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刺董(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晨,曹操唤进亲信将校入帐,众人见他脸色凝重,知道将有大事,都凝神侧耳立在帐中等他发令。曹操命手下心腹各率五百兵丁,一队到蔡邕府四周做平民打扮埋伏,一队到离最近的城门附近游弋。等到自己得手或者失手逃离洛阳时,上前占了城门掩护自己退却。曹操素日里驭众甚严,能得手下死力相助。今日众人听得曹操自己孤身犯险,为国除凶,群情振奋,纷纷要追随曹操杀贼。
曹操摆手摇头道:“诸位忠心为国,曹某深知此去凶险,大家既有此心当潜出城外,我若能侥幸出了洛阳,那时再做计较。”众将听了,俱是二目发红。
曹操沉声道:“我知各位将军素来忠义,曹操何德何能,不敢置各位于险地。若能再聚,那时共兴义兵,匡扶汉室不迟。”
众人知他言出必践,忙去安排不提。曹操与樊阿用了些早饭,二人出了营门并辔而行,曹操笑道:“孟德尚有一事未了,答应蔡邕蔡大人替他小女作伐,你先随我去寻陈逸先生吧。”樊阿点头,二人径直来寻陈逸,陈逸见二人同来,忙出了董卓府上,三人相随着到蔡邕府上来。
到了蔡邕府门前,曹操扯了陈逸在一边低声道:“陈兄,你与我说心里话来,蔡先生的小女你中意吗?”陈逸面上一红吱吱唔唔不知如何回答。
曹操正色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陈兄你漂泊江湖十数载也应该是成个家了。蔡先生之女公子,文才相貌俱是上上之选。只是新寡。你意下如何尽管与我讲来。莫作小女儿态!”
陈逸听了大窘低声道:“陈逸贫无立锥之地,自顾不暇,如何娶蔡琰啊?”
曹操笑着指点陈逸道:“男子汉大丈夫何出此言?若是愿意其他事情只管交在兄弟身上,孟德为你玉成此事便可!”
陈逸躬身谢道:“感谢曹将军**之美,如此大恩大德陈逸何以为报?”
曹操假意生气,甩开他衣袖道:“是何言?你我兄弟生死可相托的交情,竟说出此不中听的言语来。真是令人丧气!”
陈逸忙不迭的赔罪,曹操才转怒为喜道:“今日便要董贼授首。你我且进蔡府说话。”
陈逸听了面上变色道:“莫不是就在蔡大人府间动手?”
曹操诧异道:“那如何使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祸及蔡先生如何行的?”陈逸听了心下大定,三人言笑自若往蔡府中走去。
蔡邕闻讯迎了出来,曹操远远地便笑道:“先生所托,孟德已做到。其余之事,便看先生的了。今日孟德尚有大事未了,先生保重,曹操去了。”蔡邕不解问道:“贤侄何事,过府门而不入?”曹操眨眼道:“先生日后便会自知,只求先生保重身体。”说罢携了樊阿手扭头便走。
蔡邕哪里能赶上二人脚步,望着二人远去的身影大惑不解问陈逸道:“贤侄,孟德这是何意?”陈逸怕他胆怯一会儿露出马脚,哪里敢透露消息,只装作懵懂的样子望着他傻笑。
蔡邕知道曹操已与陈逸把话挑明,心中欣喜笑道:“贤侄快往里请。”说着话上前携了陈逸手,二人往后院走去。
陈逸在蔡邕悉心教诲之下,琴技大进。蔡邕坐在他身旁边越看越爱,心中说不出的欢喜。仔细指点他指法的缺失处,陈逸听蔡邕言语中透出一股久违的亲情,心下感动。面上涨的通红,不敢去看蔡邕。
这时蔡琰悄无声息地踱了进来,过来拜见父亲毕,又上前与陈逸见礼。陈逸与蔡琰四目相交,哪里再舍得挪开,二人以目传情,都是心神荡漾。蔡琰见父亲慈祥的目光中甚是期许的神色望着二人微笑,粉面飞红。闪身进了帘子后面。陈逸神不守舍,手上十指乱拂,竟是曲不成声。

待到听得帘子后面蔡琰轻笑的声音才回过神来。一时满室春色,蔡邕见陈逸神魂颠倒的样子,轻轻拿过琴来,十指轻挥时,却是一曲‘凤求凰’。
陈逸心神略定,细细在旁边学习指法。三人在忘情于琴音之际,忽听得屋子外董卓朗笑的声音道:“蔡先生今日府上可有什么喜事啊?”说话间,董卓已推开屋子跨进屋中来。
蔡邕忙止了琴声上前迎接。陈逸也过来拜见董卓。董卓见陈逸也在蔡邕府上诧异道:“原来陈先生也在此间啊?”
陈逸躬身回道:“陈逸闲不住,来蔡先生府上学习弹琴之技。不知相国也到此间,恕罪恕罪!”说话间想要告退出去。
董卓一把扯住他衣袖笑道:“原来先生也是雅人,既能操琴,便请先生为我奏一首!”陈逸见推辞不了,只得又坐在几前。
这时蔡邕忙请董卓入座,吕布侍立于董卓身后。陈逸凝神静心开始弹奏起来,董卓对于琴道亦有心得,听得他琴音飘逸卓绝,闭了眼细细品味。陈逸见他此时便坐在距离自己不过丈余远近,若是自己暴起伤人,说不定也能一击成功。心中所思,琴音中便有了一股杀气弥漫于室内。
董卓猛地睁开双眼瞪视着陈逸,声色俱厉喝道:“先生为何琴声中竟有如此重的杀意?莫不是要行刺我不成?”
陈逸惶恐不安正不知如何应对之时,蔡邕拜倒在董卓面前奏道:“相国息怒,此曲乃是老朽近期新作之曲,名唤“韩信破阵曲”,琴声所述为汉楚垓下之战,楚霸王闻得四面楚歌,又中了十面埋伏。心下懊恼。琴中有杀伐之音也是应有之意。”
董卓面色稍解,‘哦’了一声道:“董卓只道陈先生欲效荆轲故事前来行刺于我!原来竟是先生新创之曲!仲颖孤陋寡闻让先生见笑了。”
蔡邕忙逊谢不已,起身过来推开陈逸亲弹起来。董卓细听时,果如蔡邕所说,听到鼓角之声震撼天地,乱羽纷飞,刀枪相撞之声相闻。不禁微微点头。陈逸这时坐在一边,浑身已是汗下不止。
董卓听得蔡邕琴声中有得意洋洋喜庆之声睁开眼睛时,才知一曲已终,屋内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当下抚掌赞道:“先生琴技,独步当今。每日里如能听先生弹一曲,真是大幸。我想知道先生今日到底有何喜事!”
蔡邕无奈再拜道:“今日我为小女觅得佳婿在此,故此心花怒放,相国真是高人,竟可从我琴音中窥测到老朽的心事!”
董卓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这等喜事可贺!不知佳婿是何人?”
蔡邕指着陈逸道:“小女蒙陈贤侄不弃,已与陈逸贤侄定下百年之好!”陈逸听了此言,大喜过望,瞠目结舌地望着蔡邕不知如何说话。
董卓手捻胡须大笑道:“陈先生家学渊源,与蔡先生做翁婿正相当。烦请出小女一见。”帐中蔡琰一听父亲已经作主把自己许配陈逸,心中也是暗暗得意。
这时见董卓问及,掀开帘子走了出来。上前拜倒在地道:“小女蔡琰见过董相国大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