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难忘副刊老编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在读大学时开始给《厦门日报》的副刊投稿,转眼已经愉快地“投入”了30个年头。白驹过隙,春去秋来,当又一轮中秋明月在天鹅绒般的夜幕上冉冉升起,我触摸着往昔泛黄的报样,不禁情思绵绵,刹那间,往事故旧披着银辉踏着月色竞相涌来……
最早大概是给杨恩溥编辑的“书林”副刊写书讯,其中《厦大出版社的第一本书》介绍了我的老所长陈碧笙教授的《台湾府志》,至今不乏档案价值。我发在“书林”的文章虽短,但杨老总要寄上样报一份,个中夹有剪报两张,便函一封,每每如此。旧事重温,那函上深蓝色的钢笔字,即刻就影影绰绰浮现在脑海宁馨的远处。杨老谢世前的最后一文发表在《厦门日报》的内部通讯上,里面有支持我与他人争鸣中的某个观点,足见老人刚直不阿的个性,我事后多月偶然读到该文时,老人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不禁潸然泪下!
最有意义的应该是给《海燕》副刊洪泓编辑写的小说《“邻门”同乡》,发表在1985年6月26日的第6版上,写的是一位厦门人和一位金门人在海外某国际机场邂逅的故事。我借小说人物之口,发出了把金门的军事碉堡改良成旅游设施的建议,提出建设“厦门金门经济联合实验区”的设想。月前有报道说“军改旅”在金门已经有了实例,而90年代初有人“最先”提出“厦金经济区”的大胆设想曾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可再早也早不过我在《厦门日报》的白纸黑字。
发表最快的要属一篇纪念我的老师和邻居黄国雄教授的文章。黄是一位单身在厦大的老台胞,敬业得近乎固执,名副其实的劳模,体壮如牛,却突发脑溢血而亡!他就住在我的楼上,仅隔一层楼板,于是我写了散文悼念一下,回顾了他坎坷的人生。文章是给了时任《海燕》编辑的散文家陈慧瑛女士,当我收到她的复信时,文章已经同时出现在《厦门日报》的《海燕》副刊的头条了。
最够意思的是老编辑王松荣先生。1997年7月初,我的父母亲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写出了6000字的长文,怀念他们在台北逝世的老同学姚一苇先生,并郑重其事地交给我,说是很希望能及时在《厦门日报》发表。我知道这么长的文章,编辑是很为难的,但还是硬着头皮拜托王编辑。结果王编辑勉为其难,愣是在几天之内就编发上报,刊登在该月20日的“海燕”副刊上,占了几乎整整一版。此文引起了台湾文化界的关注,并被收入分量很重的《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纪念文集》一书中。
信件来往最多的是王者诚编辑,小小的信封上横溢着他老兄粗壮的毛笔字,一如老海燕丰盈的羽毛,现在我还保存数封,作为书信时代展翅翩飞的纪念……
最有成就感的当是新世纪之处参加副刊部“天天专刊•文化”版举行的作者座谈会,我大谈儿时的水浒人物刻纸,当谈话变成文章发表时,文章所介绍的老刻纸艺术家周昌桔先生在尘封数十年后也被“挖掘”了出来,图文并茂整整一个大版面啊!随后周师傅成为世贸商城闽南绝活表演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交往最长的是许祖泽编辑。1986年我出访美国归来,给“周末”副刊写了《芝加哥游记》,从此一发不可收,与许编辑频繁交流长达16年。我发现老许认真的工作态度常常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为了版面在视觉上有所突破,他往往要划上好几个版式反复比较,有一种“版不惊人死不休”的倔强。他先后编辑了《星期天》、《周末》、《文化娱乐》、《影视歌坛》和《时尚》等副刊,从不随意套用任何自己已有的版式。为了捕捉内容的新奇与文采,编出特色与个性,他更是不分昼夜不遗余力:记得在90年代初,厦门举办了一次“国际友城艺术节”,老许请我用英语直接采访美国巴尔的摩的黑人女歌唱家。当时,厦大到湖滨影剧院的交通还很不方便,老许张罗采访证,探听演员走台的时间,还硬是让总编同意用报社惟一的面包车接送我和画家吴伟程,使我的专访和伟程惟妙惟肖的速写一同及时赶了出来。许编辑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后来我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化成了散文《我当了半天的记者》,发表在《生活•创造》杂志上。
1990年前后,《厦门日报》开出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八小时之外”,每周半版,由一个叫“乔伍”的编辑负责。版面虽小,但编辑却在这“三分地上”精心耕耘,开辟了“五味瓶”、“谈天说地”等好几个小栏目,稿件字数都控制在800字甚至500字以内,我写了《街头的果树》、《久违了,洪湖水》、《妙语不在其多》等一系列短章,因此与乔编辑书信不断,交流对写作的看法。两年里乔编辑极大地激发了我把文章写短写精的追求,我感觉到他是一位很稳重且文字考究的“老编”。但不久乔伍突然消失了,令我若有所失,一打听,才知道他突然病逝,后来我才知道他名叫练宜嘉,竟是我一个文友的弟弟,比我还小好几岁呢。尽管我们从未谋面,但我时常回味着这位熟悉的陌生人,感慨系之,于是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叫《乔伍》的纪念散文,怀想这位像流星一样闪亮划过星空的编辑才俊。
现在《厦门日报》有了崭新的《城市副刊》,以前所未有的版面和密度编发生活随笔,让人们尽情地享受都市文明的情趣,我也不时徜徉其间,乐在其中。“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我仿佛发现这个副刊在版式上还流转着当年老编辑们不甘平庸的风格,还扑闪着“八小时之外”精短的追求,还浮动着“书林”袭人的暗香和《鹭岛周末》一阵又一阵拂面的海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