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马老板和陈老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马老板以每件29元的价格吃进了孙杨的200件积压夹克。这些夹克孙杨仔细算过,加上面辅料人工电费房租,每件的成本是30元左右,孙杨定的批发价是36元,零售价是48元,这么卖给马老板,大概要赔上200元,但是棉衣要大量的投产上市,需要资金,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精明的马老板还是对这批款式比较流行的夹克存有疑虑,怕推销不出去,不但没有全部吃下孙杨的夹克,还要孙杨写下收据,让他在三个月内,可以退货。孙杨无可奈何地笑着说:“马哥才算是真正的商人呢,这么精明!”
马老板倒是不以为杵,说:“在商言商,我也得考虑风险,不能把自己赔进去。”
孙杨同意他的这个看法,笑着说:“又跟马哥学了个经验。马哥既然来了黄州,就让我请马哥吃顿饭吧?”
马老板笑道:“不用客气。不过,看小孙发展的这么好,我也觉得你小子该请客,庆贺一下。”
既然是庆贺,这次就不好在街边的小饭馆请了,黄州饭店当然是不敢进去的,但是现在的孙阳,中档的饭店还是请得起。他们找了一家看起来可以的饭店,还好,有单间,坐了进去。马老板打趣孙杨:“要不,来一只烤全羊怎么样?”
孙杨笑道:“行啊,也不知道他们这里有没有?”
服务员还没有过来,孙杨作势要出去找服务员要烤全羊,马老板哈哈大笑,拉住他说:“这里哪里会有烤全羊呢,小孙老板要是想吃,就要到我们格尔木去,我一定招待你吃烤全羊。虽然最著名的烤全羊在新疆,但是我们那里的也不错。”
“听马哥这么说,还真的挺想去格尔木尝一尝呢。”孙杨听说过格尔木的事情,还是人们对那里的一个传闻,“听说那里的人们都去淘金发了财,是不是?”
马老板笑道:“淘金是很热,发财的也很多,不过沙娃们苦啊,发财的有,也有挖了一两个月也没挖着的,全靠运气。”
孙杨很好奇,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老板笑一笑,看着进来的服务员没说话。孙杨点了河西特色的爆炒羊肉片,要了四瓶啤酒,对马老板说:“我一瓶,你三瓶。不敢和你比,你是三瓶恐怕还不够,我是一瓶都嫌多呢。”
“呵呵,还真让你说着了,”马老板颇为炫耀又好像感触地说,“去年我从可可西里回到格尔木那一晚,大家庆功,我喝了一斤白酒,又喝了五个啤酒,呵呵,那次是真过瘾呢。”
孙杨只从书上看到过可可西里是很荒凉的地方,不明白他去那里干什么?问:“从可可西里回来,庆什么功呢?”
马老板点上一支烟,深吸了一口,问孙杨:“可可西里出产两种宝贝,你知道么?”
“一种肯定是金子,”孙杨猜测说,“另一种我就不知道了。”
马老板眯着眼笑了:“猜对了,就是金子,可可西里有进啥矿。还有一个就是藏羚羊,藏羚羊的绒在印度织成披肩,卖的可贵了。”

藏羚羊孙杨是听说过,但是金砂矿在可可西里,他却是第一次听说:“马哥你淘过金?”
“要不我哪有钱做生意呢?”马老板顿了一顿,又说,“只不过那地方,人去一次就够了,再也不想去啦。”
“怎么?”
马老板看着孙杨说:“你年纪小,说了你也不知道那种苦,简直是地狱里走一遭呢!坐大牢也要比在那鬼地方淘金舒服一百倍。呵呵,我去了两个月,生生的扒了一层皮呀!”
“那么苦?”
“呵呵,我说说了你都不信。算了,不说了,那种事情,想都不敢想。”
孙杨见他不愿意多说,也就不再多问,但是还是忍不住问另一个问题:“呵呵,马哥你倒是说一说,两个月,你淘到了多少金子?”
“这么多砂金,”马老板不肯多说,只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圈,“卖给国家是一克三十,卖给金贩子还要高一倍,我卖给金贩子了。”
孙杨在心里暗暗的衡量着这笔钱,不过还是一头雾水,只知道应该是比较大的一笔钱,也不知道那么一坨铁的话,有没有半斤?见马老板神神秘秘地不肯多说,也就不好多问,笑道:“淘到了就好,看来马哥的运气不错,”
马老板也笑道:“算我运气好,呵呵。来,喝酒。”
孙杨也举起杯,两人碰了一下,一口喝尽。
孙杨的酒量不是老马的对手,但是两个人各自随量,也喝得很畅快。两个人边吃边聊,不觉就聊了近一个小时。马老板还有别的事要办,孙杨也要回店里帮陈蕙将200件夹克打包,两个人吃完饭分手,都感觉交情又加深了一步。
马老板是回族,既有着西北人的豪爽与豁达,又有着生意人的精明与计较,回族善贾,所以回民中的生意人也多。孙杨倒对他是回民没有什么看法,生意照做,朋友照交,感觉马老板这个人虽然也算计,但是人还不错。身在商场,也算是见了一些人,生意人可不都是这样的?黄州人因为浙江生意人的精明而把他们称为“扁头”,但是孙杨在跟浙江商户打交道时的感受却是,虽然他们经商很会算计,但是他们大多数却目光比本地人要长远,也很有信用,跟他们打交道并不吃力。所以,孙杨并不怕跟生意人打交道,生意人的精明也和奸商的狡诈有着本质的不同,真正的生意人,反倒是值得信赖的。
孙杨不会因为这批夹克上赔了钱而对马老板有看法,这完全是愿打愿挨的生意,马老板压价并没有错,要是孙杨也会这么做,所以,孙杨心里,还是对马老板帮自己解决了这个资金问题有点感激的。
有了卖夹克给老马的这5800,孙杨的周转资金缺少的问题终于缓解,黄姐的车间就可以投入大半的人力开始比较大批量的生产棉衣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