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抄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云待栖龙真人兴奋得差不多,方道:“不知这《总训》奥妙在哪?”
栖龙真人大是感慨,道:“你有所不知。修真的难处,就在于指导者本身语焉不详,自己也迷茫。所谓玄妙,不过是相对的,若有脉络分明,记述严谨的秘本,规范出来的道路就只有一条,哪里会模棱两可?像玄学一道,弄得神神秘秘,大多是无知笑糊涂,五十步笑百步。”
洛云虽则不十分苟同,但也有些道理,便道:“仙长的意思是,这《总训》里的话,说得十分明晰?”
“是呀!”栖龙真人道:“气集则为相,灵聚则为神。明显道出了灵和气是两种不同的特质。想我修真这么多年,见闻也不少,但始终将灵、气二者混为一谈。若这书所说不差,加以研究,定能走少许多弯路。”
洛云淡然笑道:“说不定只是称谓的不同。我觉得仙长此前说的‘灵气’跟此处的‘灵’差不多,弄不好,‘气’在修真界里有另一种说法。”
栖龙真人惘然若失,良久才道:“这也有可能,但印象中没有,我得好好想想。这本《天书》,你是从哪里得来?”
洛云顿时为难,言语闪烁道:“从一处陵墓出土的。”
“哦。”栖龙真人也不计较,眼露祈盼之光,紧接着道:“这书……能否借我观摩一晚?明早定当奉还!”
“哪里哪里!”洛云忙道:“仙长待我不薄,若非晚辈去十方世界可能用得着,便是送予仙长也应当。”
栖龙真人一拍洛云肩膀,道:“我给你的《笺录要闻》和《玄黄秘册》,你先看看,有不明白的,可以来后院问我。”
洛云莞尔道:“那晚辈先请告退。”
“去吧。”栖龙真人叮嘱道:“把这当作自己家即可,不必客气。”
洛云暗中一笑,转身离去,消失在月色里。
栖龙真人直勾勾盯着手上《天书》,刚呆一下,旋即迈开大步,向后院奔去。
月明如水,银光中,栖龙真人穿过小院,先来到一间小偏房。
偏房门户尽闭,栖龙真人悄然蹑足到阶前,凝神静听,微察出房中细弱均匀的呼吸声,半晌,确定小稚已睡,这才满意一笑,轻巧地来到中间的正房。
轻推房门人不知,栖龙真人点起枯灯,从怀中小心地掏出那本《天书》。从“天机篇”开始细心往下翻,时或愁眉,时或悦色,时或摇头,时或感叹……
待翻到空白处,忍不住“咦”了一声。想了好一会,开始察看是否被人做了手脚。又琢磨了一段时间,对着火光,一页页地照,双眼如古井凝视。终究察不出所以然,复沾来水,轻轻濡湿几处,也没有变化。不免发起呆来。
如此思量良久——“唉!”栖龙真人无奈一叹,从台底搬出纸笔,自第一页开始誊录。抄了几行,忽觉不妥,“呼”的一下将枯灯吹熄,搬到窗台下,对着微弱的月光,十分用心地摇动着笔头。

※※※※※※《笺录要闻》载:修真九境:妙应真人李脱九重修真境界。年数乃其实际修真耗时,以资参考。
第一境,见微知著,一年。灵气至微之物,不能知察其类别、纯度,遑谈修真?
第二境,积重而返,三年。人身载灵有限,攫取天地灵气,积重而不畅,积重而不浓,积重而不纯,必九窍流血而死。
第三境,指鹿为马,二十二年。身藏灵气,务必运用自如,能指鹿为马,以假乱真,方可深窥,否则再难进展。
第四境,目无余光,六十七年。修真日长,此身寿短,目无余光,敛神不散,可增寿两甲子。
第五境,身如槁木,一百五十三年。旷日持久,身枯心在,可增寿七甲子。
第六境,灵返心境,四百四十八年。未载。
第七境,元神出窍,两百八十一年。未载。
第八境,感天应命,未载,估三百四十七年。未载。
第九境,羽化登仙,未载,估四百九十三年。未载。
注:修真九境,合一千八百一十五年。李脱曾曰:“天道千年成一地仙。”
――――――洛云看罢大叹:“一千八百一十五年!活这么久,累都累死了,何况还是折腾过去的。”随又盯着“灵返心境”那行的“未载”二字。暗道:“可惜!若是能记点端倪,说不好能开辟条路来。想来天人分际时,李脱便已不敢记录,到了第八境感天应命,居然连年数都不记录。这难道跟所谓的‘天机’有关?天道千年成一地仙,却是为何?真的是一切早有定数?”
翻下去就都是些修真的奇闻异事,或经典摘抄,或栖龙真人的心得体会。有的明白,有的不知所云,匆匆看完,终觉用不到实处。心情不觉黯淡起来:“单炼成‘灵返心境’都要四百多年,我本身又全无根基……”
倒在床上发呆,想起天心城和影梦,“她说过能带我去十方世界。”蓦然一惊,“这么说她该属仙家?”再念到那白玉宫殿,人间哪里找来那么多无半点瑕疵的玉璧?
“云衣,云衣,你究竟去了哪里?我要怎样才能知道你的踪迹……”
忽又一声感慨,早知道还是不该喝那“还乡魂”,弄得现在想依托梦境来找点启示都没办法。
“是了——”
洛云猛然坐起来!
“栖龙真人刚才说过,思念也可以聚灵。我不如试试。”
想到这里忽想起还有一本《玄黄秘册》,暗想:“前面的直接跳过,只以思念聚集与云衣相近的灵气,说不定还是有效果的。我且找找这本秘册有什么可用。”
于是打起精神,用心研究,渐渐进入忘我境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