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深秋的黎明(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鼓向天歌,一切愿事皆得如意,一切心事悉数归乡……”
一曲离歌入心中,直听得满山狐悲长恸,此起彼伏,如与歌鼓之音交相应和。也不知怎么了,身在此境,虽非狐类,却感同身受,竟有热泪两行。
孩童擦了擦眼,只觉月色如水,映照在石壁上的那个曼妙虚影,似是多么熟悉,又如隔阴阳两途。
“那是二姐呀!”此时此境,小茵终于忘了恐惧,只跪在地上大声呼喊。可即便她将喉咙哭到沙哑,旁人又怎听到半分?
鼓!白发擂天鼓,七步成一鼓。鼓声隆隆,而每一鼓出,地面即拔高一丈。凡中此鼓音者,无不如遭重击,口喷鲜血。
人!闻此鼓者,四散奔开,残月追照其身,鲜红朵朵,却掩不住面色苍白。
当婆婆槌出这仙传的云霄宫雷音鼓法,即便以何莲渔之能,也一时不得挡其威。
只听一声震天响,当第五鼓之雷音被婆婆贯神槌出,何莲渔脚踏的三朵火云,顿时被鼓之音柱冲得七零八落。而在半空,一直身不动脚不移的何莲渔终于凌空虚渡,脚步轻点,侧向一个腾身,避过鼓之无形重音,其身也瞬而再拔高一尺。
然而,何莲渔其身未定,婆婆却早已七步踏过,当步成势坚,婆婆就双目圆睁,怒发俱张,那丈八之槌顿时擂在地上。只听得轰轰然,再瓮瓮然……金铁交鸣,泥石四散如雨,当地色赤如古铜一片,地势再升一丈。
第六槌鼓音出,何莲渔以袖里乾坤所化的漫天尘世网立即给她破了。鼓之余音如钹击,其音四散不绝,立时穿出音之万箭直向何莲渔射去。
就在这一瞬,那歌声渐渐弱去,虚影消散,依稀听得其声吟唱:
“为吾心事,为吾愿事,一切生花梦草,悉数葬在高坡……”
歌声未绝,万狐齐声长恸,忍不住热泪滚滚,只当那残月照山坡,严芷早已泪珠儿噙满眼眶,就在月黑高坡上,莲步移来袖风摆,心若动情夜生光,一颦一动皆成舞。
鼓之舞之以尽神。
就在何莲渔以无可目视之身法,在鼓之万箭当中求一线立足之际,婆婆一个箭步,踏足中央,其槌高举过顶,当槌首之兽目张开,婆婆又怎会半点迟疑,只仰天怒目,一槌重落。
七七四十九步,方才成就这第七槌。地拔高七丈过后,方才成就这一鼓。
鼓高七丈,阔十丈,鼓音震出,泥石四散,露出其身。只见此鼓,浑如铜铸,状如坐墩,通体皆是细花纹,又或在四周铸有花鸟虫鱼走兽人马,皆是苍古不工。然而,当鼓音散出,只在鼓面中央呈现一巨大的芒纹,霎时间,光芒四照,如日粲然。
“咚”的一声,其音宏阔,如散天响,即便强如秦走虎、李破浪等人,也无不如摄天威,皆伏地方才稳住心神不散。
“咣”的一声,其音缭绕,如虹跨长空,直冲得何莲渔发俱飞起,一声细响,其束发崩断,直震得他面色血红,身形连晃三晃。
何莲渔定在空中,手持不动明王咒,其原本沉泥不染的一袭青衫,此时千疮百孔,成烟薰火燎。当遮散其脸的乱发被鼓音再度震得飞散开来,只见他面色铁青,双目成仇,而暴蹙的双眉之间,倒竖一目猛然睁开。

见此异状,严芷顿时目瞪口呆,因为在她视线中,此时的何莲渔俨然就是一尊三眼天魔。
鼓止,舞止。
偌大的一个空间中,只有雷鼓矗立,当天空骤然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直照得满山风抖,电光四分五裂之后,再笔直束成一线,正中鼓面之上。只见鼓之正中的芒纹越扩越大,其中如有一道道血线沿着纹路呈放射状散开。
雨!只在此时,轰然而下,豆大的雨点如从天际倾盆倒将下来,瞬间密密麻麻,无可视物。
只在此际,何莲渔的发如狂蛇,风雨雷电,一并袭其身,而他原本如冠玉无瑕的面容一瞬苍黑,眼角之皱纹更是冰裂一般向鬓角散去。只有其倒竖睁开的一目,在这风雨雷电毕齐的天威当中,越发夺人心魄。
此目因鼓而生,更因鼓而怒目。
何莲渔怒睁三目道:“雷换新鼓,世传雷神存于人间之旧鼓果然存此山中。不过,就算雷鼓又如何?”说话间,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直将何莲渔的一袭青衫自肩头撕开几近尺余的裂口。何莲渔只颤身一记,瞬间其身巍然若不动山峰,任凭雷劈雨打,其目光依然如夺魂利箭直与雷鼓相抗。
鼓音一重接着一重,如层层叠嶂,浪高过浪。当鼓声连响十八重天,只见何莲渔双目眦裂,倒竖之目瞬间自眉间迸出,悬于其顶三寸之地,射出一道玄青色细光,正中鼓之核心。
鼓忽然一顿,雨停,风停,电停,一切万物仿佛在一瞬间停滞不动。
见状,婆婆心中惊骇不已,即便她只修得七槌雷音鼓法,也当奋尽余力,擂鼓不息。
鼓声滔滔,却淹不灭一人长笑,其笑张狂肆意,如中疯魔。就见何莲渔一个端身,坐于鼓浪音涛之中,双手握合于胸前,口中喃道:
“屋中非吾所有,取以刀兵血肉——宜!”
右手拇指弹出,顿时一道赤色形环脱指飞空,只定在何莲渔头顶目上三寸处结成一层塔。
“用命赏于吾祖,存于人案祭先——社!”
左手无名指弹出,一道青色形环脱指飞空,又叠得一层塔。
只叠出二层塔,即若能令日月无光华。而赤色为塔基,呈八角形状,青色为二层塔,上铸有龙虎莲云,瞬间,其上开一拱门。婆婆只望一眼,顿时大惊。
赤青二色,塔中成空,四面八方各开一门,随塔旋转,自内青光溢出,直向婆婆、严芷、小茵以及石壁上的周篱元神摄来。
婆婆奋力擂鼓,每一鼓即成一道音柱声浪。然而,就在此时,何莲渔在心中默记的第三字终于道出。
“吾不足言道山,寄魂九幽下土——催!”
左手食指右手尾指一并弹开,无形之色合并,一道血色形环飞空,叠得第三层塔。
塔身旋转……或动静,或虚实,或巧拙,或藏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