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二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和尚再次到来,一进门,还是那样直愣愣的大步走到我面前,往我面前扔了一堆的书,嘴里说着:“姐,书给你带来了,你有没有什么好书,借给咱看看?”
我的书几乎都在黑山的家里,太多了,没有机会带过来,看到他那诚恳的样子,对他的印象也好了好转。向他借书不是我的本意,更没想到他这样的放在心上。有时人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可能就更改了在别人心目中或好或坏的形象,所以,人还是不该忽略小节的。
从此,我们成了非常不错的朋友。与他接触越多,越能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他为人正直,办事认真,从小就喜欢佛教的他,做到了佛经上所要求的:做人要忌杀、盗、淫、妄、酒,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和他共事,会让人感到踏实。
虽然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真正的和尚,但独生子女的他背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所以,为了生活,他到饭店当起了学徒。
这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个十五岁的小弟弟。当他站在我面前的时候,不由得让我惊讶,瘦弱的身体却有一幅成熟的表情,黑黑的头发上染着一绺黄色,看上去很时尚,绝对的一个社会青年,无论从他的外表还是眼神,没有人能相信他只有十五岁。那或许是少年的悲哀吧!
见到我,也让他震惊,他谦虚地对我说:“在我心里,你是一个很有钱有势的女孩儿,所以,你才有那分热心来帮我,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位姐姐,如果我知道了,一定不会给你找麻烦的,本来我还想……现在还是算了吧!
他欲言而止,让我很是好奇,就一直问他,怎么不上学,跑到这里,找我有什么事?
他讲出了自己的苦衷,原来他上了中学后,那位校长没有失信,免去了他的学费,但生活费都没有着落,让他不得不再次辍学,来到了一家发廊,一边学艺,一边养活自己。这次到锦州,本来想让我帮他找一份工作,没想到我也如此的艰难。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了不给我添更多的麻烦。
晚上,他起身要走,我知道他这边没有亲人和朋友,就留下了他,并和他聊了起来.当我很委婉地说他的形象很不符合他的年龄时,他竟然得意地笑了:“真的?那我成功了,姐你不知道,我和别人都不敢说实话,我竟告诉别人我十八了,就和你说了真话。我说真话,工作都找不到了,我咋养活自己啊!”
他的笑容流露出了这个年龄特有的稚气,但他的话语都让人心更加的沉重。那些生儿不养儿的父母亲,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了,像他这样的少年,如今不在少数了,而这些少年的现状又是谁造成的呢?
正当我们准备吃饭时,突然接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我身边的另一个小男孩因服毒自杀,住进了医院,正在抢救,据说很危险。知道的朋友都互相传告,要去看看他。我急忙穿好衣服,我们一起跑到了医院。
小欣也是从小父母离异后,和姥姥一起长大的。性格内向的他,很少向人说心里话。半年来,他一直有着厌世的情绪,几次都想自杀。今天,他真的还是躺在了这里。看着他昏迷的样子,不停的从嘴角,鼻孔吐着白沫。生命原来如此不堪一击,而这个身高超过1米8的小伙子,竟然人事不醒地躺在这里,任凭周围的人翻来摆去,大家都在和死神挣夺他的生命。
很晚,我们才从医院回来,丽在感慨、菊在感慨,而十五岁的小弟弟也在感慨。
我留下了他,并答应尽力帮他找分工作,让他有条件学习的同时,也有条件养活自己。
钱不是万能的,但这个时候,我真的希望自己是个富翁,记不清谁曾说过:“穷只能独善其身,富才可以慈善天下。”需要帮的人太多,我没有这个能力啊!
那几天,我一直在医院、中介之间跑,即牵挂着小欣,又顾念着十五岁的小弟弟。
工作真的不好找,没有哪个单位敢雇佣童工,尽管我也知道他还不到工作的年龄,可是没有办法,他要生活他要吃饭,这些谁能管他呢?
经过一周时间的多次抢救,小欣活了下来,除了身上留下了一小块褥疮外,没有留下其他的后遗症。
一周后的晚上,十五岁的小弟弟不辞而别到了车站,他在车站给我打了个电话,向我感激地说:“姐,我走了,给你添麻烦了,我知道工作不好找,你已经尽力了。你放心吧,我向你保证,我不会学坏的,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会做一个好人,否则,我就对不起你,等我有出息那天,我会再来看你。”
听了他的话,我即牵挂又无奈,我托朋友给他送去了一点路费,让他自己珍重。
后来,他在鞍山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向我报了平安。
半个月后,小欣终于要出院了,我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怕他再次寻短见,轮流地做他的工作,我没有过多的安慰他,只是每天去看看他,每次丽和菊把我推到他身边时,我们都相互沉默的对望。
直到他出院,我终于可以歇一歇了。一周后,他突然来到我家,什么都没说,进屋就跪在了我面前,说了一句:“姐,我对不起你。”
家人帮我把他搀扶起来。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半个月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从那以后,小欣积极学习并工作,如今也有了很好的成绩。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学会珍惜吧,这世上没有比生命和健康更珍贵的财富。
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我和菊已经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了,虽然也经常发生矛盾,但都建立起了深深的手足情,她总是亲切地称我为“老伴”。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有限的。
终于,菊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耳边说:“老伴呀,有合适的再给你找一个呀?”
我明白,她轻松的表情背后,也怀着一颗沉重的心。
我笑了笑:“好啊!一年半了,陪姐吃了很多苦,但我想,即使是吵架的时候,也成为我们日后最美好的回忆。”
就这样,我又开始了第三次发信息,寻找第三个与我有缘的女孩儿。
来应聘的人很多,基本都是家长带来的,他们希望孩子在我这里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学习,每个孩子的到来,都要先过菊这一关,她说,只有让她满意的人,才放心把我交给她。
得到这场真情,人生也就没有了憾事,我感激地等待着她的认可。
经历了与丹一年生活分离后,又经历了与菊一年半的朝夕相处,使我害怕了分开,所以这次我又过高的要求一次,那就是找一个年纪小一些的,能够在我身边多呆几年的妹妹。尽管我很清楚,我这一生都会不停的面对这样分别,但还想尽可能的延长一段时间,以此来减轻这样的心痛。
我所选择的都是农村女孩儿,我喜欢她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善良、质朴,直到现在陪伴在我身边的仍然是来自农村的女孩。
这位朝阳的青年,自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锦州工作,他一直想给家乡十七岁的外甥女飞儿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锻炼锻炼,无意中从广播里听到了我的消息,今天抽时间过来看看。
我把这里的基本工作和生活状况,很详细地向他做了介绍,最主要的是我的身体情况。
这个时期,我的身体已经更加严重了,所以,我希望这个女孩儿,不仅要有更多的善良、爱心,更要有耐心。
她的舅舅对我这里很满意,遗憾的是,她的外甥女当时也在外地打工,是在农村给农民插稻秧。
知道她干这个工作,我在心里不禁对她有了几分喜欢和钦佩。我知道,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能够做这样艰苦的劳动,真是不容易,我们定好了这几天见见面,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我就留下飞儿。
又要分开了,我和菊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一年半来,尽管我们也有着很多的不愉快,也生过气,吵过架,但最终姐妹的深情还是越来越浓。菊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离开我,我不得而知,但在我心里,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儿,尽管她外表柔弱,骨子里却有着坚韧。她说话不多,心事很重,总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书或写日记。她不象别的女孩那样,她喜欢简单的生活,拥有着简单的快乐,当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要么她就一言不发,要么就一语惊人。虽然我们相差四、五岁,但却没有年龄上的代沟。
如今,我们要分开了,我真的很想为她做点什么,想探究她那很深很深的内心世界。
我们有了一次很深刻地交谈。
菊答应让我看她几页的日记,我静静地看着,她则心事重重地趴在我的身边搂着挠挠和贝贝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看完了她允许的那几页写着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点点滴滴的日记,才知道她是那么的懂得我、怜惜我、爱护我,是那样的珍惜我们之间的手足真情,那样的舍不得扔下我,看到我艰难的生活,她甚至想,她自己去打工,来照顾我,陪伴我。……
我感动地想着,看着身边已熟睡的她,这个女孩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
拿着厚厚的日记,我对那里面充满了好奇,在没有她允许的情况下,我终于忍不住又翻开了前面,后面。我了解了她那不为人知的艰辛成长经历.
她本来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的早逝打破了他们快乐的生活,在学校一向名列前茅的她,从小学到初中都任班长之职。本来可以顺利的高考,本应有个锦绣的前程,但是贫困的家庭却让她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不得不自己出来打工。幸运的是,第一次出来就遇到了我.但是,纵然她有着很多的舍不得,但毕竟这里不是她永远停泊的地方,她有她的梦想,她不想象母亲一样,一生都献给家庭和子女,她更想多拥有些知识,让自己的生命更为丰富.
正当我满心震撼地看着日记时,她突然醒了,一把将日记夺了回去,然后趴在自己的胳膊上一言不发。
我歉意地对她说:“对不起,老伴,没经你的允许,我多看了一些,但我真的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更多的了解了你,你那么多的心事,却从来不向人表示,多难的少年不是你的错,反而,更衬托出你的坚强,我给你一个承诺吧,有一天,我帮你圆一个上学梦,好吗?”
菊一把搂住了我,将她的头深深地伏在我的肩上哭了。
几天过去了,飞儿一直没有消息,几个应聘人也都没让我满意的。我和菊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谁也没有提要分开的事情。

丽依旧做着电话厅生意,每天回来,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讲给我们听,卖了多少货,碰到了哪些人,中午吃的什么饭,一一地向我们汇报,我们也习惯了她那唯妙唯肖的诉说。
常言到,三个女人一台戏,真是不假呀!我们三个人的生活,也象戏剧一样演绎得丰富又多彩。
两个月过去了,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那位朝阳的青年,他问我,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如果没有,他的外甥女想过来看看,我欣然地同意了。猛然间,我看到了菊那刚刚还微笑的脸上浮现出了些许失落,可终究会有那么一天,这是我们彼此心中都明白的事情。
次日,飞儿来了,和我想像中的差不多。长长的头发扎着马尾辫,黑黑的,晒了很长时间的肤色。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好像并没有太多的拘束。
我微笑着对她说;“飞儿,你在这先呆几天看一看,如果你觉得可以,你就留下来,如果觉得不可以,也不用勉强自己。”
她立即接过我的话岔说:“不不,只要你觉得我可以,我没问题的。”
说完,坐在了我身边。
就这样,我迎来了生命中第三个重要的女孩。
飞儿来了几天,菊的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她很着急,我一再安慰她,虽然我们不再有“工作”上的关系,但这里毕竟还是我们共同的家,什么时候有合适的,什么时候再走。
白天,菊推着我到锦州各个中介所去看工作,晚上依旧同床而眠,菊尽可能地教飞儿做着家务,照顾着我的一切生活。
十几天过去了,我无意中从电台听到一家毛衣编织厂在招工,觉得那里可以适合她一些,毕竟是个技术活,多学点手艺总没坏处,菊也表示满意。
这天,她去会见老板,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应聘成功了!老板是位三十来岁的女士,性格开朗,看上去很随和,工作就在她家里,这样,我也放心了许多。
两天后,那位女士来帮菊带走了行李,正式的上岗了。
从此开始了我、丽、飞儿三个人的生活。
热线依旧做着,但生活却很艰苦,就在这个时候,唐山一位听友,确切的说是很早以前的听友,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如今在一家企业做策划工作,他打来电话,说企业的老板有心聘请我过去,征求我的意见,具体工作是精神文明这一块,待遇还算优厚。
我也有心到外面看一看,而且唐山给我的印象也非常的不错。
那个企业的老板专程从唐山来锦州看我,团市委的领导得知这件事,很是舍不得我,一直陪着、招待着远方的客人。
就要离开了家乡了,飞儿和丽都决定随我过去,而我,真的要走时,也有着那么多不舍。
那几天里,我一直在想,离开了家乡,我又能给家乡留下什么呢?很早的时候,我就有个心愿,这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病痛的折磨,我深知病痛中的人所受的痛苦。医生早就断言,我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所以,在离开家乡前,我想把自己留下来,真的有一天,我遗客他乡,我的一切也都属于我的家乡。
为了完成这个心愿,我多次打电话咨询红十字会,可当时我们国家在遗体捐献这方面的条例还没有完善。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这是一个爱心的工程,虽然还不能办正规的手续,但离那一天也不会太远的。红十字会的领导也很积极地在准备这项的工作,我是锦州市报名的第一个人。
我自愿在身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我身体上的每一个有用的器官无偿捐献给患者,我和红十字会正式的签下了这场协议。
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伤心了好一阵子,她并不希望我这样做。也是,我理解她的苦心,可我更能体会到病痛中人所受的折磨,也许我的生命很短暂,但假如有一天,我的生命消失,我的器官都在另一个人的身上继续发挥它的工作,我的眼睛依然在看着这个多彩的世界,这又何尝不是对我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呢!
办完了这件事情,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这就算是我留给家乡人民的最后一样礼物吧!
就在我们一切准备就绪时,唐山那边的老板,有急事要出国,我有些不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心中的梦。
两个月后,还是没有任何消息,那个策划的朋友也很生气,他来电话说,他想跳槽,想离开那家公司,那么这就说明我的事情也泡汤了。
生活还要继续,我仍然做着热线,做着家教,虽然苦一些,好在房租不是很高,房主对我也很照顾,本来应该一次交半年的租金,我可以交三个月的。就这样勉强的过着日子。
本来以为这样的时光会长久一些,但生活总是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打乱。
房主很为难地告诉我,他们要卖房子,让我有合适的地方搬家。
又要搬家了,真让人头痛啊!
我开始找房子,我们跑中介,联系各方面的朋友,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地方。这家是清水楼,室内什么都没有,但却很整洁,我们看过房子之后,顺利地签下了协议,并给了他们一百元的订金。房子问题总算解决了,我松了一口气,大概四天后,我把电话办了迁移手续。
晚上,新的房主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家亲戚被大火烧了,她不得不将房子借给她的亲戚住。我听这话十分懊恼,因为听她的声音里面,我明显的感觉到她在说谎话,可她一再地强调不能把房子租我,让我另想办法,而这边我已跟房主定好了搬家的时间。
没办法,我只能抓紧时间另找房子。第二天,我就又开始跑中介,因为我要求的是一楼,房源特别少。说来也巧,中介给我另介绍的房子竟然是昨晚那个退租的楼,中介没有告诉他们我要租。差不多上午9点钟,房主决定过来见见我,但是他们听说是一个坐轮椅的女孩要租,连面都没有见就走了。我问中介原因,他们告诉我,房主想将房子租给年老的人,怕我将他们的房间弄脏、弄乱。
这个原因真是让我气愤之极,最终还是这家中介所帮我介绍了另一处房子,属于那种小门市,房子并不十分让我满意,但房主白阿姨却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她一脸的慈善,与前一个房主截然不同,我想与这样的房主共事,心里也踏实,所以我租下了这个房子。
搬家的前两天,违约的房主前来给我送订金,我们谈得并不愉快,除了追回订金外,他一直强调是亲戚借住。
我们又开始两地的收拾房子,搬家。飞儿和丽为我打扫着卫生,每次到新家的路上,飞儿总是像骑着自行车一样推着我,她推轮椅的姿势很特别,从小就在山区长大的她,练就了一身很好的体力,她总是推着我走在人们的最前面,回到家,我总是笑着问她,累不累?为什么走得这么快?
飞儿动情地对我说一件事:“当我知道你的事情时,我就下了决心,等我来到你身边时,我一定帮你做你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我窃笑,看着她那认真的表情。她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每次我要出门时,她总是无怨无悔的为我穿好衣服,即使有的时候我嫌麻烦,飞儿都会说不麻烦,很快的。
顺利的搬完了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丽的电话亭也到期了,但却舍不得离开我,我们依旧三姐妹的生活。生活的艰难,让我们姐妹三个人齐心协力地想做点事情。
这一天,丽到一家报刊发行站报了名,去卖报纸、送报纸,并且有底薪,卖一份报纸可以得到一角五分钱的提成。
我也报了名,为了生活,人们可以放下所有的自尊,去做自己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
第一天卖报纸,我和飞儿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到离我家半小时路程以外的站前取报纸,然后飞儿推着我沿街叫卖:“辽沈晚报,五毛钱一份啦!”。
起初声音很小、很低。不好意思喊出声来,让人们还都以为是我们自己用的报纸。
当天的报纸必须卖完,硬着头皮要喊出声来,很多来买报纸的人都认出了我:“这不是王芳吗?我在电视里看过你,你咋卖报纸了呢?”
我总是红着脸自我安慰地说:“为了生活嘛,卖报纸也是光荣的”。
社会上的人真是形形色色的,买报纸都有讲价的,你卖他五毛钱一份,他就会跟你讲价:“便宜点吧,少给一毛,四毛行吗?”
一份报纸我们只能挣一毛五分钱,他少给一毛钱,我们就只能挣五分了,这样的劳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在外面打个电话都心疼。
经常有媒体过来采访我,我便有意将卖报纸的镜头呈现给观众。“如果这样都能自力生活,没有人再抱怨生活的艰难了”。这是很多中年人在买报纸的时候对我说的话。
为了做一个新时代的卖报人,我将简单的叫卖编成六句歌谣:
新老读者听我说,
读书看报知识多。
辽沈晚报新闻广,
买报订报请找我。
八张一份五毛钱,
点滴丰富好生活。
熟悉我的行人都这样评价:“王芳就是王芳,卖报纸都与众不同”。
我们到批发市场卖报,起初治安的人总是往外撵,后来再看我们去,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我们由偷偷摸摸的卖,走向了正大光明的卖,也总是有人愿意赞助我们,专门等我们来了才买报纸。
这天,我们又在批发市场卖报,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喊我:“阿姨,有一个人要买你十份报纸”。
说着递过来一张十元的纸币。我一愣,奇怪,都是当天的报纸,他为什么要买十份呢?他究竟是什么人?我让这个孩子带我去见这个人。
小男孩在前面带路,我们穿过了一个个摊位,小男孩站住了,四下看着,嘴里自言自语:“奇怪,人呢?就在这啊”!
我问他那位叔叔长什么样?
他挠了挠小脑袋,想了想说:“嗯……个子不高,挺黑的,眼睛不大点儿……”。
我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我把报纸给了那个小男孩儿,并找给他一些零钱。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一直很沉重。我最怕遇到的那个人最终还是遇上了。
他现在怎么样了呢?一年了,我们没有联系过,本以为他会记恨我,没想到再见面时,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还是这般的火热。
不知为什么,那一天我特别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犹豫了好多次,最终没有拿起电话。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