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售楼黑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
我写了一个“静”字。让他们别叫嚷,别在外面讨论,事情还没水落石出,要静观其变,凡事皆有变数,不可急躁。能沉默到最后的,往往才是赢家。
接下来的日子,尚总一手抓梅林住宅区,一手抓股份制改革。他先带头入股了80万元,他说这钱是他卖掉北京一套房子筹集的。财务部、材料部、总经理办公室、销售部和物业部的正副经理都蠢蠢欲动,不久先后有人交钱入股。
一切似乎顺其自然。
大汉不想回北京,由我跟尚总说情,暂时借用到深圳公司,没有正式调动,其工资还由北京公司支付。望月因叶子的突然辞职,终于正式调回深圳。
人生充满变数。
叶子为何会神秘地辞职,而且辞职后像人间蒸发,成了一个谜。
我们的住宅小区在梅林关外3公里处,依山傍水。我突然想起理查德•克莱德曼把古典和现代融会贯通、把高雅和流行糅合的思想,提出在靠山的弧形地带建别墅、中间建豪宅、靠外面路边建普通住宅的策划方案,尚总和牛总都表示赞同。
尚总决定把住宅区命名为盈水山庄。牛总也没意见。
咋一看,这名字还不错,符合地理特点,也有点文雅。但他忽略了一点,深圳人很怪,特别迷信,无厘头地迷信,总喜欢找一些小问题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话,我担心“盈水”和“y水”同音,很怕出问题。
这种事,在深圳已出现过多次。
当年,有家地产公司开发莲花山脚下的中银花园,地理位置本来是一流的,但却被说那个地方曾经是刑场,结果关于很多鬼的故事,都被套进中银花园,使得中银房价大跌。
黄田机场生意萧条,也是因“黄田”与“黄泉”近音,很多人怕走黄泉路,宁愿乘火车或大巴。最后机场不得不改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在深圳,你把谬误说是真理,只要说了十遍,没准哪天就变成真理;你把真理说成谬误,说了十遍,没准哪天就变成谬误。都是新潮年轻人,传播故事就像香港的无厘头电影,没逻辑可言。
果然,我们第一期广告一打出来,马上有人传播笑话了,说“y水”山庄谁敢买啊,住进去后,老婆肯定变坏,良家妇女也会变淫妇。
这时如果马上改名,还来得及,但尚总就是不听我的意见。他说他就不信这个邪。其实我有时也不信这个邪,但科学经常要回避世俗,没办法,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不受非理性的东西影响。
刚建到第四层,集团就派杨部长来考察。我知道,杨部长仍然是来者不善。当时在北京时,她就专门去查过账。这本不是她的工作职责,很可能是借考察这个名来暗查。
我问她,这次来考察什么,她笑而不答。她说上次在北京查账的事,结果已经查出来了,但牛总压着,不让公开。
很多事情变得神神秘秘。地产公司的神秘,并非只在地产上。
盈水山庄一封顶,我们就开盘了。在房子的面积上,尚总动了一点心思。每套房子的面积多写了0.方米不等。为此,公司送了三套房子的首期给人家“配合工作”。
如果按平均每户缩水0.6平方米计算,1000户总共就缩水600平方米,按市场价,我们公司就能多弄到240万元。这还是非常保守的做法。有的发展商的胃口就不是在0.方米了,而是0.方米之间。
一般房子的面积缩水一平方米以内,业主都看不出来。就算个别业主想较真,想重新测量,也得找法院指定的测量机构,也就是我们发展商指定的国土部门所指定的测量机构。而测量机构给我们搞定了,最后,谁要是不服,只有自己白白花了精力和时间,还得浪费诉讼费。
大多数楼盘一封顶就销售,以前有的房子一动工就销售。在未入住前,房子的真实面积对业主来说,绝对是个未知数。这也就给我们发展商创造了发财的机会,这其实在行内已成公开的“秘密”。
打面积的主意,还有其他方法和技巧。这个楼盘,尚总在公布面积的时候,就找过我和大汉、望月、销售部经理、策划部经理商量秘密。
尚总告诉策划部经理和销售部经理,在对外宣传和接到客户的时候,要先夸大建筑面积,然后再“按套内面积计价”。具体做法是,利用格式合同中某些不太严谨的“漏洞”,在销售过程中以建筑面积作宣传,销售作价时故意“胀大”房子的建筑面积,以便压低“单价”吸引买家,而到签定合同时,又以“套内面积作价”,提高单价。到办房产证实测面积时,建筑面积出现大误差,便对大“缩水”的“建筑面积”“按合同约定”,按规定,不必赔偿业主损失。

尚总还交代他们,对大户型要故意“先缩小再膨胀”。对一些大面积户型,在销售时故意将面积说小一些,降低整套价格吸引买家。等到实测时,再把面积还原。当然,这个面积差额必须巧妙地控制在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3%误差内。一套25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买家到最后就得多掏六七平方米的钱,是个不小的数目。既然签合同了,百分之百的买家都会掏这笔钱。
有一个绝对,我们做得很巧妙,几乎所有的买家都忽略了:楼盘宣传资料上,每个户型都列有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销售人员以均价“每平方米多少元起”作宣传,吸引买家,内部认购时签的认购书也列明了每套房子的建筑面积和总价。但到签合同的时候,售楼员就告诉“准业主”说,所有房子一律“按套计价”,以合同价格为每套的最终价格,不管日后实测面积有没有出入,发展商不退不赔也不会要求业主多交钱。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避免日后面积纠纷麻烦的约定,实质上注定发展商赢的一场赌博。因为一方在明处,一方在暗处。
其实,更巧妙的是,我们发展商可以在“公摊面积”上做文章。就是按“建筑面积作价”的房子,在面积上能做的文章也不少。通常商品房面积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套内面积”,二是“公摊面积”。“套内面积”因为是实实在在有眼见为证,国家的相关规定也较为严格,个别业主如果想较真,请专业人员一测量就清楚,做假有露馅的可能。而“公摊面积”却因为计算方法复杂,业主们又难以自己复核,成为我们发展商致富的简便门路。
在“公摊面积”上也有一种隐蔽的玩法,这种玩法只有非常专业的人才会懂,几乎百分之百的业主都查不出来。这次我们公司就在这方面动了脑筋。
楼盘正式推出时,尚总就指示,增加公共建筑的内容,将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储油水池、储仓、车库,及地下人防干、支线等建筑构件或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等都列入公摊面积之内。工程师把这些面积测量好,计算了进去后,尚总又突然说:“且慢,还有几个层高在2.2米以内的技术层、夹层、地下室、半地下室、深基础地下架空层,把这些面积也都列入公摊面积之内。”
我暗暗摇头:真狠。这一招忽悠小业主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话说回来,所有的计谋归根在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开盘的前几天,我们的广告铺天盖地,策划得有些影响。但越有影响,谣言就越盛行。
开盘那天,尚总规定每位员工要拉五个家属、亲友来做“房托”,没完成者,扣工资。我们一下子聚合了300多个房托。所以场面颇为壮观。
第二天,媒体报道《盈水山庄开盘当日300多人蜂拥抢购》,但事实上只有12个人不是房托。媒体报道100多人当天交定金,但事实上那些人只有3人不是我们安排的人。
有钱可以操纵某些新闻,有钱可以操纵人群。但有钱能否改变迷信呢?
中银花园的发展商够有钱了,依然改变不了被迷信的影响。我的担心并非多余。开盘的实际情况已表明这个名字对房子的销售很不利。
尚总马上打价格战,降价促销。原定每平方米4200元,突然降为每平方米3900元。
马克思说,只要利润够大,杀人的生意也会有人前赴后继。确实,价格低了,炒楼的人就来了。一下子真正抢购了。
但这种方式,不是正常的经营行为。利润小到不符合情理的时候,企业肯定不是发烧就是感冒了。或者是神经线接到了宽带。
杨部长考察后,依然默默地回去,牛总特别深沉,仍然不动声色。牛总这个葫芦特别深,想摸他的底,比摸莱温斯基的还难,没有克林顿出手是不容易的。
我怀疑牛总已经知道尚总的操作方法,但我不知道他的想法,所以不便多嘴。只好眼睁睁看着他耍猴子把戏。
再说,我的中庸思想依然存在,也不知道是否能明哲保身。
日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一页一页撕开。大部分日子被撕得没有痕迹,直到有一天,那一页日子让我吃惊。
这一天,我的警察朋友大圈仔突然向我透露一个消息,他说神秘兮兮地说:“我知道叶子的去向。”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叶子的去向?叶子为什么要玩失踪?这世界,是个无穷大的葫芦。
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