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一波三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文帝太康十四年正月丙戌,天见蚩尤旗,长十余丈。占曰:是岁无长星,宜又是异气,主妖惑乱。八月,皇太后杨氏崩。
太康十五年三月,当春天又悄悄地来到镜池城,城外的护城河早已水绿如蓝。风吹杨柳青青,谁能想到三百年前,这里曾有一场惨绝人寰的血战。当时,赭目人与煅玉营战得昏天黑地,令日月无光。最后,“锻玉十虎”合力击雷火方才令西城门破出缺口,赭目人至此乱了阵脚,而煅玉营兵将冲进城内,逢人即杀,可谓早已杀红了双目。“杀神”罗感下令屠城三日,令赭目人十室九空,至此,历史上曾被赭目人尊为祖地的镜池终于安宁也!三百年间再无任何动荡。
可真为安宁太平乎?死水遭风也生微澜,去年同样这个时候,当赭目人千里迢迢从苴城归来的消息如雪片般地传入镜池城内,这人心的变化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且不管人心如何,今日春光无限,暖风熏得游人醉。即来到镜池,怎不到城中一好去处观景?此处名兕丘,位于镜池城的正中,只百丈来高的一座小山,其上怪石林立,野草不生,在绝壁上又有一座名“小雷峰”的七层石塔。据传此塔为后周景文年间,一游方道人所建。小雷峰塔的本身实为一块巨岩,此巨岩也传说是从西昆仑飞来的一座小山峰,落于兕丘的危崖上,遭雷击后成宝塔的形状。后来,游方道人化缘至此地,即请工匠在其上雕刻各种龙虎莲云神仙妖魔等诸般形象,游方道人也手书“小雷峰”于各层卷门之上,世人故名此塔为小雷峰。小雷峰塔历经世事沧桑七百余年,至今依然耸立不倒。只要世间有光照,其倒影在兕丘前的一座小湖中,如能与日月永恒。
湖因其小而明澈如镜,故名镜池,此或为镜池城之由来乎?且不论,就说这一日春风暖暖,湖光潋滟,游人如织,各种商贩向路人兜售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就说在湖边一株老柳树下设有一货郎车,上面摆放许多玩意儿,有:抖嗡、挂虎、不倒翁、风筝、拨浪鼓以及五颜六色的泥叫叫。想来这些玩意儿虽乍眼瞧来五花八门,但若细看,却大多做工粗糙,且又是稀松平常之物,因而,货郎吆喝虽勤,但惠顾者并不多,到了下午,竟是一件也未卖出,那货郎也渐渐疲了,正打着瞌睡,半梦半醒之间,他忽然听见有人低低问道:
“请…请问,我可以看看这个拨浪鼓吗?”
货郎猛然睁眼,忙答道:“当然可以,可以的。”当货郎瞧清来人形貌,倒也是一怔。

来人竟是一位瞧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作一道童装束,身量不高,略显瘦小,但一对眼珠子却是乌黑有神,瞧来也甚为不俗。
那少年见货郎允许,眼中立即现出欢喜,连忙将那拨浪鼓抓在手中,只摆动一记,那“丁冬丁丁冬”的清脆响声便回荡在这春风里。
少年将拨浪鼓举到耳边,轻摇击鼓。鼓声轻慢,“丁冬丁丁冬”地响破虚空,少年侧耳聆听,浑然入迷。
货郎也是首度见着这样“古怪”的顾客,忙陪着笑脸说道:“这位小…小道爷,您可真有眼力哦!俺这拨浪鼓可是林常村的手艺,您瞧这手工多好,这鼓声多么清脆,道爷若是真地喜欢,俺就便宜一些卖给您,俺是厚道人…”货郎刚说到这里,那少年竟是一叹,将拨浪鼓放在原位。见状,货郎顿时心中一沉。
“这是什么?”那少年指了指那些五颜六色用泥做的小猪、小猫、小鱼等小玩意,货郎赶紧答道:“这位道爷,这是泥叫叫,您若喜欢,就选一个吧,您瞧它们做得有多可爱,也很便宜,只…”
少年呢喃道:“泥叫叫,怎么婆婆从未有跟我说过呢?”闻言,货郎顿时一怔,那少年则笑了笑,用手指了指一个“猪叫”问道:“我可以看看这个泥叫叫吗?”货郎又是一怔,转而猛点头,道:“可以的,当然可以的。”
少年满目欢喜,只弓着身子将那个猪叫端在手中,仔细把玩。货郎笑道:“道爷啊!您别看这猪叫做得粗糙,其实它却是出自越人阿福生的手艺儿,在北面这玩意可抢手的不得了,吹起来可响着呢?”
“哦?怎么?它可吹响的吗?”少年眼中是惊喜异常,随后又仔细端详了数眼后,少年皱眉问道:“可它如何能吹得响呢?”
货郎笑了笑,随手在一堆泥叫叫中间也取了个猪叫,然后对着猪嘴,鼓腮吹了一下,就听一声哨响。
少年瞪大眼睛愣了好一会儿,随即低头看着掌中那个猪叫,少年皱眉道:“难道要和猪拱嘴嘴对嘴吹啊?”货郎点头,少年略有迟疑地将那个猪叫送来嘴边,随后瞪眼鼓腮,也就在货郎暗笑的瞬间,忽闻一声极其刺耳的哨音划破长空,随即就听“噗”地一声,那猪叫顿时爆碎成一摊泥灰,随风飞散。
目见此状,货郎愣在原地,少年也红着脸儿,手足无措。正在这时,就听远处有人喊道:“雷师叔,你在那里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