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赤壁之战(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得几日,平素每日放舟江面的渔夫将刘备的信函转交到柴桑馆驿的门侍手中,并言明此乃江东客人诸葛孔明家中信函,务必要其亲手转交给诸葛亮其人。因为一名渔夫,根本无法接触到身处馆驿之中的诸葛亮,自当无法亲手转呈。不过其渔夫的黝黑面庞,时刻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想必这趟比较轻松的差事收获颇丰,见门侍点头答应,这才兴高采烈的转身回家汇报喜讯。
一面看着信件,一面想着信函内主公刘备眼前面对的困境,诸葛亮满心充满悲愤,由于自己身处江东,原水解不了近渴,鞭长莫及下,就算自己能想出制宜曹军的对策,可这使人传信一去一回中,耽误的时辰实在太长,寻思是不是该找寻个什么借口先回归江夏,亲眼去瞧瞧那曹操大军究竟在故弄着什么样的玄虚。毕竟仅凭主公心中所说,虽能感受到主公被曹军强压之下的迫切心情,可是很多事情必须要亲眼亲耳感受,才不会在排兵布阵出谋划策中遗留下疏漏,避免对自军造成不必要或过大的伤亡,使得自军陷入万难陷阱当中。
雷厉风行一般是带兵之将才具备的果断作风,不过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深具此点。定下注意之后,返回江夏已成定局,不过计将安出?现在也正是两方结盟最为关键的时刻,虽然前几日在水军大都督盛宴之上听得江东将领一致请战的决心,可至今还未收到江东之主孙权的传召,想必此人还在谋措着最为妥善的应对之法。不过诸葛亮对结盟一事,信心十足,如不是因刘备书信带来的不安,同整个江东君臣耗下去时光的心情应该是很愉悦的。
‘急!’是现在诸葛亮脑海之中出现最多的字。
一向自诩智计百出的诸葛亮也被这犹如洪水猛兽猛然袭来的曹军变动而弄得焦头烂额,必须得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又能使得结盟之事顺利进行,还得让自己尽快能脱身回到江夏解决那里出现的可以使自军士气皆溃的燃眉之急。
‘难!’是另一个也冒出频繁的字眼。
再难也得知难而前。
“孔明!孔明在否?”仍是单身还未成亲的鲁肃刚好又施施然的前来馆驿寻找好友,爽朗的声音老远就传进诸葛亮的耳中,可现在的孔明先生那还有闲心顾及好友到访,正一头扎进不断提笔书写的几个大字之中无法自拔。
走进身前的鲁肃将目光聚集在竹简之上,写得最多,也是写得最为工整的几个狼嚎大字映在鲁肃眼帘,而此时好友的脸上愁眉不展,显示出万分的焦虑。鲁肃不由急急问来:“孔明!这是何意?难道有怪罪吾主滞留先生之意乎?”
见平生好友不耻下问,诸葛亮谦谦一礼回道:“子敬!亮实因江夏局势变恶而担虑。今早得吾主皇叔派人送来急信,信中谈道曹操大军已兵进三江口下寨,正没日没夜的进行水军操练,目的明确。这些其实当日大都督都已曾提及,想必子敬也知之甚细,不过心中提到一点最近发生的变化,那既是曹操大军不知由何人出策,让本不适应江南水战的北方兵士能平稳站立船面进行操练,这对提高曹操大军演练水军阵型等的时间大有助益。子敬长居江侧,自知那江水滚滚十分不利于行人兵士站立,可据吾主传来讯息所诉,对面曹军兵士人人均能在水面船舱之上行动自然,十分便利,而且不因江水的流动而影响到兵士的对战练习。形势严峻啊!”
一席话,说的鲁肃也汗毛竖起,鲁肃当然明白这滔滔不绝的江水所带给行舟江中之人的诸多不便,一听下曹军居然能改善这种老天爷有史以来就留给世人的风险,不禁连吸冷气,急忙问道:“那孔明可知曹军是如何达成这控制水流湍急之法乎?”
诸葛亮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了当的一口说明:“铁索贯穿!”
鲁肃一时没有想明,满脑子的疑惑,再问:“何谓铁索贯穿?”
“就是曹军在其大营之内日夜不停的赶制环形铁索,将这些铁制圆索牢牢固定在每艘战船之上,使其连成一线或一排,构建成一个庞然大物的巨型船阵,而此时那江水带给船只的冲击相对就减少到最小,使得曹军士兵在甲板之上的行动犹如平地,大大减少不善水面作战的弊因。如果亮猜想不错,等曹军水军一成,这些超级巨船还将驶出三江口岸,于吾军或贵主水军决战于江面,那时,怕没有一支水军是其横冲直撞的战船对手。子敬!这何其凶险啊!!”诸葛亮细致的对好友解说因果,也充分将自己心中的震撼传染给身边这位又不属于同一主公的至交。
“不行!吾要先行回去一下。”说完,鲁肃急忙起身,诸葛亮自然知道鲁肃离去之后将会如何,所以也没有出言阻止,何况这也是其自己内心道明此事来龙去脉的本意。
江东大都督府。
果如诸葛亮所料想一样,鲁肃离去后径直来到周瑜府上,将之前由诸葛亮口中所听得的重大军情急急禀告给了掌管整个江东水军的好友周瑜。听得周瑜也是大皱眉头,半响没有出声。
“不行!子敬,快快随同吾一起面见主公!结盟一事不可再晚。”周瑜沉思甚久,终于想透曹操制造出来的这种连锁战船的巨大威慑力及所能带给自己江东士卒、贵胄的震撼,不等鲁肃应答,早已一把拽住鲁肃,两人急忙又赶赴柴桑主殿。

连锁反应。
获得两位股肱之臣紧急禀报求见的讯息,孙权立即召集所有江东重臣,齐齐相商国事于大殿。当这群君臣闻知变故,个个吓得面容失色,呆若木鸡,每个人脑海之中都在不停的幻想着那如周瑜所形容的庞大战船到底是何种样式,醒悟最快的还当属几位军中将领,这些人都习水战,自然知道水战之时所需和所必具备的要素要点,因此在第一次听闻用铁索连接战船,惧闻下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回醒,并相视一眼齐步上前站至周瑜身后想高居高位的主公孙权禀道:“主公!战吧!诚如大都督所言,只要待曹操一切准备妥当,吾军必当紧随刘备之后,受到来自上游获得新胜的曹操大军大举进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两家结盟共抗曹军。”
“对!两家结盟,共抗曹军!”
“……”
大殿上不断回响起激扬通透的请战之声。
百官之首,一头鹤发盘髻着的张昭睁开带有精光的双眸,威严四射的怒瞪着叫声最响的大将周泰等人说道:“战,战,战,尔等就知道每天请战,可尔等可曾想过,吾军可有一战之力否?”
不知那冒出的亢奋精力使得张昭越说越激动起来,甚至走到周泰等人面前一一指着几人之头怒责道:“那尔等告诉老夫,吾江东现今人口多少?兵力多少?每月收益多少?每月将士们消耗多少?这一战打下来需要耗费多少国库、粮秣、金钱以及将士们的性命?别一个个整天就知道用身体内那一腔的热血蒙蔽了自己的眼睛,睁大尔等的眼睛吧,先看清自己的实力,到底有没有同曹操大军一战之力后再请战,成吗?”
面对三朝元老,周泰等人虽然不知如何辩驳,但身为武将,那有眼见敌军来袭却缩手缩脚不敢轻捋虎须的道理,憋得脸红脖子粗却又不敢公然冒犯这位德高望重的江东元老,只得喏诺闪烁其词的嘀咕:“那不战,难道不就等于等死……”后面的话被张昭目注过来的森森眼光给硬逼下腹内,幸好主战派还有水军大都督周瑜撑腰,见得周瑜一脸和气着的浅笑,慢慢来到正怒目含威的张昭身畔对其禀道:“老大人!想必之前大人所问,瑜当可代幼平将军作答如何?”
张昭没好气的看过周瑜一眼,冷冰冰的说道:“不用!”
其实当初之所以提出这几个问题,不过是想凭借这几个粗显的常识让这干热血上头的将军们冷静冷静,可没想过要依靠这样的问题难为住这江东出了名的才智统帅水军大都督周瑜,当然也就用不着让周瑜出面来替周泰等人作答。
“那既如此,不知道老大人可否听瑜一番解说?如瑜所说失实,不用老大人责骂,瑜当自动将大都督一职交还于主公,因为瑜没有进到应进的本分!”周瑜正色,言辞也趋向刚毅起来。
张昭冷哼一声,却没有阻止这位天纵之姿才华横溢的大都督发表谏言。而一直冷眼看着殿下群臣之间由分歧而引发出争执的孙权,这一刻更没有制止之意。
周瑜现实美目环视了在场的江东群豪一眼,即开始了独到见解的讲解:“曹操势大,乃天下众所周知不争之事实。其人野心,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开来,就可轻易看出欲禁锢当今皇上,使其成为傀儡,假天子之手书,东征西讨、南平北伐,试问各地忠于大汉之忠臣,谁愿见得一野心昭彰谋朝篡位的居心叵测之人一手遮天,让吾大汉天下处于连年征战不休,子民于水火不容之中。今吾江东在英主老中青三代的不懈努力之下,才打出了这一块属于吾,属于吾千千万万江东子民的基业。江东不缺乏具有热血的男儿,也不缺少忠君为主的仁义之士,那为何偏偏要惧于那狼子野心的轻启刀兵的国贼曹操呢?是因为那带领着的五十万强兵?还是那已经占据的江北诸地?更或是由于吾等自己内心的胆小、畏怯,还是甘愿作一个卖主求荣之徒?行那败行失德的小人作风,致祖宗家法于不顾,致自己颜面于无存而苟活天地间。”
顿了一顿,周瑜用眼再度扫视一圈接着道:“缺兵,少粮,这都不过是行军作战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点之一,但必须要紧记,要牢记,吾等是战士,是为主为荣誉而战的斗士,血可以流,命可以弃,但千万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兵员紧缺,可以紧急征募,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的江东儿郎,是绝不会坐视自己的家园被那些恶意欺凌的屠夫轻易占据。粮秣少,那就缩衣减食,只要不饿着肚子,相信吾等士兵都能挺住、捱住、扛住。曹军虽然势大,但也不是无懈可击,只要吾等团结一心,没有任何难关可以难住吾等。更何况吾军还可以结盟,在曹军对岸,刘备大军严阵以待,他们兵力更在吾军之下,那他们又如何不惧曹操大军呢?瑜可以告诉一点,那就是上下齐心,其利断金!相信只要两方结盟,刘备军断然不会看着吾军缺衣少粮,据吾事前了解,刘备军少,但江夏、长沙乃物产丰腴之地,存粮颇丰,如主公答应结盟一事,刘备实难坐视不理。解决掉衣食难题,吾军还有何惧怕之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