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话 送礼是门学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阴荏苒,时近元宵。汉王这日清晨冒然下聘,说晚上在王宫大宴朝臣,有喜讯宣布。因年末除夕尾牙正值关老爷七七四十九天,幕府的春节过得相当低调,今忽传王诏,羽倍感意外。
“搞毛呢?”羽大清早爬起来接了王诏,又郁闷又纳闷,“汉王举办宴会都这么赶吗?”他问一旁侍立的官勇。
勇道:“不是的,通常这类大型宴会一个月前就该下聘了。”
“出啥状况了?……”羽敛眉道。
“呵呵,您去了不就知道了。”勇憨憨笑道,“您看准备什么礼物好呢?需要我去张罗的,您言语。”
“是呢,”羽猛一拍桌案叫道,“还得准备礼物!丫的,送什么好呢……”
羽避席下阶,踱步书房,暗忖道:“送人礼物,除钱财之外,莫过于投其所好,那么……刘备喜欢什么玩意儿呢?平日里很少看他摸书的……”思量一番,羽问勇道:“你能不能在宴会之前帮我找来一匹漂亮的马,一柄古雅别致的琴,还有一套华美鲜艳的衣服?”
勇道:“行,我这就淘换去……”他走两步又回头来问,“那这帐钱……您是想跟店家赊呢,还是付现?”
“哦,对了,”羽方才醒悟,“你等着,我拿银子给你。”
勇又道:“主公,要不这样……那太学府若没有什么要紧事儿,今儿您就别去了。这礼物怕得您自己挑,我乡下来的粗人一个,也没那眼力和见识。您想买什么,我负责引路就是。”
羽眼珠子一咕噜,拍手叫道“成!”便匆匆用过早膳,与官勇赶马往城东的养蚕基地来。
天府有八成的精良蚕丝都在那里生产批发,基地占地2000亩,中心炼蚕地带严禁闲杂人等出没,控制养蚕环境,保证蚕丝质量。往外一圈隔离带,遍栽灌木荆棘,严控声噪污染,只留一个交通岗哨,一个防火通道。再往外,却是旺铺星罗,地摊密布,摩肩击毂,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里是西蜀最大的纺织业产品(主营蜀锦、蜀绣等丝绢类)批发交流市场,云集南北商贾,荟萃东西裁缝。官勇将要介绍给羽的就是那里一家闻名遐迩的裁缝铺子,据说业主柴掌柜的手艺精湛,每一套出手的时装都匠心独运,但他轻易不拿真本事给人量身设计,连他们的老主顾汉王刘备至今也只得了他为王室特制的三套作品。
天色尚早,穿过交易市场竟需寻隙,好容易径至“嫘祖居”,羽抬眼一看,果然门面装潢,非比寻常。雕梁画栋,精镂纱窗玲珑上清自不必说,内壁上居然还悬挂着貂禅为吕布精制的鸳鸯绣帕。
“柴掌柜在不?”勇向迎过来的导购员问道。
“哦,不好意思,我们掌柜的今儿天刚亮就让军师将军府差人来请了去,未知何事。您哪儿,要不要留个字帖?待掌柜的回来我递给他。”导购说道。
羽正东张西望看那满壁满柜的华丽服冕,一听导购所言,不禁眉头一蹙,暗忖道:“军师将军……诸葛亮?尻,你爷爷的……”无奈,想买现成的时装,又不甘心礼物低人一等。于是撤身出来,又让官勇领着望城东的虾蟆陵来,据说那里有全益州最气派的管弦类乐器商行。
未见商行,却隐隐听得轻柔音乐,勇说正是商行里的动静,羽听得器乐之声飘渺不定,若即若离,茫茫然丝丝细语,催人入睡。径至商行,果然气派不俗,一纵三间大厦,富丽堂皇。正当中主楼高出一头,在街上远远就能抬头望见二楼有奏乐平台,九人乐队正演《枯鱼过河泣》。羽下马拾阶,但见雕棂垂银帘,檐角挂风铃。外厢犹可,入内惊人,羽掀开银帘叮呤呤一脚跨入槛去,抬头却见售琴大厅的天花板上尽是管弦悬吊,笛子、揚琴、琵琶、柳琴、箏、阮、嗩吶、笙、二胡,制造精美,星罗密布。那壁上尚悬挂着当年嵇康调过韵的焦尾琴,荀勗凿过洞的十二笛,周郎拨过弦的凤头琵琶,墙角案头上还列着何承天演过的筝和阮籍的琴谱手稿《酒狂》。
“早上好,欢迎随便看看。要不要喝杯茶?要绿茶还是普洱茶?”导购小姐身着短襦罗裙笑盈盈过来,媚态可掬。
“我要你们这里最名贵的琴,快拿来我看看。”羽开门见山道。
“哟,”小姐笑道,“请您跟我来。”转身轻移莲步把羽引到里间,再入库房里去把一长条错彩的木匣子小心翼翼地捧出来,打开,里头躺着一柄镂金的七弦古琴。
“就这个最名贵?”羽只是觉得漂亮,却半天看不出门道,即问。
“目前就这个最贵了,”小姐笑道,“本来还有一柄更贵一些的,但是今天一大早刚刚开业就被尚书府的人买去了……但就音色而言,现在这款也别有韵味……”
“啥?!卖了?”羽又蹙眉道,“尚书府?法正?……”
小姐见羽这般反应,只是不尴不尬地笑笑。
“他奶奶的……”羽宝山空回,带了官勇撤身出来,幽幽怨道。
“咋办?”羽问勇道,“都让人家捷足先登了。”正说着,只听琴楼上乐队换班,另演一曲《相逢行》。
“呃……咱再到北边看看,您跟我来。”勇引着羽往城北的牲口市场奔去。身后的音乐一改《枯鱼过河泣》的曲风,很快由哀怨变得高亢,节奏紧张,振奋人心。这时羽注意到街上行人渐多,沿街店铺也陆续开门营业起来。
俩人快马加鞭奔到卖场,放眼马、驴、骡子、牛、羊千匹,一派人声马嘶,喧嚣鼎沸。俩人找到那儿专贩北驹的卖家,问有没有好马卖。卖家叫道:
“如何没有!我这儿都是好马!您不知道,当朝许太傅也从我这儿挑马呢!”
羽闻言目瞪口呆:“啊?!”
“这不,”卖家道,“前儿从关外赶来一匹康居纯白良驹,今儿一大早刚牵上来就让许太傅的人买去了。我一听是许太傅要的,给打了八折!……您也挑几匹?买多了,我给您打九折!”卖家自顾自夸耀道。

“他爷爷奶奶的……”羽无奈,怏怏徒手,垂头丧气。
勇看羽无精打采的样子,一旁说道:“汉王的马苑里好像养了几条猎犬,出猎的时候总带着……”
羽闻言一震,双眼又放出光来:“有了!……这儿有卖吗?猎犬?观赏狗也行!”
“有的,走两步就是了。”勇憨憨笑道。
俩人再往北赶,西边拐个弯,果然另有乾坤。这里不见马匹牲口,却尽是些珍禽异兽,老虎、熊猫、穿山甲、巨蟒、猩猩狒狒、大鹏、鹳鹤……俨然一座百鸟万兽园,直把羽看得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还有卖熊?有人买熊?买熊回去做什么?拍死一大家子?!”羽望熊惊叹道。
“现场宰了拉回去煮了吃。”勇解惑道。
羽又一次佩服人类,没啥吃不了的,万灵之主啊。
缓至一摊卖狗的,羽一眼看中一只狐狸狗,纯紫毛发,玲珑剔透,步态高贵,舌苔粉红,双目水灵。
“这狗漂亮。”羽似乎不准备讨价还价,直言其美。卖家说当然,不漂亮我能抓出来卖吗。羽问:“之前有没有官府里的人跟你买过这个?”
“没有,今儿您是第一个顾客。”卖家肯定道。
于是羽用身上四分一的现金买下这只狐狸狗,又拣了一圈,买一只金喙灰羽刚爪匈奴雏鹰,再配套一狼皮披肩,让雏鹰栖在肩膀上。回古巴街的路上羽抚狗想到一个成语,不觉哈哈大笑起来。勇问为何,羽笑吟道:
勤政殿外王何在?
只为飞鹰走狗来。
“哈哈哈哈……”勇也跟着笑起来。
回到府邸稍歇,羽即整束冠冕,带上礼物赶赴王宫。及至宫内,朝阳殿外已然门庭若市,多位前辈正奉献贺礼。果然许靖送来一匹纯白武威良驹,那骏马白皙如雪,粉妆玉琢一般,临风逸鬃,优雅绝伦。王爱不释手,当即跨上马去,登时风貌焕然,一个小小的手势都彰显着贵族气息。王驭白马在庭院里溜达晃圈,看到羽进来,他下马亲切地将羽迎入客厅。羽献上亮紫狐狸狗,王接过来揽在怀里,很是喜欢。然后众君臣坐下来吃茶聊天,其乐融融。
至幕,汉王宫国宾殿灯火辉煌,声乐悠扬。百官身着朝服,都来谢汉王宴请,月前没送成的礼物,今儿趁汉王高兴全送上了。诸葛亮送的是一套华丽的玄端晚礼服,王非常喜欢,当即换在身上,眉开眼笑。羽看着感叹:“这也是从政的一部分啊……送礼不在乎贵,而在乎对味。”
法正送的是一台名贵的七弦古琴;糜竺送的是一个价值连城的蜡油冻佛手和一柄雕工精致的翡翠如意;孟光送的是孟滕金装《公羊春秋》,来敏送的是来滕金装《左氏春秋》,而秦宓送的是新作一篇《汉王宫赋》……羽注意到今晚与众不同的几个,如董和送的是自家腌的黄豆和自己烙的馅饼。汉王亲切地挽他坐下,当场开了黄豆就着烙饼吃起来,津津有味,抚和手说笑,又吩咐内侍准备一车新鲜的牲肉和白菜送往和家里去;而陈祗送的是一尾活蹦乱跳的沱水白花鱼,说是下午刚钓的,又说“臣愿用毕生学识为主公钓尽天下的金鱼,以报主公知遇之恩。”王笑抚祗背,与他对饮三杯;还有一个尚书刘巴,只送了几斤自己上山采摘的红果,说了几句祝词,然而汉王还是很亲切地接待了他。
羽问于伊籍,籍道:
“董和现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大司马府事,为人清廉,节俭是出了名的;刘巴乃零陵烝阳人,主公很器重他。当年主公还在荆州,刘表死后曹操南下,主公为避北军锋芒而奔江南,时荆楚群士从之如云。然而集苑集枯者古来有之,独见刘巴北上投奔曹操。曹操让他招降长沙、零陵、桂阳,但当时主公已基本控制了这三郡军政局面,刘巴无法向曹操交差,便辗转到交阯,与交阯太守士谿计议不合,又取道过蜀,机缘巧合成为刘璋幕宾,直至主公入主成都,他才负荆请罪,归诚主公。主公不见责,又孔明三番两次举荐,终于擢为尚书。他为人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为不是一开始就归附主公的,生怕遭到猜嫌,更是恭默守静,退无私交,若非公事就不和官僚同事多说闲话,从不滥发议论。这俩人都不笨,因为知道主公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才敢送这样的礼物。”
百官齐至,群僚入座,汉王宣布夜宴开始。敬过宾客一杯酒,再斟一杯,他避席下告:北边那个专权汉贼曹阿瞒,前日子夜在洛阳病死了!群臣闻而哗然,举杯称庆,一时热烈,场面鼎沸。羽一面陪笑纳酒,一面暗忖未能亲谒曹操,深以为憾。猛又想起一人,深为蹙眉,但同僚同事同窗笑语举杯纷沓而至,羽不及多想,即又干了三俩杯少府杜康。
正欢叙间,酒意酣畅,羽尚应接不暇,何况汉王,王已然如在云端。舞蹈《汉宫春秋》落幕,舞姬退场,雅乐稍息,国宾殿里却清晰听闻呜咽抽泣之声。群僚四觑,竟发现汉王正颓然座下,沾襟而泣。众人不知为何,一时间鸦雀无声,仗马寒蝉。王泪眼抬头,见群下这般关望,举手拭泪,但酒精纵欲,止不住哭泣。半响,王稍稍平静,说道,语调饱蓄沧桑:“孤忽有感于往事,百味交集……卿等自当尽兴欢娱,不醉不归……”
群臣不知从何劝起,不敢多说话。孔明看王又自己喝起酒来,便示意乐队复演,于是歌舞如初,但筵下喧哗不再。孔明、李严、法正几个在王身边,不远不近地陪着。不多时王竟已酩酊大醉,稀里糊涂喊着什么,孔明几个听见慌忙让内侍搀扶他回寝宫,百僚恭送。须臾歌舞如初,而筵席之间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一片。夜深筵散,各个道别回府,一宿无话。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