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直击政府定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击政府定价
前言: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定价具有绝对的权威,但其定价原则,严格遵守对成本、利润和税金的控制。所以进入市场的产品,质优价廉。企业不会饿死,也赚不到大钱。除非你的管理比其它企业更高一筹。
靠管理和技术的进步,你的日子比其它企业好得多,但收入不会有大的变化,典型的是当时上海企业和其它国内企业的差距。当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价格基本放开,一双鞋你可以卖上数百元,价格的趋向决定于市场的需要。
有人买再贵也行,没有人要,再便宜也无人问津。这时的政府定价转向了国家控制的垄断企业,其特征是生产垄断,销售垄断,经营也垄断。
应该说政府在《价格法》中对政府定价程序的法律约定,更多地是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以防止这种行业的垄断通过价格这根杠杆,损害百姓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对这类企业的成本、价格变动因素以及企业管理进行严格的监控势在必行。
因为一个好的企业,靠管理赢得效益,一个差的企业,再好的经营环境,因管理不善,人浮于事,也可以毁家败业,搞得一塌糊涂。
因此,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让老百姓看到了就自己切身利益,参政议政的一线希望。价格法公布后,百姓到是觉悟了,但各级地方政府呢?则显得极不适应,仍然按照过去的习惯我行我素。
为此国家计委又于去年七月制定颁布了价格听证办法,规定涉及民生的政府定价,必须听取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必须召开价格听证会。百姓高兴了,以为有了法律这柄利剑,至少对垄断行业的价格变动,少说也有点发言权。也许是人们对法律的尊严估计过高,也许是各级领导善于作秀,习惯于各行其事。
当一阵煞有介事的操作,给百姓的企盼留下良好印象后。最终地方政府仍旧选择了我行我素。将法律执于一种十分尴尬(诚信重庆,何来诚信可言)的境地。笔者对去年一年到今年,见诸报端的有关政府价格决策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让我们看一看,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政策么,还是我说了算?
“主城区水费,下月起增调”经市政府昨日(2001年5月15日)召开的第81次市长常务会研究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主城区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及水资源费适度调增。
为改善主城区供水环境,我市先后贷款新建了和尚山水厂、梁沱水厂,扩建了黄桷渡水厂工程。为确保贷款的还本付息,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动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解决污水处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作出此次调价决定。
据有关部门测算,按自来水新建水厂贷款还本付息计划和排水工程所需资金,自来水价格调整幅度应为每立方米0.34元;污水处理费调整幅度应为每立方米0.50元。但考虑到城市居民承受能力,作出了幅度较小的调整:自来水价格在原分类价格的基础上每立方米调增0.25元;城市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调增0.15元;非居民类水资源费调增0.01元。……摘自重庆晚报2001.5.15次日头版
这个决定,政府的意见代替了百姓的意见,也取代了政策规定的价格听证,因为政府考虑十分周到,一句话:此次调价对居民消费指数影响不大,每人每月约需多支出1.16元。
(笔者注:看来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在研究自来水价格调整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国家于1997年底批准,1998年五月施行的由江泽*先生签发的《共和国价格法》,文件规定了此种定价应该召开价格听证会,听取广大消费者的意见,不知者无罪,暂且称之为,还是我说了算。
调价原因清楚,不是亏损、不是微利,而是偿还再投资的债务,还有就是建设资金的不足。因此,他不可能召开价格听证会,谈什么价格、成本。既然用百姓的钱偿还再投资的本金和利息债务,那么这种资金投入谁拥有?答曰市水务集团股份公司。
国家投入叫国有股,因为市政府为偿还所谓基金风波借贷的数十亿人民币的亏空,以无力再搞什么政府投资,所以只好向百姓摊派,与电信的初期收取高额初装费如出一辙,这种投资,它不叫投资,叫水费,还要一直的收下去,旱涝保收他还会亏损吗?我用了一句话,比富得流油还要富,叫富得流金)。
煞有介事
法律利剑高悬,难为了一直靠自己一张咀说了算的地方政府,于是各种价格听证,见诸报端。“就红岩革命纪念馆门票太低问题,各方论证应否调价”。(2001年9月12日)“索道票价上了听证会”(2001年10月19日),其听证会还算中规中矩,有申请人、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基层工会代表、部分居民代表。也有价格、成本变动资料。不过这价格听证会不管开与不开,照旧一个涨字了得,尽管主管价格变动的政府机构连它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价格何以要如此变动。
紧接着市物价局公开聘请价格听证代表(2001年12月13日,报导称:根据国家计委要求,各地政府进行重大价格决策前,必须召开价格听证会。为了保证听证会的公平和公正,公开召聘20名听证会代表。注:均系义务性质),市消费者协会为一个公交调价发了三千张调查表,看来中央政府的政策,在咱新兴的中央直辖市要来真的了,百姓如饥似渴的盼着这一天。
元旦将至,新的一年又将到来,2002年,价格又将如何变化?因为有中央政策撑腰,一向说不起话的百姓,好象腰杆又硬了起来,至少他认为有一个价格听证会,还有自己说话的权利和机会。
当年底有关媒体透露,新的一年,物价将有何变动的时候,他们沉得住气,就看政府如何动作?2001年12月25日的重庆市物价工作会议称:……提高自来水价格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调整部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见次日各大报)看来这政府工作真是做到了家,这么厉害,价格听证会都没有开,他就大言不惭地宣称,自来水要涨,天然气要涨,医药服务费要涨。
百姓想,你要涨,百姓胳膊扳不过大腿,但你总要说一个子丑寅卯,甲乙丙丁来。等的就是那场听证会。
凡开听证会,何以嘘声一片
红岩纪念馆门票调价,索道调价,起因都在于政府没有根据物价的变化,相应提高投入,带来展馆、索道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隔三叉五,翻修路面、人行道有钱,植树造零有钱,一个只在重庆开三天的AAPP用了数亿元政府有钱,唯独该花钱的地方没有钱,因为大道是城市的脸面,另外没有投资,又哪来回扣。尽管曾家岩纪念馆门可罗雀,门票即使再涨,老百姓因有选择余地,大不了不看,所以,此类听证会,对多数百姓而言,影响不大。
政府有关部门,对如此小事,也严格按国家政策办事,广泛征求意见,尽管反对者大有人在,你要涨百姓也没有办法。但其行为的规范,让百姓很感动。
接下来的是长达数月,有关公交公司的调价,参与价格听证(2001年8月23日)的有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以及市总工会、市消委和消费者的代表。与会记者数十名。
其中尤以率先发言的市消协副秘书长王化田、罗霞的讲话具有代表性,他们说:今年以来,公交价格已是三次调价,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说消费者对今年3月1日的票价调整反映平淡。那么,3.15期间街头上万人签名反对的10米长卷算什么?我们消委一摞一摞的投诉又算什么?……下岗职工代表洛宾说:如果公交公司无力扭亏,为何不像其它行业那样公开拍卖招标,让能者经营。不能简单地将亏损转嫁给消费者。

投赞成票的是一位姓邓的人大代表,她讲:此次按档次调整运价符合市场规律,公交企业职工长期早出晚归,驾售人员收入低,公交企业负担重的问题也不得不考虑。她的发言引来一片嘘声。
这位人大代表很有代表性,因为她的依据就是上级提供的资料,凭想当然照本宣科。
笔者想问一问这位委员,以及出行坐公车的政府官员,你们清楚公交公司是如何管理的吗?简单不过,承包。各分公司,包括路队,都采用单台车承包,发包人公司及路队,将车承包出去的时候,是包赢不包输的,也就是说,一台什么样的车,走那条线路,你承包者应该按月交多少钱?
其作法与出租车招司机别无二样,请问,有哪一位出租车主,因采用这种方法,包亏了的。如此简单的管理,如此包赚不赔的承包,作为价格把关的政府却浑然不觉,听那些坐在办公室抽烟的公交公司领导空了吹。
什么亏损?当公交车起步价从五角上升为一元的时候,要知道增长的五角是纯收入啊?你说这毛利应该是多少?单车承包,早出晚归都是为自己挣钱,不足为怪,哪大街上的面摊,夜火锅,为了挣钱,谁不是早出晚归。如果说公交公司的驾售人员收入低的话,谁还愿意干?
要么就是承包基数上涨得不合理,据说起步价提高后,单台车的承包价也相应提高,最清楚的是驾售人员。可惜,我们的官员包括部分人大代表,对此却孤陋寡闻。
有关官员连政府定价企业的运作规律都不清楚,他何以代表政府来把这个定价关?最终公交分档次定价夭折。参与此次价格讨论的涉及各大媒体,有九位人大常委联名向市物价局提出质询,数位法律界专家发表言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无疑对政府,对市民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遗憾,经过这一轮深入人心的讨论,政府定价,最终选择了,还是我说了算。
政策么,还是我说了算!
这价格听证会,虽然体现了民主,体现了法制,不知乍的只要一开,好象总是刹不倒割(没完没了)。人大委员问、政协委员问,连工商局下属的消费者协会也要跟到质疑。能通过的绝无仅有。
一个决定,议而不决,等于不议,快刀斩乱麻的政府官员,一狠心,用得着开什么听证会么?于是没有任何价格听证的前兆,说涨就涨。
先是2002年2月10日重庆晚报头版的“全市医疗收费标准今起调整”这既是通告,又是政府的决定。第一段就是:记者昨日从市物价局荻悉,从今天起,我市将对特别护理、换药、CT检验等148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
此次调整有升有降,其中涨价的项目略多于降价的项目。
此前,成都市为医药服务的定价开了听证会,结果在一片反对声中没有通过,重庆市政府毕竟与成都不同,中央直辖市嘛,无论是执行中央政策,或者对政策的理解,肯定技高一筹。你看开什么听证会,多麻烦,不开,照样说涨就涨。多顺当。这就是直辖市的水平!
紧接着,另一项远较红岩纪念馆调价影响更加深远,牵涉每一个百姓的自来水涨价方案,也在寻常百姓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通气会发布了。
重庆青年报题为“自来水今起涨价”的文章称:记者昨日从市政府召开的水价调整新闻通气会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自来水调价方案昨日正式出台。备受市民关注,这是一句大实话,但关注是关注,你关注与不关注有何区别,谁征求过你的意见,谁召开过公开的价格听证会?三千万重庆人,有谁知道,请举手(包括各新闻媒体,中央驻重庆记者站)。
去年八月,价格听证办法颁布实施时,口口声声告诉百姓,今后“水电煤等调价必须举行听证会”“调价不听证违法”的新闻媒体,包括人大、政协,法律专家、大学教授,面对这突然的涨价,步调这样一致,顿时都悄无声息。是中央文件有假,或者是地方政府有人根本就没有把国家的法纪放在眼里?
老百姓则搞不懂了,这国家的法规还有用吗?必须召开价格听证会,必须听取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写在文件里的字是假场合吗?人人都在说诚信重庆,连中央政策都不放在眼里,这能叫诚信吗?哦!原来这就叫诚信,你就按这个思路做,尽管说假话,办违心事,包你没有错……。
重庆直辖五周年了,最近又在迎接亚洲议会和平会议(AAPP),用了数亿资金,打造一个整洁靓丽的重庆,报载其间将实行交通管制,4月23日后,全市交通秩序恢复正常。也就是说,过了那个日子,你在到重庆来,看到的将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做着的重庆。就正如这政府定价一样,说的和做的总是有点区别,那怕是面对国家制定的法律。
02-04-05P08:10
第1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0611:06:07.0)
自来水调价,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亏损不亏损的问题,而是一个垄断性企业能否利用垄断,通过政府定价的方式,向百姓摊派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问题。需要钱么?市场经济,要么自筹,要么借贷,能向百姓摊派么?哪一个企业做得到?只有中国重庆。百姓并不是不通情达理,你政府开口,发行债券向百姓借,利息算低点,大家都认帐,你如此强征暴敛百姓是何感受?能说你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再看看市水务集团成溜的高级轿车,高工资,高福利,高奖金,百姓心寒得很。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0611:33:48.0)
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国家价格法和价格听证办法的法规,久了也觉得说不过去,地方政府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2002年3月26日,媒体从市物价局获悉,天然气调价的时候,市物价局局长王胜利解释说,由于此次调价系国家计委调整天然气上游价格,我市随之顺调气价,属于国家调价范围,根据《价格法》和《价格听证暂行办法》,我市不再召开价格听证会。
此处,不开听证会还向百姓说了点理由。事实上,既然是上游国家调价,按法律规定也应该召开听证会,让参与听证的百姓说话,证明一点,百姓是通情达理的。一次展示在法律面前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机会,就那么几句话勾消。但老百姓心里的疑虑能勾消吗?那关系国计民生的自来水调价,百姓会淡忘吗?诚信重庆,政府都不做表率,岂不又是一句空了吹?
第3条回复:作者:成都的海(2002-04-0611:39:42.0)
up
第4条回复:作者:树懒(2002-04-0611:51:18.0)
好文
第5条回复:作者:耕者(2002-04-0612:01:27.0)
好文
顶一下
第6条回复:作者:不都是我的错(2002-04-0612:30:06.0)
物价局怎么管的?费力不讨好。
第7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1121:45:43.0)
最近国务院批转了一个文件,自来水价格将出现大的变动,笔者为此写了“阶梯式水价的问题与对策”。实际上,不要理解为,凡谈自来水就是谈涨价,对于最低阶梯的等级,国家应该履行责任,保证公民自来水的基本供应,且价格不能过高。物价局不是简单的费力不讨好,实际上他也有苦忡。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掌门人,是否为当地百姓着想。在阶梯式一文中,笔者举了上海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