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天下大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哲道:“这铁甲骑兵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尔等不得而知。若让他人破解,这铁甲骑兵将如砧板上的肉一般任人宰割!”
众人听吴哲口气沉重,故不再多问。当下各自散去。
吴哲在幽州忙着和公孙瓒的白马骑兵大战一场的时候,洛阳商栈来了消息。吴哲接到这消息后大吃一惊,吴哲确信,历史由于他的到来提前了。
洛阳的消息是:灵帝驾崩了。
紧接着,洛阳方面的的各种消息通过各种途径汇聚到了幽州。灵帝驾崩、少帝刘辨即位、十常侍杀何进、袁绍、曹操诛杀十常侍、董卓进京专权、少帝被废、袁绍、曹操远赴河北、山东招募义军准备联络天下诸侯讨伐董卓,这一系列的变化只是在黄巾军起义被扑灭后的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发生,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整整五年!
面对这突然来的变化,吴哲还算的上是清醒。他立刻给公孙瓒写信,建议两家立刻停止交兵;然后命令三湾的各各商栈都转入地下,将生意全都交给当地人做,而商栈完全变成收集情报的机构;命令留在广宗的段鹏,全力支持袁绍,组建讨伐董卓的义军。
不几日,公孙瓒派来使者,表示两家要暂罢刀兵,言归于好。吴哲很热情的招待了这位使者,这倒不是吴哲惧怕公孙瓒的白马骑兵,原因是这个使者的名字叫“刘备”。
吴哲在同刘备的交谈中意识到这个刘备真是当代的枭雄,他日若有机会,定然杀之。否则必成自己成就霸业路上的大碍。
随后,吴哲又派审配随刘备到右北平,去见公孙瓒,这就算是正式的和公孙瓒签订的盟约。
右北平刚刚安定,吴哲腾出手来,厉兵秣马准备再次进军中原。吴哲印象的三国演义中,应该是曹操发檄文,最后十八路诸侯在泗水关结盟,共讨伐董卓,其盟主是袁绍。
可是这个檄文左等左不来、右等右不来,中原三湾商栈的各种情报通过飞鸽传书雪片一样的飞到三湾,三湾城又加急的转到了幽州(由于幽州的鸽站还没有建好,中原的信鸽目前还不能飞到幽州)。各种信息都表明,虽然袁绍、曹操等各路诸侯都准备伐董卓,可是都惧怕董卓在洛阳的二十万凉州兵,不肯做这个出头鸟。而且好像各路诸侯,都在等着吴哲挑头与董卓决战,而后他们都坐享其成。
面对这种局面,吴哲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王允到了。
吴哲闻听大吃一惊,急忙率领众文武来到幽州城外迎接王允。
自三湾传旨以来,王允已经成为了三湾的好朋友,在朝中也帮了三湾城说了不少好话。当然三湾也用重金买通了十常侍,使王允官位直升,这几年已经做到三公之一的“司徒”之职。自从少帝被董卓废黜后,王允失踪了好长时间。吴哲命令三湾商栈在中原查找无果,这次突然出现在幽州,不知何故。
吴哲摔众人到幽州城外一看王允,不由心内惨然。几年不见,这王允仿佛老了数十岁。由于长途跋涉,满脸征尘,看上去十分疲惫。

吴哲迎上前去,深切道:“子师先生,一路辛苦了。”
王允道:“老夫辛苦倒才其次,我这次是身怀皇命而来!”说完,往自己的怀里一指。
吴哲奇道:“此话怎讲?”
王允道:“董卓专权,私自废立。今朝廷大乱,我有密旨,请忠义公进京勤王,清君侧、重振朝纲。”
吴哲机警地说道:“既然是密旨,请先生进城休息。择机宣旨吧。”
当下,吴哲等将王允迎接入城,安排住下。
当晚,吴哲单独在密室内接受了王允的密旨。
接万密旨后,吴哲将内容转告给了,在密室外等候多时的郭嘉。实际上,这个密旨的内容只有吴哲、郭嘉和王允知道。具体谁传的旨意,其内容是什么无人知晓。
吴哲、郭嘉、王允复又在密室内详谈多时,到第二日凌晨方才散去。
第二日,吴哲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上,郭嘉通报了已经起草好的檄文。其主要内容是:先帝(汉灵帝)驾崩之际,传密旨与司徒王允。若今后有乱臣贼子乱我朝纲,可以加封吴哲为燕王,并请燕王奉旨入京,清君侧,整朝纲。今董卓乱政,私废幼帝,此天下危机存亡之秋也。今燕王奉先帝遗旨,率领天兵入京,剿灭董卓,重整朝纲。望天下诸公响应之。并于八月初一在泗水会盟,共讨董卓。
郭嘉通报完毕,吴哲看见众将都兴奋异常,心内不由的有几分得意,“平常心”的座右铭也有些不记得了。
吴哲微微的笑道:“孤王奉先帝遗旨再伐中原,诸公均再官加一级,不知各位有何意见?”
吴哲自己首先将称呼改了,自己称为“孤王”,然后提出再伐中原和给众将官加一级,然后再问各位有何意见,这时大家还有能有什么意见呢?
张飞先叫道:“好好,这次随大王入中原,杀他个痛快!”
吴哲暗笑,看来张飞也很聪明,改口很快。
张飞说完,众人都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出兵的计划来。
吴哲很享受这种气氛,当他听众人的意见差不多的时候,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显示他的智谋更高人一头。
他看众人发言差不多了,止住了众人,道:“这次出征不比寻常,孤王亲率领十万大军出征。从三湾城调乌孙来守卫幽州,陈阳负责粮草。神臂弓和襄阳炮等重武器还是不要携带。但是这次出征要多带火药,以备不时之需。”
吴哲看了一眼众将,接着道:“这次出征奉孝为军师,翼德为先锋逢山开路,文远为元帅在中军指挥,三多负责从幽州押运粮草。大军则吉日启程,兵发泗水。同时将此檄文传遍中原各诸侯,请他们到泗水会盟!”
吴哲檄文一发,天下大乱。各诸侯都行动起来。其中有在陈留曹操和在河北渤海郡袁绍接到檄文后,却另有一番想法。这二人不约而同的率领本部人马到了广宗城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