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家众人回到舱厅之中,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谈论马五兄弟俩人。
宋玉致一脸的崇拜的说道:“没想到他从来没读过书竟能自学成才,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真了不起!”
宋玉华也是佩服道:“是啊,看他的样子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上不起学,买不起书,是很正常的事。但此人居然仅凭自学就能够达到如此成就,必是有大恒心,大毅力之人。”
宋师道也点头称是:“他日若有机缘,此人必能一鸣惊人。二叔为何不挽留他呢?”
宋智不答,对宋鲁问道:“三弟,你怎么看此人?”
宋鲁放下茶碗,抿了抿嘴,捋一把胸前的银须道:“‘人穷志不短’说的多好?这正是他自己的写照,我观此子虽相貌丑陋、衣衫破旧,但毫不自惭,昂然直入舱厅,言谈之中不卑不亢、言之有物,行走之间自有一股旁人难及的独特风采,楹联折服你等兄妹三人,却胜而不骄,有道是读尽诗书气自华,听其言、观其形,确是难得一见的良才美玉。师道所言极是。”
宋智微微一笑,“此人确是不可轻视之辈,竟把我等都骗了过去。”
宋玉致不解道:“二叔为何有此一说?”
宋智摇了摇头笑而不答,竟端起杯子品起香茗来。
这时宋爽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对宋智汇报:“却如二爷所料,厨房桌案之上少了一碗盐巴,但其它物品并未有短缺。”
众人很是不解,厨房丢了盐巴,宋爽为何来这儿汇报。
宋智点了点头,放下茶碗,见众人不解,微笑着解释道:“此子今天表现堪称完美,若不是那个孩子露出了破绽,我也是和你们一样的想法。一开始我也未能发现他们的破绽,但在送他们出舱厅时,却发现地板之上的积水过多,那个叫十三的孩子就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一边走一边滴水,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趁你们都没注意的时候忍不住试了试地板上的积水,非常的咸。”
“啊!?”众人没想到宋智这位宋家的二把手,这么高的身份,居然做出了如此不堪的举动。
“是啊,有些可笑是不是?但是为了此人,值了。”宋智显然很是满意众人的表情。
“难道他们在偷盐?”宋鲁显然还有些迷惑。
“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把盐偷走的?大家一直都在盯着他们啊?”宋玉致更是不解。
“原来如此,如此人物,我不如也!”宋师道沉思一番仰天长叹,见宋玉致还是迷惑不解,便对她解释道:“那个孩子衣服上的水太多了,他把水桶碰翻决计不可能淋成如此模样,除非他掉到水桶里,或者拿着水桶从头浇下来。但他的头发并没有湿,所以他一定是事先把衣服脱下来,再把衣服浸泡到水中才会如此。二叔刚才说了,那水是盐水,他们带不走盐巴,却带走了盐水。等他们回家后,肯定会想办法把衣服上的盐水取出来,再把盐水熬干就会得到盐巴,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懂得煮盐之法。如此人物,我不如也!”
宋玉致和宋玉华都是吃惊的合不上嘴。
宋智点头道:“师道分析的不错,他们可能是第一次干这种事,细细想来,那个叫十三的孩子眼神闪烁神情不定,应是第一次做贼才会如此,开始我还当是因为年少怕生呢。这个计策很好,但是这个孩子第一次做难免会露出破绽。马五,哼哼,如此人物,论心智、论才情江湖上这些世家门阀子弟年轻一代无人可及,就是放到老一辈人之中也是凤毛麟角,我观此人中气不足、面色苍白、身缠绷带、脚步虚浮,必是重伤未愈,兄弟二人皆是满面风尘、嘴角干裂、面带饥色,可见今日必是远道而来,但稍作休息便要连夜赶返,由此可见此子乃是心智坚定之辈,必不肯久居他人之下,若今日邀他助我宋家,对我宋家今后利小而敝大;但若是我宋家在其落魄之时能够多加看护,此子他日一旦有成,必定又会在我宋家之外添一助力。今后我宋家对此人要结之以义、施之以恩,此子今后对我宋家必有大用。宋爽,吩咐下去,让我宋家在九江的人手密切关注此人,但决计不可让其发觉,必要时候可以对其施以援手,具体怎么做今后由你负责。”
马五兄弟二人路上分食了宋玉致所赠的干粮,连夜赶路,直到第二日晌午时分才回到山谷。回到山谷后赶紧扒下十三的衣服,开始指导众人取盐,同时又把药材交给今日留守的四叔。忙完了这些,马五才坐着潭边吃起九妹特意为他留下的饭菜,吃饱喝足后便和九妹说些闲话。
十三带着一帮小孩子跑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讲起了‘马五哥文斗娇女、小十三智取盐巴’的故事。马五躺在青石上,眯着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耳中听着十三吐沫横飞的满嘴胡扯,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当马五醒来时,太阳刚刚落山,谷中燃起了篝火,众人围坐一团高声欢笑,烤肉的香味阵阵飘来。马五感到腹中饥饿难耐,便要起身向众人走去,哪知才迈出一步,便感到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酸痛,九妹很快就注意到马五醒来,赶紧跑上前来搀扶,娇声道:“哥,你好棒呀!咱们吃上盐了,大家都在夸你呢!”九妹见哥哥受众人夸奖,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马五在九妹的搀扶之下来到篝火旁,众人早已起身对马五报以雷鸣般得掌声,高声欢呼,好似迎接胜利归来的英雄一般。
待众人纷纷落座,三叔双手捧起一只烤的早已熟透的又肥又大的山鸡走到马五面前,高声说道:“小五子,好样的!真不愧是我老马家的汉子,智勇双全啊!这只鸡算是大伙儿犒劳你的,不够的话还有,今天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管够。”
众人在一旁纷纷称是,看着大伙儿那一双双诚挚的眼神,马五也没有多做推辞。马五的肚子早已饿的咕咕直叫,轻轻闻了闻着烤鸡的香味,心中不无感慨,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发现烤鸡居然能像今天这么香,这么可爱!
马五伸手掰下两只肥大的鸡腿,递给了一旁馋的口水直流的九妹。
九妹接过鸡腿后,一副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引得马五直想发笑,马五道:“先吃吧,再看就凉了!”
九妹摇了摇头,伸手把两个鸡腿又递到了马五嘴边,说道:“哥,这是大伙儿犒劳你的,我不能吃。”
马五微笑着怜道:“快吃吧!你吃和我吃,有什么分别吗?”
“可是……”
见九妹还要拒绝,马五不容置疑的说道:“别废话了,快吃吧,还有这么多呢,哥一人也吃不完,帮哥分担点儿!”
“好吧!”九妹见哥哥说的坚定,只好答应。
九妹举着两只肥大的鸡腿,双眼放光左瞧瞧,右看看,拿不定注意先吃哪个才好。九妹思量一番,终于下定了决心,先是在右手拿的鸡腿上大大的咬了一口,嚼了两下,又在左手拿的鸡腿上狠狠的啃了一口,就着样左一口、右一口的吃了起来,鼓鼓囊囊的小脸蛋上吃的满是油腻,可爱的样子逗得马五咧嘴直乐,劝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小心别噎着!”
九妹见哥哥发笑,赶忙把手中的鸡腿递到马五嘴边,非要马五也咬上一口才肯罢休。马五吃了口鸡腿,也把手中的鸡翅递给九妹,让九妹也尝尝鸡翅的味道。兄妹两人一副兄友妹恭、其乐融融的样子很是感人。
这是十三不知从哪跑了出来,站在场中有对众人又讲起了‘马五哥文斗娇女、小十三智取盐巴’的故事,此时十三讲起这个段子,已经不像白天那么生涩了,把这小小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情节曲折离奇、剧情跌宕起伏,配上他那滑稽的表演把众人逗得哈哈直乐。
不远处三叔和四叔坐在一起,笑呵呵的看着众人取乐。
四叔笑道:“以前还真没注意,小五这孩子还有这份本事,好孩子啊!”
三叔也点头赞道:“是啊,胆大心细,颇有急智,人才啊!跟着咱们沦落至此,可惜了!可是他为何以前总是沉默寡言呢?”
四叔惋惜道:“小五这孩子心思重的很呐,爹娘死的早,九妹是他从小一把手带大的,小小年纪又当爹又当娘,早成!小五对他妹妹疼爱异常,有什么好吃的先紧着她妹妹,你看看逃难的时候谁家不是先把闺女扔了,拿着闺女换粮吃?可小五这孩子就是不肯扔下他妹妹,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肯亏了他妹妹,看看人家这孩子,唉!”
三叔点头附和道:“是啊,九妹命好啊!虽然爹娘死的早,但有这么个哥哥看着、护着值了!”
四叔顿了顿道:“嗯,小五这孩子平时总不爱和旁人打交道,说的少做的多,谁家有事他都抢着干,谁家不是觉得亏欠这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别人不清楚我清楚,他那是怕他妹妹吃亏呀!他怕别人把他妹妹抢了去换粮吃。虽然嘴上不说,但这孩子比谁看得都清楚,都明白!”
三叔点头称是,过了会儿道:“咱们俩老了啦!今后马家的命运就全靠他了!”
马五吃罢晚饭,和众人说笑了几句,觉得异常的疲惫就早早的睡下了。
宋家提供的药材非常有效,不到两个月,众人的伤病大部分都已痊愈。在此期间,经过讨论众人一致同意在这个山谷过冬。
马五凭借多年房产商的经验,提出了山谷改造方案,赢得众人一致叫好。三叔就开始带着众人对山谷进行改造:深挖山洞、平整土地、开沟挖渠、清水存储、污水排放、伐木烧炭、采石烧灰……短短两个月山谷已经大变样,谷口险要处搭起了木栅栏充作寨墙;山谷四周高坡隐蔽处搭起了竹楼,充作观察哨所,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有人值班;山谷内又建起了几个窑洞,分别用来烧木炭、烧砖和烧石灰;马家在谷中安定下来之后经常拿着打来的猎物和谷中烧制的木炭、石灰到附近的村镇换取米面油盐,生活很快富裕起来。同是江北逃难来的流民听说后纷纷前来投靠,此时谷中已经汇聚了二百多人,那个山洞早已安置不下,可是随着冬天的到来,人数还有增加的趋势,于是按马五的要求在山坡上挖了一排窑洞来安置流民,若是后世有人来到这里,一定会把这当做陕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