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一个中学的教育理念(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囿于对教育的思考,一豉作气写下了“我读兼善中学”的数万文字,企图以一个昔日调皮学生的亲身感受,让现代人看看我们曾经辉煌的不是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
笔者求学时,已经解放,不是兼善中学的鼎盛时期,记述的事件,支离破碎,也不足以代表兼善中学办学思想的精彩华章,只是说,保留有兼善中学的传统遗脉而矣。
要说兼善中学,不得不说到他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和主持校政的张博和校长。
年青时的卢作孚先生,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最初落脚到教育民众,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笃信“读书救国”“教育救国”,并积极参与实践。
其中,最出色的一次实践,是1921年,他出任四川泸州道尹公署教育科长,他邀请同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王德熙、恽代英、肖楚女到泸,创设通俗教育会,接办川南师范学校。以改革旧教育,试验新型教育为宗旨,开创的“新川南、新教育、新风尚”影响遍及成渝两地。
试验仅进行了一年,因军阀混战,卢、恽离川赴上海。23年重返渝任教。时四川军阀刘湘主川,力邀卢先生任教育厅长,先生婉辞不就。他认为“四川未真正统一以前,决不为省政府工作,决不为军阀内战服务”,毅然选择去成都开办通便教育馆,乐于为民众作事,以推动民众觉悟。
几年间,他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当军阀主政的时候,所作所为,只能为军阀作嫁衣,只有以强大的实业作后盾,才能按自己的意愿,教育民众,唤醒民众,进而改造这个社会。至此,他的思想,逐步转向“实业救国”的道路上来。同时开始筹办民生公司。
兼善中学学长,何国栋先生曾告诉我,卢先生是不可多得的经营高手,旷世奇才。他讲,卢先生家境贫寒,本人也没有钱。他创办民生公司,都是拉有钱人入股,而这些股东之所以愿意把钱拿出来,让其经营,就在于先生的人品、人德和经营的聪明才智。让他们信得过,放心让他经营。
何先生讲,民生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卢先生都要向股东报个帐。这些入股的股东,从投资的第一天开始,到民生公司由国家接受,几十年间,都没有分过红。不是公司不赚钱,而是在卢先生的手里,这赚得的钱,不停地投资,不停地扩充,钱都变成了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本,看得见,谁也拿不走。

也就是说,投资的钱,不断地增值,但谁也没有真正拿走过一分钱,可以说,这也是卢先生善于理财,扩大经营之道。其前提,就是先生本人的严于律已,能让人一万个地放心。
自己没有经济基础,单纯搞民众教育或实行新教育,不是不可能,就是困难重重。所以,卢先生转而以搞实业为主,同时搞地方建设和发展科学文教事业,逐步改变国家面貌,借以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先生的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兼善中学,就是在先生的这一思路指引下,得以诞生的。
此前的1926年,卢先生接办了四川合川县的瑞山小学,如果说川南师范学校的试验是新教育的端倪的话,瑞山小学的试验,则是新教育的具体实施和深入阶段。
先生认为“循法抚书,则将儿童处死”。“可靠的功夫须从实地练习,乃能得着骑马须在马上学,泅水须在水上学。我们应该到野外去获得自然的知识,到社会上去获得社会知识。”从学校组织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改革。
一个现代人认为少不懂事的瑞山小学。在学生中就成立了“生活团”,下属组织部和生活部。仅生活部下辖:儿童护导团、儿童医院、儿童合作社、儿童报社、儿童图书馆、儿童仪器博物馆、儿童俱乐部(包括小剧团、球队在内)、儿童储蓄银行、儿童农场。其负责人皆为学生,老师辅导,此外,学生还自己管理伙食。
教育原则是:锻炼身体强健,帮助个性发展,满足生活需要,增强生活能力,激发爱国思想,帮助创造能力,指导休闲娱乐,培养坚定意志。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劳动的习惯,团结的精神,爱国的信念,良好的品行,生活的知能,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欣赏。
共同的信念,教育可以救国。
可见,卢先生瑞山小学教改的特色,就是大力重视第二课堂,通过各种活动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自治、自理的能力。现今中国素质教育所企望达到的目标,七十年前,卢先生在瑞山小学就做到了,所以,30年代创办的兼善中学,最终能形成“舍得干,读兼善”的校风就不足为奇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