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留住逝去的年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住逝去的年华
7月19日,67位川师大物理系66级毕业生风尘仆仆,从黑龙江的伊春、内蒙的乌达、新疆的克拉玛依、山西的太原,从北京、广东中山及省内各地,回到了阔别30年的母校。
年少离校,老大方回,昔日的姑娘、小伙不少人已两鬓添霜、头发花白。
久别重逢,第一句话:猜一猜,我是谁?猜中者,开怀大笑,忘怀者,像遇到难题的学生,抓耳挠腮。我们这一代,失去也多,付出也多,得到也多,有失败挫折,更有成功后的喜悦。
谢师会上,六十几位同学依次起立,用南腔北调的乡音,向培育我们的母校,向在座的老师致以深深地谢意。
好感动,84岁高龄的扈兴国老师,满头白发的王忠亮老师,在座的校系领导和老师们,67位学生从天南地北来,回校谢师不容易;67位学生无论从教的教师,从商的经理,从政的局长,向昔日的老师鞠躬致意,口口声声:谢谢老师!感谢老师的培养!不忘师恩不容易。
会后,一行人去看望德高望重的赵泽贤老教授,代去祝福和问候;去拜访身体欠安的梁廷高老师,互道一声珍重。
顾不上旅途的劳累,我们在校园内留连往返,追寻三十年前已逝去的足迹。那儿是魏德泉同学的理发点,那儿是谢华伟同学的补鞋摊,那儿是图书馆,那儿是……,啊!变化真大,三十年今非昔比。

谢谢成都校友,为远道而来的同学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卡拉ok舞会。
上场去!唱一唱,跳一跳,让我们活得年轻一些。几经动员,若大的舞厅只有二、三对人影。
哎,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烟不抽,酒不喝,舞不跳,难为你坚持了几十年。不行,进步的社会需要交际,相聚的欢乐需要烘托,在司仪的鼓动下,男生教男生,女生教女生,然后男女生互教,不到两小时居然有十二对上场。师大读书时没有摘掉的舞盲,终于在三十年后靠速成摘掉了帽子。
舞会将要结束,不知谁开的头,马清余等同学引吭高歌,唱起了六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抬头望见北斗星”,“万岁,万岁,**”,六十几位同学情不自禁都走进了舞池,手拉着手组成了大园圈,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
园圈中,几位文工团的女生大显身手,合着节拍,翩翩起舞。一曲又一曲,空气仿佛凝结,时间在飞速地旋转,同学们眼含着激动的泪花,好像又回到那难忘的岁月。
不再有派性的纠角,不再有武力的搏杀和对师道尊严的玷污,留住逝去的年华,就是留住支持和陪伴我们大半生的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留住逝去的年华,让我们的精神和风貌永远年青。
1996年9月1日追记于重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