满辩证和讽刺的。宋代作为五代的延续,一开始就相当重视军事。太祖出身行伍,太宗也曾为“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实际上,赵宋一朝,始终重视军事。但是历经唐代藩镇之祸五代纷争之乱,赵宋又对武人极其戒备。到了疑神疑鬼,不惜自废武功的地步。重军事而防武人,这种矛盾交错的心理一直贯穿赵宋的始终。直到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水自尽,才算了结了这段辛酸苦辣的汴梁旧梦,留下的只有千年的回忆与思索。
一: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然深谙五代军阀门的把戏。在杯酒释兵权,解决眼前的威胁以后,就着手制度的改革,彻底打破中唐以来形成的混乱局面,跳出五代循环的怪圈,避免成为赵宋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
在北宋初年的一系列制度改革中,兵制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内容。意义也为位深远。简单说,就是建立起枢密院——三衙体制。
枢密使的设置,始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最早由宦官担任,作为皇帝和官僚之间的中介。五代时时有变迁。后梁时曾废而入崇政院,而后唐时又回复之,且“参用士人”。五代时,枢密院的权力逐渐增大。成为宋代枢密使掌兵的先例。
宋代的枢密院,与中书省对持文武,宋人称之为二府。中书省称之为东府,枢密院为西府。枢密院长官卫枢密使,除副使外,有时还增设签枢密院事和同签枢密院事,或者知枢密院事或者同知枢密院事来代替正副枢密使。
宋代,参知政事等副相与枢密院长官合称执政。而执政与宰相合称执宰。执宰是宋代的最高行政长官。
但是,宋代同时沿用了唐代的六部制。尚书省下仍有兵部。枢密院实际上就与兵部重合,等于夺了兵部的权。兵部名存实亡。神宗改革官制,曾有废枢密院,归兵部的建议。但被神宗拒绝。苏轼在哲宗朝任兵部尚书,也曾说“武选隶于天官,兵政总于枢辅,故司马之职,独省文书”。这个尚书,当得可谓尴尬之极。
宋代的枢密院长官基本上都是文臣担任。只有北宋的曹彬,曹利用,王德用,狄青;南宋的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少数武官担任过。实际上,狄青担任枢密使的时候,就惹出了很大的风波,遭到文臣们的强烈反对。最后还是被罢官,郁郁而终。而其他武人,也往往遭诬陷罢黜,或者身死冤狱,不得善终。
枢密院只有掌兵权,统兵全却归于三衙。
三衙不是一个衙门的名称,而是指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他们的前身是五代军阀皇帝的亲军。
军阀皇帝的侍卫亲军,在后晋时扩充成为中央军。后周时又分为殿前司军和侍卫司军。而艺祖造邦起,两司也渐渐演变为三衙。即侍卫司逐渐分为马,步二侍卫司。最后至真宗朝取消侍卫司都虞侯,才算正式取消了侍卫司。三衙至此最终形成。
两司三衙,原有司职长官一十二员,太宗朝废侍卫司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真宗朝废都虞侯一职,因此最终为九员。即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其中殿前司的都指挥使为从二品,副都指挥使为正四品;侍卫马,步二司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都是正五品;三衙的都虞侯都是从五品。
三衙的人事安排上,用边臣,戚里和军班出身各一人。有时也可以作为武将的虚衔。比如神宗朝的定州副都总管,河北第一将刘永年,就有殿前都虞侯之头衔。
北宋建立以后,开始大规模削弱各镇军兵。诸镇的精锐部队全部转归三衙统辖。成为原指天子亲兵的禁军。剩下的老弱残兵则成为厢军。后来厢军也转入了侍卫步,侍卫马司系统。自唐代延续下来的节度使等武职从此成为虚衔。
二、宋军的编制
在编制上,南北宋具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讨论宋军编制的时候,应该把南北宋分开讨论。
在北宋时候,宋军的军种主要有禁军和厢军,另外还有藩兵,土兵,弓手等。其实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
禁军的起源是五代的中央军。宋太祖改革军制,裁汰地方军队,实得唐代开始的地方军成为实际上的杂役军,因此,禁军也就是成为了北宋的正规军。
禁军作为中央军,最核心的是作为皇帝护卫的班直。
班直,也就是皇帝的近卫,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选诸军骁勇者为亲军,分置四指挥,号曰马直”。后周太祖郭威就当过马直卫士。
宋代班直的延续后周,其番号有:
殿前司马军诸班直:
一、殿前指挥使
二、内殿直
三、川班内殿直
四、散员
五、散指挥
六、散都头
七、散袛候
八、内直
九、东西班承旨
十、散直
十一、钧容直
十二、看班外殿直
十三、内员僚直
十四、茶酒新旧班
十五、招箭班
殿前司步军诸班直:
一、簇御马直
二、骨朵子直
三、御龙弓箭直
斯、御龙弩直
北宋班直的人数元额一共三千六百人。但是各班直的人数都不相同,比如川班内殿班直十一百二十人。而“招箭班见管三十二人”。
殿前司马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都虞侯,指挥使,都知,副都知和压班。步军诸班直有四直都虞侯。每直都有都虞侯,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侯。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内直太宗年间改名为金枪班,因此“水浒传”里徐宁为“金枪班教头”,随直伺候皇帝,是反应宋朝史实的。而由于各班直同时要充当皇帝的宿卫和仪仗,自然需要简拔最体面的武士。因此北宋初年,“诸班之妻,尽取女之之长者,欲其子孙魁杰,世为禁卫而不绝也”。呵呵。
北宋初年,班直确实是军队里的精锐。如太宗攻北汉,东西班都李怀忠就参加攻城。战死。殿前指挥使都虞侯赵廷翰带着诸班卫士要求死战。但太宗恐损伤精锐,没有答应,于是班师。但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后百余年,班直一直在汴梁养尊处优。知道金兵打到开封城下,才“乞禁卫班直善射者千人”,参加守城。

除作为皇帝贴身卫士的班直外,其他禁军的编制也很多。但多数都是历代增加的。其最核心,资格最老的,则是沿用后周番号的殿前司铁骑马军和控鹤步军,侍卫司龙捷马军和虎捷步军。
这四支部队是后周的四支主力部队。太宗时改铁骑为日骑,控鹤为天武,龙捷为龙卫,虎捷为神卫。后来日骑又改为捧日。
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是禁军的精锐部队,是禁兵中的上兵,通称上四军。其他的禁军都是中军和下军。各等级之间对士兵的身高,武艺水平的要求都不相同,军俸标准也有很大不同。
尤其其他禁军的番号实在太多,而且历次增加和变革繁琐,所以只列出太祖时的禁军番号如下:
殿前司:
马军
一、契丹直
二、土浑
步军
一、雄威
二、效节
三、忠猛
四、广德
五、左右平远
六、龙骑
侍卫马军司
一、骁雄
二、骁捷
三、左右骁捷
四、左右骁武
五、忠烈
六、威边
七、骑射
八、左右备征
九、云捷
十、武骑
十一、万捷
十二、清塞
十三、静塞
十四、员僚剩员直
十五、咸圣
十六、雍州强人指挥
步军侍卫司
一、俸节
二、雄武
三、效顺
四、雄胜
五、常宁
六、雄勇
七、怀勇
八、怀德
九、归圣
十、怀恩
十一、怀爱
十二、劲勇
十三、广武
十四、川员僚直
十五、造船务
十六、新立清河
十七、新立归化
以上就是太宗朝宋军禁军的番号序列。太宗朝新增了归明渤海等四十一支军队。真宗朝增添了骁胜等二十四支军队。仁宗朝又增设了二十六支。因此到了仁宗朝的庆历年间,禁军总数达到了八十二万六千人,成为真正的八十万禁军!
在诸军下面,设有厢。
厢的原意的左右翼。起源于唐代,最早见于李靖兵法。在中唐,就成为军队的固定编制。在唐代的神策军里,就设有左右厢。
在五代,军队设立左右厢已经非常普遍。后周的铁骑,控鹤,虎卫和龙卫四大主力,都设有左右厢编制。北宋演习周制,除其上四军外殿前司的马兵骁骑,步兵虎翼等,侍卫马军司的骁骑军,骁武军等,侍卫步军司的虎翼军,勇捷军等,都设有左右厢。但是其他大多数番号的禁军,却没有厢一级的编制。很多是因为这些番号的禁军兵力很少,如神射军只有五指挥,马兵清朔军只有四指挥。显然没必要分设左右厢。而如武清军,甚至只有一指挥,则根本无法设立厢一级的编制。不过有些番号的禁军,如武卫军,保捷军,兵力并不少,甚至多于上四军。但是也不设立厢这一编制。这是必须注意的。另外如归恩军,只有两指挥,虽然也设立左右厢,但这个左右厢恐怕也不算正式的编制。
按照宋军的理论编制,一百人为都,五都为指挥(营),五指挥为军,十军为一厢。因此每厢理论上应该有两万五千人。但实际上,没有哪支军对的厢能达到这个理论数字。就是上四军,捧日军和天武军四厢也不过一万八千人。离理论上的十万人差得很远。
更戍法
北宋初期,除去禁兵驻扎的“内外相制”,自太祖始,有设立了所谓的“更戍法”。北宋制度,除去殿前司的捧日军和天武军以外,“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即各军没有固定的驻地。
宋代设立这样的制度,主要有以下理由,首先是使“将不得专其兵”,二是使军士“均劳役,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当然,第一条是主要的理由。
北宋禁军移屯有三种名目,一曰就粮,一曰屯驻,一曰驻泊。彼此间都有比较严格的区别。
所谓的就粮,“本京师兵,而使癝食物于外,故听其家往”。就是说,所谓的就粮禁军,实际上是经济性质的移屯,将禁兵移驻粮草丰足之处。尤其注意其允许携带家眷。而屯驻和驻泊是不允许携带家眷的。
就粮并不限于京师禁军往外地,驻外地的禁军也可以前往其他地区就粮。
就粮是经济性质的话,那屯驻和驻泊则是军事性质或政治目的的移屯。而驻屯和驻泊的不同,主要是隶属关系和指挥级别的不同,“其出戍边或诸州更戍者,曰屯驻;非戍诸州而隶总管者,曰驻泊”。
就粮,驻屯和驻泊都以指挥为调遣的基本单位。也体现了宋代初期“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特点。
北宋的更戍法,一方面固然起到了防止武夫割据和叛乱的作用,不过对军队的损伤同样巨大。更戍需要长途跋涉,尤其是北方禁军移屯南方,“一往三年,死亡贻半”。更戍法事实上不但没有起到使军士“习山川劳苦”,反而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劳苦,更影响了军事训练。
更戍法持续了百年,直到神宗变法,才算废止。
说道这里,我们不能不说一下就粮禁军。禁军作为中央军,原来只驻扎汴梁。出屯外地,则采用驻屯,驻泊,就粮三种名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州府也出现了常驻的禁军,而这些禁军实际上并不回驻开封,成为地方军。这些禁军的出现,使得“就粮”一词发生了变化,成为这些禁军的称呼。这些禁军也被称为“就粮禁军”。
由于就粮禁军的出现,使得驻屯和驻泊也发生了变化。使得驻屯和驻泊禁军成为专门派驻的中央军的称呼。也因为就粮禁军的出现,使得禁军分化为地方军和中央军两部分。按照仁宗朝的纪录,驻营开封府的禁军,也就是原来意义上的作为中央军的禁军为六百八十四指挥。而各地的就粮禁军,则达到一千二百四十三指挥。差不多是开封府禁军的一倍。可见禁军作为中央军的意义,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