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人水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镜独坐观星亭,凝望漫天星斗。他的眉头紧锁,表情严肃。昨夜星空,将星又一次起于西北和东南。这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啦!上一次追溯到黄承彦来访时。将星出现,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水镜想到此不寒而怵。
“将星…”水镜心中默念,思绪转到八年前的冬季的一个夜晚。那晚荆襄忽然出现一颗将星。那是水镜生平第一次观察到天书里所谓的“将星殒动”,至今历历在目。那夜东南风来得猛烈也来得蹊跷。水镜倚靠在离江不远的山坡一块巨石下,看着一艘轻帆逆江而上。水镜才知道原来东风是爱徒诸葛亮设坛所求。若非赤壁火攻,诸葛亮必不会设置七星坛,运用奇门遁甲,违背自然规律,强借东风,折损三年阳寿。回忆“借东风”一事,水镜骇然不语,惟有迷惑:为了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不惜放弃对生命的珍视,是否值得?找到答案实在太难;即使找到答案又能如何?
二十只轻舟快帆悄悄从江南驶向江北。虽然距离江北遥远,但是凭借水镜过人的眼力和居高临下的地势,赤壁火攻从头至尾的全过程暴露无疑。那年水镜五十五岁。
小舟上一员老将矗立船头:藏龙头盔,武者铠甲,勇者披风,手握龙泉宝剑,凝神注视江北灯火通明的曹军水寨。风狂吼,披风抖动;剑在手,欲立奇功。从老将的身行和传闻推测,必是江东三朝重臣黄盖黄公覆。老当益壮,雄风远胜廉颇。江东第一虎黄盖将军。但见轻舟急行,吃水身浅。一条长龙疾进,大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
“舟行浅,非粮船,恐其有诈!”参军程昱话音刚落,二十只小舟顿时化为四条火龙。如同祝融从天而降,巧借风力,挟着熊熊烈焰,径直撞向铁索横江连成一片的曹军水师。风助火势,火借舟驶,流星赶月般冲破敌阵。
江北乱作一团。东吴先锋水师借夜幕掩护,如幽灵一样突然出现江中。火箭层层推进,暴风雨般射向曹军阵营。咆哮的东风,恐怖的烈火,可怕的箭阵,愚蠢的连环木船。一夜之间,樯橹灰飞湮灭,八十万曹军将士化为争霸天下的焦土。八十万人口锐减!数十万家庭破灭!这一夜赤壁战场给目睹一切的水镜极大的震撼。将星殒动,寒风凛冽,心在滴血。这就是战争!惨烈而凄凉!
从回忆转入现实,水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八年前将星殒动,那时的我隔岸观火,坐看成败。八年后的今天,难道我还要袖手旁观。水镜意气风发,信手拈来桂花枝,以枝作剑,亭下剑舞,虎虎生风。
青山壁立,峰高插天。山坡上一大块平地,开垦成百多亩山田,栽着禾稻。两、三个农夫扛着锄头有说有笑往山背后转去。唯有一柄锄头抛在田边,一位老农光身赤膊,腿脚泥污及膝,劳动之后一时兴起,放声高唱:“盘古开天兮,天地明。女娲造人兮,万物灵。竹林有贤兮,名水镜。胸怀经纶兮,天下定。乱世隐遁兮,心忧民。”歌声远远飘入华佗等三人耳中。
姜火喜道:“莫非这引亢高歌的老农正是我们要拜访的水镜先生?”
华佗摇摇头:“传闻水镜先生内力深不可测。以此农夫歌声来看中气不足,更别提后继之气,必非水镜先生。你二人学医应该注意活学活用,将医理运用于生活。”
姜火飞身上前,不想这一年多来修炼乾坤诀后内力大有精进,连走路也轻松敏捷,问道:“老伯可知水镜先生居住此间何处?”
老农遥指盘山小路:“顺着山路转过坡后,临江山腰下一片竹林,林深处水镜竹屋便是。”
姜火答谢又问:“刚才老伯所唱之歌大有深意。不知是何人所作?”
老农笑答:“我等山野村夫哪里懂得什么音律诗词。这首歌是水镜先生常于山顶高唱。我等听后感觉精神振奋,闲暇时也哼唱两句。呵呵,让你们见笑了!”
邓宁也凑上前来说道:“歌词中将自己升华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境界,看来这位水镜先生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老农伸出大拇指:“水镜先生岂止了不起,简直就是当今一位盖世高人啊!你们瞧这大片稻田,从前全是乱石荒地,经过水镜先生指点迷津,我们把它开垦为良田。我等山野村夫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是我们坚信若是水镜先生出仕,一定能够功盖姜子牙,计胜张子房。哈哈哈哈!”老农扛起锄头大笑着走下山坡,口中仍高唱此歌,回荡山谷。
三人满怀激动心情顺着崎岖山路转到背后。山腰处树林郁郁葱葱,一帘飞瀑直挂山间。钻过水帘瀑布,眼前一条小溪。沿溪流走出二里路,一片翠竹林映入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竹林中偶尔传来杜鹃鸟鸣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华佗叹道:“居住在这般宁静平和的竹林里的人,哪里还有理由出仕天下。纵然满腔雄心壮志,随着岁月蹉跎,也会一点一滴地融合在这片和谐的自然中!”姜火笑道:“若是我就不会被这种宁静所征服!”邓宁笑而不语,也不相信华佗所叹。
青石桥上。水镜悠闲垂钓。见华佗等三人有远及近,淡淡微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想必先生就是神医华佗吧!”
华佗呵呵笑道:“老夫只是医术上比寻常大夫高明一点,神医二字愧不敢当。先生为何知道华佗要来拜访?难道你就是名闻天下的水镜先生?”
水镜捋着胡须,收起渔竿,谦虚地说道:“都是老朽的那帮朋友器重我,走到哪里都要把水镜赞扬一番。结果我足不出户就被天下人知晓。”
“水镜先生居然能算到我们要来。小子非常佩服!”姜火一向不自称“小子”,今日在水镜面前算得上破例一次。
水镜道:“昨日夜观天象,就知道今天有贵客来临!”
“观天象就能知道客人来访?”姜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水镜点头道:“华先生是当世神医,天象才会感应。倘若换作普通人,老朽也猜不到他是谁了。”
华佗笑道:“小火,水镜先生是当今神算。这点事情哪里难得倒他。”
水镜捋着胡须,呵呵道:“说起当今神算,华神医是否记得一个人?”
“神算管辂?”华佗对视欣然一笑。
水镜道:“正是管辂!管辂精通易经八卦,相术上极有成就。老朽若论易经八卦自然远远不及;相术上各有千秋;若论星象学,管辂应该略逊一筹吧。”
“那么先生和管老头相比,谁是天下第一神算呢?小子越听越糊涂!”邓宁也破例一次。
“管老头?你这孩子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称呼管辂为管老头!”水镜不怒反笑,“管辂性格孤僻,桀骜不逊,脾气古怪异常。武功高深莫测,普天之下能与其匹敌者不出五人。”
姜火得意地说道:“我们兄弟就是当着管老头的面也敢这么称呼他。他又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吃人的魔头!”

“啊,你们两个见过管辂?相处一年半怎么没听你们俩提起。呵呵,真是好运气啊!管辂自成名后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幸运的人才会见到他。”华佗羡慕不已。
“见到了又有什么幸运的?管老头评价我们兄弟资质平平,将来必是两个庸才!”姜火哀叹道。
管辂算命从未算错。因此水镜不得不重新仔细大量眼前这两个少年,发现两人命相怪异难测,只觉得两人内力奇特,邓宁温文儒雅,姜火胆大心细。从二人根骨来看,确实和凡人一样。但从精气神看来,却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当今三国,善于知人察相者中,尤其以三位高人是佼佼者。许诏,祢衡和水镜。三人不仅精通识人,最厉害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各有千秋。许诏喜欢从政治仕途上评价一个人的未来得失。祢衡喜欢讥讽别人的短处缺点。水镜评价人物采取客观态度。因此世人认为许诏攻于权谋和名利;祢衡过于偏激,结果导致杀身之祸;水镜倒得到世人的好评。
知人方能善任,知人又谈何容易!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汉光武帝刘秀是很善于听其言知其人的明主,却被庞萌迷惑;曹操是知人善任的高手,还是给张邈蒙蔽。足见知人之难!水镜知人的方法无非观诚、听气、察色、考志、测隐和揆德,加上自己思考人的一种灵感达到客观评价一个人物的境界。
“你们年纪轻轻内力充沛,精气神有一种内在的收敛。莫非你们在修炼道家最神秘的秘籍‘乾坤诀’?”水镜通过自己的灵感推测。
姜火做个鬼脸:“看来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先生您!”
水镜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修炼乾坤诀困难重重。传闻北仕林荀门主因为修炼乾坤诀走火入魔。你们怎么得到乾坤诀,修炼多久了?”
“我记性比不上小宁。还是让他来说吧,他记性好得很!”姜火冲邓宁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有所保留。要知道在水镜这种高人面前想要保留点什么谈何容易,只有邓宁说话的表情和语气都非常平静,说的话可信度较高,让他来说效果比自己好许多。
邓宁一口气把如何在紫竹林遇见管辂,如何得到这本乾坤诀,以及管辂在庙里给他们算命,还有如何修炼乾坤诀九死一生的种种经历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气得姜火连瞪眼的工夫都没敢使。邓宁讲完后摊开双手,默认自己有意毫无保留。两兄弟心意相通。姜火只得无奈的接受和谅解邓宁。
华佗一边听一边微笑。水镜表情平静得象一潭死水,内心波涛澎湃。管辂算命之准连水镜都不得不承认,但是水镜此刻好胜之心突起。如果能改造这两个少年的命运,岂不是对管辂的天命论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想到这里水镜心里一乐,说不出的有趣。暗道:我试探这两个少年对于命运的态度,看看是否有希望。
水镜呵呵一笑:“管辂算无失误,他说你们将来不行,八成也就没多大希望了。唉,可惜呀!可惜!”这一招叫做“抛砖引玉”,试探虚实。
姜火心里老大的不服气,精力骤然间表现出来,愤愤地说道:“谁说我们兄弟俩就是碌碌之才。我们兄弟偏偏要封住管老头的嘴,好好干一番事业给他瞧瞧。”语气极其坚定。
邓宁也不服气地说:“我想没有任何人都算准任何事情吧。管老头神机妙算也应该有出错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的命运早就注定,那为什么还要奋斗?我觉得命运也是由自己来掌握,配合天地环境,不断更新,不断改变,就象星河长空,哪有一尘不变的?我们兄弟就是要挑战自己。”
水镜心中大叫一个“好”字。长期以来,管辂算命从未出错,所有算过的人都把管辂拜为神明,又敬又畏。想不到从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口中竟然说出这样鼓舞人心的话。如果自己都对命运失去信心,那即便别人千方百计帮助你也是于事无补。姜火和邓宁有这种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那么要调教起来容易得多。水镜从谈话中了解到突破乾坤诀第一重的经历感到这两人确实与众不同,决定花费一番工夫好好改变两人的命运,即使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要付诸实践。
水镜热情款待华佗三人。华佗说明来意:“老夫行医数十年,治病救人无数,恐怕阎王爷对我恨之入骨。当今乱世,凭老夫行医的经验医治病痛不难,但要抹平战争给劳苦百姓带来的心里疮痍难上加难。”
水镜注视着华佗,没想到一向行医的华佗居然说出这种敏感的政治问题,不可谓不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华先生忧国忧民,难能可贵!不知道华先生找水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水镜一来言辞谦卑承袭儒家风格,二来敬佩关心天下的神医华佗。
华佗取出一个青囊,摸出一本小书,镇重地说道:“水镜先生精通天文地理、军事政经、工艺农渔,真是天下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老夫听说先生惟有医术未学,不怕献丑,特地将所学医术倾囊相赠。这是老夫数十年行医总结的一点一滴的经验全写在小书上,取名《青囊书》。希望能对先生有所帮助!”
“这书是华先生多年的心血结晶,水镜决不会接受。斗胆问先生一个问题,华先生难道要弃医从政?”水镜被华佗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左右为难。
华佗点点头:“老夫认为学医只能救人无法济世。如今面对无休的战乱,心灰意冷。若是年轻十年,必定弃医从政。可目前,我也有这个打算却犹豫不决。”姜火、邓宁闻言色变,连教导他们的华神医都无意继续从医,对自己而言也算得上很大的打击。
水镜问道:“华先生如果从政,打算投靠何人?”
“曹操!”华佗回答得干净利落。
水镜对曹操不大看好,尤其是他的人品。“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水镜默默沉思片刻,徐徐说道:“当今天下逐渐显露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九州坐拥三分之二,能够知人善任,帐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有天时之利!但是据说曹操官渡之战进攻河北时,杀人如麻。河北无辜居民多死于战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尤其是引漳河水淹冀州,死伤多少无辜平民。还有此前曹操攻打徐州,扬言要血洗徐州。再加上曹操自河北统一后,喜欢耀武扬威,持强凌弱。连刘璋本来打算归降曹操,后来张松宁可把西蜀地形图送给势单力薄的刘备也没交给曹操。个人觉得因为曹操实行霸道而不是王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道?霸道?到底什么才能完成天下的统一,结束这漫长的战争?”华佗哀叹一声,陷入一片迷茫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