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地产论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突然有辞职的想法。不是因为懦弱。逃避也是新的开始。这些年来,人未老,心已衰。感觉自己像一头迈不动的年轻老牛。
很想去偏远的山村,去原始的荒山野岭,去高山下的峡谷。去看看庄稼,看看草地,看看鹅卵石。很希望儿童的时光返回,在海边撬海蛎,坐在乱石头上钓鱼,回家喝着母亲煮的番薯粥。
人类的生活不断分化成两种状态,一种奔向鬼神,一种退化成动物。
我最彻底的理想就是自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周一上午,我跟大汉和玛莉又飞回北京。这次没有跟翁红联系上,她不知道我突然回了深圳。
尚总和李副总都已相继出院。大家忙着看望他们,这个来问候一声:“尚总,注意休息啊,忙得累倒了。噢,想起来了,我家有正宗的四川天麻,明天拿给你补补脑。”那个过去说一声:“李总,身体没事了吧?我说嘛,你一直很健康,人又善良,吉人自有天相。”
背后却都拿他们开玩笑,说他们俩简直是双胞胎,连生病都会有互相感应。
尚总找我谈话。他已消瘦许多,往日的满面红光已荡然无存。看来,他这病还不是假的。尚总语重心长地说:“吴总呀,这些天辛苦你了,又要照顾女友,又要支撑公司的繁琐事务。多亏你操心啊。”
我不知道他话中有没有话,心里紧张了起来。我说:“哪里啊,这都是我的责任嘛,应该地,应该的。”
尚总说:“我老了,以后公司就要靠你和李副总了。我跟李副总说了,让他以后多配合你的工作。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想到国外走一走,趁这把老骨头还走得动。”
我说:“谢谢尚总栽培。不过……”
“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尚总问。
我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也没啥大问题。尚总。我在深圳呆了好几年了,已经习惯于深圳的生活节奏。就像一只习惯了草原的狼,不回到草原,是睡不香的。我可能年底要回深圳。”
尚总吃惊地说:“你的前途远大,怎么会这么想呢?是不是嫌庙太小啊?还是觉得待遇太低?”
“那倒不是。”
“其实,我们在深圳搞股份改革的时候,你没有入股,现在北京公司也要让副经理以上的人持股,你可以参加呀,以后就是股东了。”
“再说吧。我没什么钱入股。穷人一个。”
“那就是觉得庙太小?”
“也不是啊。”
“放心,总部很快又要在北京加大投资力度了,准备再注册一家投资公司和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这些公司都挂在我们公司的名下。属于我们地子公司。过几年,你就是北京富豪集团的副总裁了。年轻有为啊!”
我对总裁、这类词的印象不太好。在互联网最热门时,随便弄个网站,拿出来的头衔都很吓人。你随便在深圳路边抓10个人来问,准会有5个人是总裁是总经理,剩下那个就是总监。
我只是平淡地说:“谢谢,谢谢。”
老实说,我也希望拿更多的薪水。但是,在富豪,实在不适合我。
尚总陷入沉思。他似乎在想:这小子看来是真的想回深圳了。敢于直接说出来了,说明他对总经理这个职务不在乎。而李副总又越来越神经兮兮的,行动诡秘,好像对我表里不一。业务也不精,也不是理想的接班人。而侃主任又是个夸夸其谈的混社会人物,不踏实,不能委以重任。
“公司缺少你这样的人才啊,都说社会上地人才多,看来。多数人死于平庸。”尚总感叹道
但尚总转而又想:反正过一两年。等这个楼盘彻底卖完后,公司也没有什么戏了。现在地皮越来越贵。建材不断涨价,宏观调控又起反作用,房地产不好做了。到时提出辞职,退了股,到国外去安心度过残年,还瞎操什么心啊。
其实,尚总虽然有钱,也活得很矛盾,他也一脸疲惫,一点都不舒服。
尚总更为不舒服的是,三天后,“新概念商业地产经济论坛”主办方邀请我和牛总参加,却没有邀请他参加。
也就是在这一次,我跟牛总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我终于知道,农民不可怕,就怕农民有文化。
我跟牛总分头飞往深圳,同一天达到。“新概念商业地产经济论坛”在五洲宾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南北的地产大亨、政府相关部门牛人和媒体精英云集,除了我和牛二春,还有任志强、潘石屹、王石等牛人,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和北京地地产企业决策层和部分社会活跃人士。
一两年不见,牛总除了耳朵不大,其他地方都胖得与猪八戒没什么两样,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像一个滚来滚去的南

在五洲宾馆门口,牛总眼睛朝着北方说,小吴啊,你是本次论坛最年轻、资历最短的发言人,知道为什么主办方指定你发言吗?
牛总很巧妙地用了一个“短”字,而不用“浅”,实在比语言学家还厉害。我确实不知道主办方为什么请我参加还要发言,也许又是子弹打到尿道口---太巧了吧。我想,像我这样的无名小卒,能与一大堆大师级的人物谈论地产经济问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牛总在背后策划。他想培养我。我说:“是您指使地吧?”
牛总看着我,摇摇头说:“不是。是因为你一个大胆而切入要害地观点引起主办方的注意,主办方《中国经营报》老总告诉我,你当时提出的“深圳地产相信谣言”的理论,被很多人忽略,但这观点很现实。深圳地产的迷信现象根深蒂固,你有空可以进一步深挖。特别是在商业地产这一块,人们更容易相信风水和运气,与经济关系密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其实,这不是什么高深观点。我也没有形成一完整的理论,基本上都来自民间的智慧。”
牛总说:“你别小看民间,很多问题老百姓一两句话就一针见血。而地产商的大套理论,多数是为了作秀。你要是不信,听听这几天论坛上地发言,保证老总们会很细腻地作秀,理论都会不错,但没有现实操作意义。就跟练武术一样,按正规的套路,是很难击倒对方地。只有化有招为无招,才有杀伤力。”
世界就是一个作秀的大舞台,不奇怪。我来参加论坛,除了想借机认识几个人。本来就没打算有什么收获。所以我只表示微笑。
牛总指着北边的人民大厦说,你的理论在这座大厦特别应验。我吃惊地问:“啊?你怎么这么了解深圳?”
牛总说,不要以为我对深圳陌生,你不一定比我熟悉,我前几年经常来深圳。
牛总说地地产迷信理论在人民大厦应验。有个鲜为人知地秘密。深圳高楼多,为了互相辟邪、互相在气势上抑制对方,许多高楼都把边角建成锋利的刀尖形,以冲杀对方地旺气。人民大厦建得早,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旁边几座高楼都是后来建的,全都设计上了锋利的墙刀,以艺术地形式暗藏魔鬼。站在人民大厦看旁边的高楼,确实有点不舒服。此后。人民大厦便被认为不吉利,又加上几年后外墙暗淡,租户减少,迷信便成为了真理。
每个参加论坛的人,都有自己的目地。媒体的老总想培养几个大客户,王石想展示自己。潘石屹想增强媒体形象。牛二春想做大商业地产,一大群普通地产商人想增长见识。
论坛上。老总们比各个国家的领导还会作秀,每个人都西装革履,冷静而优雅,想为人师表却又装出一副谦虚的模样。有的人谈如何建设经济适用房,有地人谈如何配合政府推出廉租房,有的人大谈居者有其屋。
事先,我报给论坛主办方的论题是:《商业地产:玩的是心跳》,在论坛上正式发言后,我临时讲了另一个话题:《商业地产:玩的就是忽悠》。我故意指出了目前操作商业地产的忽悠风气,把那些盲目玩MALL,玩概念,玩资本操纵手段,目的是为了上市圈钱,却没有按商业游戏规则出牌的玩法,痛斥了一番。
场下突然议论纷纷,都在问这小子从哪里冒出来的,有什么来头。会后,有人还问我是不是中央有人。
没想到这次玩论坛,也把一些大亨玩了一次。
之所以敢玩大亨们,是因为有心离开这个行业。我是个叛逆地人,喜欢自我解剖,喜欢不断地挑选生存方式,喜欢为自由而放弃一切。无欲则刚。
论坛进行到第三天下午,包括牛总在内的二十多家南北地产大亨密谋,签下了《控制地产风险联盟协议》。这次没有让任何媒体参加,目的是对付目前各城市合作建房的举措和不买房运动。协议规定,在十年内,各企业开发的地产,只能涨价,不能跌价。
论坛结束后的第二天,牛总在深圳请我吃饭。这个身价15亿地大亨,只点了四个分别是15元、25元、3元和45元地菜,也不喝酒,一个劲地叫我吃。浪费了,他会很不开心,剩菜还叫我吃继续,不让倒掉。
我问他:“挣钱到了一定程度,是出于什么目的?”
他想了想说:“其实没有任何目地,就像一个车轮在高速公路上滚动,已经停不下来了,只好继续往前滚。”
看来,有些人挣钱的目的,是因为没有目的。
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