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黑色幼儿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利当时的工资不足四十元。时值**年,那时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城里还实行铁饭碗制度,单位人口流动性弱,为农村人提供的工作机会太少。因此叶利的工资在村里就显得很高,一时间很多人都看上了这份工作。为了得到这份工作村里的人开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来是秘密的事情却全村人都知道的莫过于第二年的幼儿班老师樊会的谋职手段。
寒假的时候樊会家杀过年猪,按照习俗杀过年猪要请周围的邻居吃饭,以示对邻居们平日帮助的感谢。樊会家杀猪,不仅请了邻居,也请了林成喜。饭后樊会的父亲请林成喜去看他喂的牛。两个人在牛圈屋商量了一件大事。对于此事,据后来知情人说,也许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对于他们的下一代的连姻的问题。不仅如此,还有对于他们家的攀会去教书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回答。
次年春季开学时,叶利接到林成喜的通知说不用去幼儿班上课了。孩子们去学校报道时看到是樊会,知道此女极凶,对她的侄女都是非打即骂,因此孩子们都不愿意去上幼儿班。作为家长们不能要求学校换老师,但也知道孩子不能不读书,于是只能哄孩子去上学。家长们纷纷告诉孩子去上学的话就有糖吃。90年的山村虽然不缺吃,但对于糖每个孩子都还是有几分向往。家里一个月的收入才多少,一分钱就可以买到糖,但谁家的孩子又在经常吃糖呢?
心里有糖的诱惑,孩子们还是高高兴兴地去了幼儿班。樊会教孩子们背儿歌,她教很长的儿歌,孩子们在课堂上背不住,没有一个逃过了樊会的毒打。玉凤和小刚天天盼望着下雨,那样就有了樊会允许的理由可以不去上课,但功课落下太多又会挨打,玉凤和小刚有时下雨也会去上学。
村里的幼儿班几乎没有玩具,但孩子们会很有创意地自己寻找玩具。幼儿班的桌子和板凳都是长的,那种一条板凳可以坐六七个人的那种。玉凤和小朋友们把板凳翻过来横放在桌子上,中间叫上两个小朋友坐在桌子上,就有了跷跷板了。樊会是不允许孩子们这样做的,说是这样会把板凳弄坏。其实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应该支持,毕竟这种跷跷板太危险,一旦小朋友们没有坐好,从半米高的桌子上摔下来就是四个小朋友受伤。
玉凤放学回家常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么背着个背兜打猪草,要么就在家中扫地网蜘蛛挖虫子喂鸡。农历四五月开始收割小春的农作物,小麦胡豆陆续收割回家。放学回家后玉凤就帮着收。家家户户都种很多,傍晚时相隔不远的晒坝陆续出现夜收的主人。大家一边收一边闲谈。眼看天越来越黑,自家的也快要收完了,而三爸林云一个人收好像还有很多,玉凤小跑到林云的晒坝帮林云收胡豆。玉凤的帮忙让林云在天黑之前收完了。林云从荷包里摸出三角钱拿给玉凤,“辛苦了,拿去买瓶可乐喝。”玉凤犹豫的不知道该不该要,妈妈说过不能随便收别人的东西,可是三爸应该不算别人,再说自己是劳动后三爸才给的钱,况且可乐是什么味道真的没有尝过。玉凤还是接过三爸给的钱,回家时给叶利讲了,叶利也没有反对玉凤自己决定如何花这三角钱。第二天上学时玉凤拿着三角钱去商店买可乐,店主说玉凤的钱不够,玉凤就让店主记账说是妈妈赶集的时候来补上。玉凤好奇地尝了一口可乐,原来可乐并不好喝,看来三爸应该也没有喝过,那么爸爸妈妈也没有喝过了,拿回去也让爸爸妈妈尝尝。玉凤小心翼翼地抱着装有可乐的玻璃瓶回到家,给叶利讲了买可乐欠钱的事情。

林家大家庭现在就玉凤一个小孩子,虽然是个女儿但林江的兄弟姐妹们都还是很喜欢玉凤,尤其是林萍。那时林萍才结婚还没有生孩子,每次回到山村娘家总要逗玉凤,让玉凤叫她爸爸。玉凤每次就和林萍讲条件,要叫爸爸可以,但是要给我买铅笔我写字。林萍那时虽然并不富裕,但偶尔给玉凤买支铅笔还是没有问题。于是两人的协议就答成了,只有林萍一人的时候玉凤叫她爸爸,林萍去商店时要给玉凤买铅笔。这个协议既让林萍满足了做父母的骄傲,也让玉凤得到了想到的东西。
叶利娘家的一个妹妹嫁到离山村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叶利家。那个姨妈每次来的时候都会给玉凤带些馒头白糕之类的食物。姨妈来了几次后,玉凤就向姨妈建议可不可以不要买馒头换成买笔呀?后一次姨妈来果然给玉凤买了铅笔,但此后再也没有来过。
叶利不去学校,为了照顾玉凤上下学,叶利嘱咐邻家的樊平照顾玉凤上下学,下雨天背一下,别让玉凤放学后在路上贪玩。深秋来临的时候经常下雨,已经五岁的小刚这时候也会知道怎样照顾玉凤这个妹妹。那天下着雨,樊平以为玉凤不会去上学就自己先走了,小刚就和玉凤两人一起上学。小刚走在前边。把路上的稀泥往路的两边踹开,这样走在后面的玉凤就不会滑倒了。路过一个院子时,玉凤要走前边说是怕狗,结果在同一个地方摔了两跤。那天上学,小刚数了一下,玉凤从家里走到学校,玉凤共摔了十跤,但玉凤一次都没哭。小刚就这样踹着稀泥让玉凤走,一直踹到玉凤小学毕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