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我来管医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0、我来管医疗-大话"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医院"
一、国民基本医疗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意不得。
二、国民的基本医疗,应该是免费的,至少应该是能够承受的。
三、降低药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是医疗改革的关键。
四、如何解决公益医院的资金投入
我不是卫生部长,也不是国家主席,管什么医疗?提出这个问题,是想作为共和国的一员,既然关心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疾苦,经常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写了别人不看你的,等于白写,说了别人不听你的,等于白说。
于是,笔者斗胆在网上过一回官瘾,作一回官。
就国民关心的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发表些看法,前提假设是:如果让我来管,怎样解决咱中国老百姓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的问题,可能说不到点子上,也许过于理想化,说起来有理,做起来难,没有可行性。好在网上高人多的是,大家出出注意,三个臭皮匠,顶不起一个诸葛亮,顶半个也行,不是就完善了么?
一、国民基本医疗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意不得。
一个国家国富民强,除有饭吃、有衣穿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完善的医疗保障,也就是说,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
**先生领导的中国**建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百姓的吃饭、穿衣、医疗保障的问题。尽管由于诸多原因,在吃饭、穿衣、医疗保障方面做得不是那么十全十美,尽管吃的是那么简单,穿的是那么单调,医院是那么的简陋。但他确实做到了,保障了国民最基本的需要。
令他老人家念念不忘的是中国广大的农民,所以他曾经尝试提出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件事,他没有做到善始善终。
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
因为这三条,百姓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吃几十、上百块钱一颗的好药,也不要求非要专家教授亲临门诊,更不要求住进单家独院的高级病房。
所以他们的要求,可以说极低极低。但是这极低、极低的要求,现在看来却做得并不好。包括那些医药费用完全报销的人,当听说那高额的费用时,也不免咋舌和侥幸(除非他从不看帐单,所以他也不会知道百姓的疾苦)。
当百姓最低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显然他要进行比较,和以前或者与国外,其结果,可想而之。
实在没法,就只有寄希望于虚无渺茫,不科学的不看病、不吃药的精神疗法。所以说,我们不能小看这个问题,它实际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稳定。
当人们都在为此类事情骂天骂娘的时候,你还能闭着眼睛说这好那好么?你还能高枕无忧么?你还能安然无措么?
二、国民的基本医疗,应该是免费的,至少应该是能够承受的。
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基本的医疗保障,**先生他做到过。
对于有工作的,做到了全免费;对于没有工作的,条件好的单位可以部分报销,条件差的单位,即使不报销,靠他的收入,也能够承受。在城市,基本没有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象。
社会在进步,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医院的服务是越来越差,药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是越来越贵,老百姓吃不起药、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这也叫改革的话,说句不中听的话,这种改革对百姓而言,就叫谋财害命)。
现在的卫生部长、国家主席他肯定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他关心的是拿手术刀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所以改革的重点是在国家不拿钱的前提下,让医院自己去找钱,致富(教育也类似)。
新老问题一起来,你百姓还招架得住。我住过中国的医院,没有住过外国的医院,就不知道这WTO的医院,有什么不同?
比如我曾住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新桥陆军医院,北碚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病人住进医院,就由医院照料,包括吃喝拉撒睡。
男生解便,由男护士照料,女生解便,由女护士照料(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工作开始下放,改革成了病员家属代劳,代劳不出奇,你还要另外交钱,名字就叫陪伴费。
所以医院也出现一项新的职业,代为介绍陪伴。而医院的护理费照收不误,你要问,他就答,这护理就是打针、吃药(送药,连开水都不给你倒),量体温。
哇噻!其实这三项中的两项,病员家属都可以代劳,送药、量体温、如果病员家属学会打针,岂不又可以减免三项费用(白日做梦!)这样的医院,不知卫生部长先生要来有何用,连点起码的江泽*先生的三个代表都不讲!
上面的例子说明现在的医院价高质次,但家家都如此,你也没有法。
从农村搞承包开始,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就是承包,除了承包,好象再没有什么其它办法。
所以要致富的医院,采用的也是这一招。医院包给科室,科室包给人头,层层分解,目的一个如何找钱。
为此,这医生在得回扣的同时,开药就有讲究,不管是批准的公益(非营利)性质的,或者是非公益(营利)性质的医院,医生不会手下留情,因为公益性的医院,你国家并没有保证他的所有收益,连工资都只提供百分之几十,我自己不挣,谁给?(新时期新现象,医院旁边养活了几十家药店,因为他盯准了你的药价比他高)
一切都转嫁到患者的头上,所以医保改革的出台,只涉及看病费用的支付(悬而未决的问题还很多),并不涉及造成如今这"三不"的真正原因,中国百姓的"三不"不可能得到解决,以至会更甚!
可见,政府的工作重点,则是建立真正的不以赚钱为目的,而以给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免费医院,或者即使家里有人没有工作,靠工薪族的收入,也可以承受的医院上来。
可能吗?我想请香港的朋友告诉我,也请澳门的朋友告诉我,也请台湾的朋友告诉我,也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卫生部长告诉我。
我听说,香港的公立医院对市民是不收费的,但有钱的人大多不去这类医院,因为自己没有钱,很没有面子。但是对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本身就没有钱,不存在丢面子的事。政府大可不必担心。
如果政府只管理这些公益性质的医院,只向他投入政府的资金,管理他的药价,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而让那些私立高消费的医院自我生存发展,国外的,本国的,反正对象是那些有钱人,让他去享受该他享受的,让百姓享受他该享受的基本的医疗保障,各行其道。这政府不就更省事了吗?
三、降低药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是医疗改革的关键。
这药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究竟有多高?年青人也许不明白。下面我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些数据作比较:当时的挂号费初诊是两角,复诊是一角;现在是三元、五元、十元、以至更高,分别上涨了三十倍、五十倍、一百倍。
与此比较,相应的个人收入,我从五十三元五,增加为现在的六百多元,上涨了约十倍。同期相比,大米、肉食等主、副食品,大米增长约十倍,猪肉增长不到十倍。公共汽车、自来水增长约二十倍。
一到医院,因看病派生出来的费用则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以门诊打吊针为例:躺着输液,占床二十元一次,坐在凳子上输液,一次八元。因为你使用了医院的床和凳子。
二十元,相当于一个月收入六百元的人一天的收入(重庆市领养老金的人,大多数月收入三百多元,包括八级师傅,下岗的、吃低保的当然更不在话下,能在六百多元以上,就该算高级工程师之列了)。

又说病员家属的陪伴费,晚上家属值守在病床前摆一张椅子,一晚收四元(不知道除中国大陆外,中国的其它地方和国外有没有这笔费用,因为这件事原本该医院做)。
如果是家属人手不够(计划生育,不是只生一个好吗?)或者不能连续熬夜,需要请人值守,每晚又是二十元。至于手术费明码标价,建议现在的卫生部长查一查历史资料,作一个对比,看看翻了多少翻?
我保存了一张母亲(冠心病引起脑血栓)七十年代住院的收据,住院一个月,花费九十几元钱,当时我的工资收入是五十几元钱,也就是说,一个月的住院治疗费用,相当于我两个月的收入。
而现在呢?邻居住了两个半个月的医院,没有动手术,就治疗费、住院费,半个月就一万,两次就两万。相当于他一家有收入的三口,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一个人三年的收入(与七十年代相比整整翻了百多倍),请问,这样高的费用,莫说他一家承受不起,就是有单位的人,单位也承受不起,即便是政府,他也承受不起。
邻居是十一月中旬摔跤,住院半个月,因付不起费用,只好出院。
第二次源于病情恶化,重新住院,半个月后于元旦出院,不得已,只好回家等死。
家庭能治疗么?就是一个氧立得,提供氧气,然后就是家属自己买药,苟延残喘。元月六日晚,患者眼睛失明,说不出话来,邻居、同事无不哀叹,遭孽。
可以说见诸报导的病例,在现时社会,只是冰山一角。像我邻居这样,没有见报的事例,比比皆是。
时下,医生作手术都这样来计算他的价值,即手术作了多少个小时,与理发的师傅比,与卖茶叶蛋的比,与售货员比;同理,住医院就与住旅馆比,与住宾馆比,这样一比,当然你手术费收个千多,两千,你住宿费每晚收过十几,二十或更高,作为病人无话可说。
但救死扶伤,体现国家、政府对人民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个帐就不能如此算。
应该算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有病能医,国富民强的大帐。所以只有真正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医院,才能担当如此重任。
一个好的医院,并不在于你的医生个个都是顶尖高手,你的病房都是空调单间,你的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只需要干净,整洁、对患者热情周到,病人就心满意足了。你条件再好,对病人冷若冰霜,我想病人躲你都躲不赢。
白求恩是闻名中国的好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干什么?帮助中国抗日,救死扶伤,拯救八路军战士的生命,如果这个时候,他还要去计较这手术多少钱一台,那他就用不着到中国来。
同样肩负国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公益医院,由国家提供他的与公务员同比的收入,由国家提供治疗的手段,那么他上班的任务,就是救死扶伤,用不着讨价还价,用不着自己动脑筋,还要在患者身上找几个。
如此这般,如果我们将药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降它个百分之七十(远不止),那么该付一万的,就变成了三千,无论是患者或者是国家医疗保障机构,都可以大大的缓口气。
现在药厂生不生产几分钱一颗的药?我的回答是,有。但到了患者手中就已经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使用过的药中,头痛粉批发价五分钱包,一百包五元;消炎片百颗一瓶七元……。
现在的人挣外国人的钱没有本事,在中国的老百姓这根鸡骨头上刮油却不赖!变个名字,或者稍为改变下配方,又变成了高价的新药,这一点麻卫生部长的广广可以,麻外国人行吗?据报载,中国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一类药只有三个,其它二类药大多引进人家的配方,专利、技术。
所以问题的症结,还在医院的药价、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失去了控制。要重新控制它,并且控制得住,就只有以法律的方式对公益医院进行定性,就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以实现国家、民族、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为已任。我想这一点国家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四、如何解决公益医院的资金投入
当今急需的是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医疗基本保障法,明确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享有吃得起药、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救治的权利。
为此国家必须对公益性医院的建设和投入提供保证,类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遗憾,义务教育法也是说得闹热,对于不按规定投入资金的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尽管规定了追究措施,但形同虚设,一句话,国家有困难,就可以逃脱为官者的责任)。
公民和用人单位,自参加工作始,有义务按时交纳医疗保险金,为自己的未来健康买单。公益性医院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政策,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手段,提高价格,向患者转嫁费用,并从中谋取私利。
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公益性医院的示范性医院,在参与治疗中应该成为公益性医院的典范。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医科大学可以自筹资金,专门建设专为私人服务的高档医院,自行确定国家认可的私立医院收费办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办私立医院,应该同时举办公益医院,提供中国公益医院同价的服务,其资金的投入由同一法人私立医院拨入,可以不计税收。
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公民,进入私立医院治疗,费用自理,不能到社会医疗保障机构报销医疗费用。
国家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医院转入私立医院,国家现有投入,折算成国有股,收益充实公益医院。……
国家指定药厂专门生产公益医院需要的药物,或由国家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以降低药物的进价。……
02-01-08P00:45
写这篇文章,缘于去年十一月份摔伤的邻居因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治疗,正走向死亡。
昨日我去看他,当他听说我的名字的时候,想挣扎着起来,但眼睛已经看不见,咀也说不出话来。他只有痛苦地用手捶打自己不争气的双眼。
邦不上忙,也没有多的话说,只能实打实地讲,你是一个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参军、入党,然后复员工作,勤勤恳恳,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你的家属也尽力了。问题就出在该管而管得不好的**。
邻居的生命即将终结,给家属留下的是一**债。目睹惨状,我无言以对。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天走的是他,明天可能是你,后天就可能是我,因为生老病死,规律无情。
前发文章:"中国人最怕什么?""医保改革不容乐观",加上本文,以纪念这位一生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邻居。
02-01-08p2:15
今日上午10:30邻居在亲人的陪伴下,于心不甘,孤零零地走完了他人生的历程。
十八岁的李庞要换肾,妈妈捐肾救子,手术费需要六万元。第一个伸出手的是重庆佛教功德慈善会,汪洋会长送来六千元,杯水车薪,体现了出家人,慈悲为怀。
据说还有老百姓愿意捐钱,加上前不久另一例,母亲捐肾救女,因钱不够,由博士医生签字担保。其间,除第一例外,看不见,政府有何作为?那么,百姓他还能靠什么?人家说,祖国是百姓的辈山,这靠山,靠得住么?为何国家不做这个靠山呢?
02-01-10p9:07
李庞的医疗费有了着落,福建兴业银行伸出了爱心的援手。昨日,福建兴业银行重庆分行负责人联系重庆晨报记者,急切地表达一个含义:我们明天把全国第一张专属女性以鲜花康乃馨命名的银行卡(该卡昨日首发)送给李庞的妈妈,卡里有我们员工和单位存入的六万元钱。负责人讲:我们想让母爱和关怀延续得更久。
02-01-11a10:30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