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向张无忌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术麻沸良方,针灸推拿巧手。养身五禽健操,扁鹊再世难比。
这四句民谣单道三国神医华佗的医术精华。
麻沸散即后世麻药的祖宗。在汉末时期以前,动手术通常只是用烈酒刺激病者,令其昏醉,然后开刀。然酒对病人绝非良药,病人一般忍痛挨刀。或剖腹,或刮骨,血肉迷糊,常有剧痛致命者。麻沸散一出现,手术就发生质的飞跃。这正是华佗为医学界创立的不世之功。加上华佗精通药理和健身之术,被当世誉为“神医”。
在关银屏的推荐下,孟达忍着棍责的剧痛,带着姜火、邓宁到江陵参城一带探寻华佗踪影。华佗本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在当地连三岁的孩童都知晓大名。这一日,山中小村找到华佗驻地。岂料华佗家门紧锁,经邻居打听才知道数日前华佗出诊治病,或一二日,或三五日方归。姜火劝孟达早早返回葭萌关,孟达不肯独自抛下两位少年,而且考虑到葭萌关地处巴蜀以北,环境艰苦又是战争的是非之地,不利于二人成长,打消领二人回葭萌关的念头。幸亏山中村民朴实好客,不仅招呼三人用餐,还帮忙安排住宿。看到山中一派平和景象,遥想长安至江陵沿途来自雍州战乱的难民无数,姜火、邓宁开始向往这种平静的生活。
两日后,华佗归来。孟达三人登门拜访。华佗,字元化,沛国谯郡人。因为受好友所托不辞劳苦独自居住江陵参城。华佗六十多岁,发须雪白如银,额头饱满,两眼炯炯有神。方巾阔服,臂挽青囊。
孟达见华佗发须花白,不禁感叹:人言华佗精通养身正气之道。不料想这般苍白。可恨人生苦短如白马过隙,稍纵即逝。孟达啊孟达,今年你也三十有六,从刘璋投效皇叔帐下为将,至今未立大功。难怪关羽都瞧不起你。
邓宁善于思考,看见华佗虽然发须苍白,但精神矍铄,与其年龄毫不相称,暗叹道:人重于外表形体,但论其实质离不开精气神。华佗不注重养颜,却重视养身。知道华佗医术高超果然名不虚传。
华佗见三人迫切等待,以为是来问疹,问道:“你们三位是看病会诊吗?”孟达摇摇头说:“华神医医术高明。达带两位小兄弟要拜华神医为师,学习医术。”言罢,两腿跪拜于地。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姜火和邓宁想不到孟大哥这么热心,齐声惊呼:“孟大哥,你…”。一左一右去扶孟达起来,却哪里扶得动,干脆一齐跪下。华佗慌忙起身扶孟达起来:“孟大侠快请起来。你这是干什么?”华佗不认识孟达,所以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见孟达身型魁梧,有武人遗风,冒昧地称呼为“孟大侠”。
“若是神医不肯收留我的两位小兄弟,孟达情愿常跪不起!”孟达一番诚意开始拨动华佗原本平静的心弦。后来孟达每次想起此事便心生矛盾:自己贵为一关大将,又值前线军情紧急。为了两位新交的小弟竟能说出这句话。该是不该?但当时孟达看着眼前的姜火、邓宁无依无靠,不加犹豫话自肺腑。
华佗一挥手说:“老夫不过比寻常医师略胜一筹,‘神医’二字愧不敢当。老夫从不收徒,也无意收徒。你们看看,我连小童仆人都没有啊。唉,你们还是赶紧离开吧!”说起与寻常医师的比较,华佗自信数十年寒暑勤加钻研医术,绝不在他们之下;但说无意收徒却是言不由衷,自己一生精妙医术若不能流传后世深为可惜。后来狱中将《青囊书》赠送吴押狱,正是不想浪费自己毕生心血。
姜火调皮地顺梯上屋道:“华神医没有小童。就让我和小宁来服侍您老人家。”没点中华佗的心意,自然就无法打动华佗的心。
“华神医,小宁愿拜您为师,勤加钻研医术,为一方百姓除病去灾!”严肃的表情,诚恳的语气,真诚的心。邓宁这三件法宝让华佗本已动摇的心理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
华佗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手在颤抖,久久不知道说什么。倒是孟达惊喜地站起来,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眼光锁住邓宁,似乎觉得邓宁换了个人。从认识邓宁起,只感到邓宁与姜火有着共同的理想—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做一番大事业。如今那“为一方百姓”而不说出“为天下百姓”,显然不是大话。行医治病本来就是诊治一方,扬名天下。邓宁说话时的真诚令在场三人都能深深体会。如果以前的姜火、邓宁给孟达感觉有小弟一样的亲切,那么现在的邓宁令他明白是一个真诚挚意的少年。姜火也是同样惊喜。八岁那年流落到眉县小村时被邓宁解困,一晃六年,两位孤儿变成无话不说的最知心的朋友。对方想什么,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感应。正如邓宁手握乾坤诀时的感觉,姜火一样都能从心里捕捉到。长久以来,邓宁大事上对姜火从未表示过异议。很多时候姜火希望做哥哥的邓宁能表达自己的主见,这次邓宁自主学医终于实现。
“起来吧!你们只要真心学医,一定会为百姓造福!”华佗已经答应了二人。“真心学医”四个字似乎在鞭策姜火,因为邓宁刚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诚意。
孟达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松。在村旁的小路上,三人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前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十字路口是最后的分手地点。
“哈哈哈!小火、小宁,孟大哥得偿所愿。希望你俩好好跟随华神医学习医术,将来做个对天下有用之人!到时候孟大哥就心满意足了!”孟达轻轻拍着两人的肩头,不断激励二人,对他们的期望看来不小。
“孟大哥,我们俩真的舍不得离开你呀!”这些天的经历使姜火、邓宁把孟达视为亲人,泪水夺眶而下。
“你们两个不要难过。我们终究是要分手的!天若有缘,他日必定再会!”孟达远去的身影消失在弯道边,只余下有缘再会的留言。
一种依依不舍的亲情…分别似乎是必然的。
两位少年坐在村外的青石上休息。
“小宁,孟大哥这么快就走了。我真是舍不得啊!”
“我们能幸运地拜华先生为师,总算了结了孟大哥的一桩心愿。相信日后定能与孟大哥再相见。小火,我今天太高兴啦!”
“哎,学医…”
“怎么啦?小火,难道你不喜欢学医?”
“我反正是个孤儿。可是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然后拥有花不完的钱,经常享用山珍海味。嘿嘿,如果运气好,还要娶个漂亮老婆。哈哈!”
“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吧!一个穷小子还想着富有,还奢念抱得美人归!”
“如果学医的话…哎!真的只有做梦罗!”
“小火,学医不好么?”
“你瞧华先生住所简直一贫如洗。人家华先生可是从医数十年啊,家境仍然贫寒。我们就算以后医术达到华先生那种境界,等到须发斑白又能如何?到时候才真是被那个管老头给算准了!”
“学医乃是悬壶济世。你以为是用来挣大钱娶漂亮老婆的么?”
“小宁,天下第一神医都没能娶到漂亮老婆。其他大夫不是更没戏。唉,从医只能治病不能治国。”
“这倒也是!只好先治人啦!”
回到华佗住所,华佗非常高兴招待二人食宿。姜火、邓宁胃口极佳,各撑了三大碗,差点吃得华佗皱眉头为五斗米折腰。华佗取出两本医书说:“小火、小宁,这里有两套医书。一套是《子午经》,专门研究人体各经络**位的书;另一套是《百草经》,主要讲述药材及药方。你们二人各选一套,务必勤加修炼,他日必成大器!”

姜火正为修炼乾坤诀第二重苦费心思,听说有研究**位的书,当即大喜,抢先接过《子午经》。邓宁一笑而置,接过《百草经》。
华佗道:“《子午经》运用于外科手术针灸之法,修炼时须谨慎,千万不能记错任何一处**位。《百草经》则需要博闻强识,相比《子午经》是看易记难。相传当年神农氏为了研究各种草药,不惜牺牲生命遍尝百草,结果误尝毒草导致五脏六腑腐烂而慢慢折磨痛死。神农氏这种舍己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向来被医界传颂。我辈从医理当以此为榜样!”
两位少年闻知“神农尝百草”的典故,心里无不震动。
从此二人每日清晨修炼乾坤诀,白天或苦读医书或整理药材,晚上华佗指导迷津,教诲医德医理。姜火为了解决乾坤诀中关于人体经脉**位的疑难,整日里埋头苦读,适凡医学术语必请教华佗。不到一个月工夫,把个《子午经》背得滚瓜烂熟,连邓宁和华佗都暗暗称奇。相反邓宁看书不求贪多,每种药材找到实物对照,察色闻味摸手感甚至亲自尝试甘苦。华佗赞他心细。
冬至气候寒冷。江陵百姓时常感染风寒,华佗经常隔三岔五出门治病,留下二人看家。临行前再三叮嘱,归来反复考察,见二人学医认真勤奋,心里倍感安慰,也更加喜欢二人。
大雁北归,万物复苏,春天如期而至。正是采集药材的大好时光!华佗每日带着邓宁去深山里采药,让姜火独自在家。有时附近村民前来看病。若遇腰酸骨疼的病人,姜火大胆针灸治疗竟然能治愈这些小病小痛。周围居民好评如潮。等到华佗归来,赞叹姜火医术小有成就。在这些激励声中,姜火不仅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勤奋好学。邓宁和姜火修炼乾坤诀第二重突飞猛进,功力大增尚且不知。两个傻小子如今功力比平常武师高出许多。
这一日华佗单人前往彝陵治病。姜火、邓宁在家研习医术。忽然闯进一位病人。
那人四十多岁,见了姜火便问:“请问华神医是否住在此处?”姜火点头道是。
那人扑地便拜:“小人姓张,吴郡人氏,世代经商。因到江陵贩卖瓷器不幸被**劫掠,随从伙计四处逃散。如今我又患了怪病,看了好多大夫都药石无效。经人打听原来华佗神医居住此地,于是跋山涉水来此求医。”
姜火道:“张先生来得真是不巧!今日清晨华先生外出诊治。”
张客商问道:“华神医几时回来?”
姜火摇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或一二日或三五日甚至十天半个月也说不定。”
张客商又问:“小兄弟知不知道华神医去哪里了?”
姜火仍旧摇摇头:“华先生今早只说是去彝陵,具体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小宁,你经常跟随华先生外出采药,知不知道先生去彝陵什么地方吗?”
邓宁端着一簸箕草药拿出来晒,说道:“彝陵地区穷山恶水。我猜华先生一定是给山里的穷苦村民治病去了!彝陵深山老林,上哪里能找到华先生的踪影。”
“唉,我命休矣!”张客商捂着头,愁眉苦脸。
“张先生患的什么病?”邓宁问。
张客商边说边哭:“一个月前,小人顺江来江陵。不料行至半途遇到一伙**,抢劫了船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小人精通水性先溺水逃生,方才捡回一条性命!不料没两天就患这头痛的怪病。可怜小人做了半世商贾,不想却要客死异乡!”
“头痛?你找大夫看病,他们怎么医治的?”姜火不停打量着张客商的头顶。
张客商叹道:“唉,这些大夫看后都不明原因却胡乱开药。小人吃过药,不仅浪费身上不多的盘缠,反而越治越糟。现在头痛得快要炸裂。唉,若是医不好不如找块巨石一头撞死,省得这般折磨!”
“不会吧!不明病因就先开药。这真是一帮庸医!”姜火生气地骂道。
“不是庸医。简直是缺乏医德!若是华先生知道,必要破口大骂!”邓宁接着说。
姜火轻轻触碰张客商的头部,问道:“是不是这里疼痛?”
“是,是!哎哟!”张客商连声答道。
姜火微笑道:“你要信得过我,我来试试!”
“你?行不行?”张客商见姜火也就十五六岁的孩子,不敢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姜火转身道:“你这小病对于寻常大夫是疑难杂症,但是遇上神医华佗的徒弟。嘿嘿,小菜一碟!”
“真的?你可不能开玩笑啊!要是真能医好我的病。我一定重金酬谢!”张客商犹如黑暗中发现一丝曙光。
“要是真能治好,我们不会要什么酬谢的!”邓宁淡淡地说。
姜火呵呵笑道:“看你身无分文,还谈什么重金酬谢。”
张客商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罢了,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这是一块辟邪麒麟玉佩,价值连城。若是小兄弟能医治好我的病,这块玉佩就赠送给你。”
“哇,好精美的玉佩呀!”姜火和邓宁望着小指般大的玉佩,惊叹制作玉匠手艺巧夺天工。
“小宁,为了这块玉佩说什么也要治好张先生!”姜火半开玩笑半当真。
邓宁坚决反对:“华先生平常如何教导我们的?治病救人乃是积德行善,不可以收受病人贵重的财物。张先生如今一贫如洗,难道我们还忍心收受人家的玉佩,落井下石吗?”
“好,听你的!只当是检验我俩的医术。哈哈,有趣!”姜火拿得起放得下,一块玉佩还不能让他放弃原则。
于是邓宁扶张客商进屋,姜火准备好银针、工具和其他药材。在张客商头部几处**位试探之后,姜火说道:“若我猜得不错,先生头部有异物。必须割去肉取出异物,再上药,方可痊愈。”
张客商听说要从头部割肉,又惊奇又害怕:“这头部也能开刀?”
邓宁笑道:“莫说从头部割下块肉,就是用利斧砍破头颅也使得!”
“到时候血流如柱,剧痛不止怎么办?”张客商疑惑不解。
姜火轻抛手中一包药材,笑道:“有麻沸散在此,这点小痛算得了什么。”
待张客商安心服饮麻沸汤,不久昏昏入睡。姜火操刀小心翼翼割开脑部皮肉,果然有几条红色小虫藏于肉中。姜火以银针挑出小虫,邓宁将草药敷在伤口表面止血,又用纱布缠好伤口。两人长吁一口气,宣告大功告成。
张客商苏醒后摸着脑袋感觉不再疼痛,大喜拜谢:“两位小兄弟请问高姓大名?你们救了我一条性命,他日我必当重谢!”
姜火道:“我叫姜火,他是我大哥邓宁。嘿嘿,我们连你的辟邪麒麟玉佩都不要,还要重谢干嘛!”
邓宁道:“张先生只需调养一段时间就能痊愈。这期间注意伤口处切莫沾水,饮食方面忌生辣食物。”
张客商再三拜谢,第二日离去。
半个月后华佗归来闻知二人救治张客商的经过,认为二人医术初窥门道,又见二人医德甚佳,大喜道:“我这次去彝陵遇到黄老夫子才知道原来名闻天下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也住在参城境内。老夫久仰水镜先生大名。你们二人这次表现很令我满意,过两日我便领你们兄弟去拜访这位世外高人,也好见见世面!”姜火和邓宁闻听拜访世外高人,兴奋不已。这两日心痒难耐,就连吃饭睡觉也把这事挂在心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