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捉摸不透的小康--和厉以宁教授商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捉摸不透的小康--和厉以宁教授商榷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未来十年的小康,作了一个预测,称:有两套房才叫小康。
其依据:都江堰以北青城山以南,当地农民盖了一大批单门独院的房子,大概四万块钱一套,卖给成都的工薪阶层用作休闲度假。北京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的房子也都被一些知识界人士买了做第二套住宅,以备周末度假。
就连农民也需要在城里有第二套住宅,可以做生意,孩子要上学,家里有人看病,平时到城里看看戏看看电影等等。
厉先生立论依据确凿,面面俱到,在其眼中工薪阶层、农民、知识界人士(且称有钱人士)都有这个需要,也都有这个能力拥有第二套住宅,享尽生活的乐趣。
笔者的意见却与之相反,认为这样来认识小康,是否太肤浅,在社会最基本的保障都还欠缺的前提下,这种简单的推测和定义,只会给决策者和百姓以错误的导向。
什么是小康?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个指标,好象已经达到,但现实中的百姓似乎感觉不出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医院?
因为这些问题,作为经济学家的厉先生感觉不到,如果当你只能报销75%、80%、90%的医疗费的时候,就按先生目前的收入,你可以算一算,你是否招架得住?北京大学的那些老先生们是否招架得住?
人吃五谷,难保不得病,特别是老来的时候,疾病来了,你想挡也挡不住(在中国目前除了公务员有保障外,其它人都没有,大老板有钱,自己保障自己,平民就只有喊天了)。
当然一般百姓岂能与先生比,中国重庆一个人的养老金多少钱?多数人就那么三百来块钱。这是稳定的收入,如果加上下岗的孩子,没有工作的媳妇,尚在上学的孙辈,你说这收入是小康吗?大康?或者叫富康?
这所说的几辈人,五、六口,医疗费一分钱也不能报销。我举的例子,在重庆相当普遍。
就说都江堰市吧!农民可以修房子买钱,因为他有土地,而城里人呢?笔者有位亲戚,就在该市的青城造纸厂。一个好端端的厂,在一些“精英”的管理之下,濒于破产,下岗的年轻女人做什么?不甘寂寞也不甘受穷的就去坐台。
厉先生举了三类人。我看第三类人最有希望,因为知识界人士嘛!当然包括公务员罗!还有那些文娱界、体育界人士,都有这个能力,且用不着再等十年,他们现在就有车、有房、有豪宅。
至于农民,其中的大企业家不知可不可以算为知识界人士,如果能算,他们也早已经实现了十年后的梦想。
说到一般农民,要做到这点很难,很难,除非他幡然醒悟弄明白:走正道难发财的道理,像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沿北京石家庄的公路沿线,靠偷盗电缆过日子的农民成百上千那样,发财才快。
说不定也能挣个几十、百把万,过上那些知识界人士的生活。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和城里人来说,要求不高,以我为例,尽管目前就有两套简陋不过的住房(接近厉先生提出的后十年的小康),但我情愿不要这个名,包括少要一套房,就希望一家数口,像厉先生和其它公务员一样,能享受免费的医疗保障?厉先生你说这个要求高么?
在“中国人最怕什么”“公务员,上税不?”等文章中,笔者对小康的说法提出质疑:人平八百元(家庭)算什么,人平六百呢?如果这都叫小康的话,何以连病都看不起,原来中国特色,吃饭的小康,我只能这样理解。
既然是吃饭的小康,何来成为征税的主要对象?搞不懂,小付(某报记者),你能回答吗?
现在这个问题又交回厉先生,你能回答吗?
01-12-28p8:30
青城山的住房四万块钱套看似不多,厉先生你知道住医院半个月要多少钱?另外你所说的工薪族界定不清,我想可能就是政府的公务员,如果不是保障齐全的公务员,就算是一个打工博士,白领,他敢执自己的后半生不顾,今后十年,去享受乡间情趣的第二套住房么?
哦!说个半天,你所谈的那些官嗦!怪说不得,这也叫理论?(一般的打工仔,还兴什么度假?想都莫要想!)
第1条回复:作者:重上井冈山(2001-12-2821:53:37.0)
“如果当你只能报销75%、80%、90%的医疗费的时候,就按先生目前的收入,你可以算一算,你是否招架得住?”
天啊,能报销这么多,我们这里的企业每个月就10元钱,这还算不错的,有的一分钱都没有,大病就只能挺着,但愿他们别去练XX功。

第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2-2822:00:59.0)
这种报销,是有最高限额的,一年最高八千,算好的了,分钱不报的,比比皆是。
第3条回复:作者:只是偶然(2001-12-2822:09:42.0)
同意.
第4条回复:作者:愤世(2001-12-2908:08:14.0)
小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就象现代化一样,我理解的小康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不是大款也不是贫民。在目前能有一套房子,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小孩上学没什么负担,想吃能吃上,想穿能穿上,存款不多,但有个什么大事小情能应付,我感到这就是现在的小康了。
至于小康社会,我以为现在还远没有达到,要达到小康社会至少70%的人要达到衣食住行用没什么大的负担。
第5条回复:作者:中国新青年(2001-12-2822:26:44.0)
相信自己的感受,比相信秀才们闭门造出的“小康标准”要可靠得多!
第6条回复:作者:问天(2001-12-2822:43:18.0)
不知教授要怎样回答你才好。
第7条回复:作者:swzysjjc(2001-12-2908:52:36.0)
教授没法回答你,因为这篇文章不一定就是他写出的。另外,公务员也是分几种的,好的地方日子好过,如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象其他小城市如江西的县市,拖欠正常工资,甚至借债交税,“主动扶贫”,这些也是不好过啊,这些问题只有等有些人富够了,转移支付才能解决。
第8条回复:作者:任我行(2001-12-2913:26:30.0)
他根本不了解民众的疾苦,是个只会歌功颂德的十足的吹鼓手。
第9条回复:作者:中间(2001-12-2914:37:00.0)
我对北京的经济学家们,都失望死了!
第10条回复:作者:yuuki(2001-12-2916:56:14.0)
别说下岗和农村贫困人群了,就我自己--一个还算得上是中等收入的合资企业的白领,
都不敢奢望再拥有第而套住房,因为我还要为自己的养老储备。
两套住房,在日本都不是小康阶层的人所能拥有的。
第11条回复:作者:气死穷学生(2001-12-2921:08:46.0)
这跟大学教育的收费改革一模一样。
什么上一年大学国家要花多少钱倒贴
所以不能说学费贵
要知道农村的老百姓除了吃饱饭
连买衣服的钱都要攒得浑身冒汗
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高新科技上去了
哪有人管农民的死活
第12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2-3011:55:27.0)
因一个星期上网一次,网友的回帖,看了那份,就看不到这份,只好把它调上来。
第1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2-3012:09:40.0)
回气死穷学生,“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高新科技上去了”不是那么一回事。低水平的中国足球,投入了几十个亿,如果把这笔钱,用来引进博士,一个企业(指俱乐部所在企业),用引进的一百个博士搞开发,不管是汽车,摩托,或者其它,你看令不令我们的对手,外国同行害怕,现在他用不着害怕,因为你有的几个钱,成天空搞灯,中饱私馕,不干正事,你的产品,只是地摊货的水平,加入WTO,只会是我外国货的天下。不信,你慢慢瞧。
第14条回复:作者:恐猫(2001-12-3012:38:48.0)
气死穷学生:
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认为大学其实是高级托儿所,混日子的地方。
阳关:
很有道理,如果把这笔钱用到希望工程上去,那么十年后中国就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强国。
所谓达到小康,其实还是只有北京的那些老爷们,而绝大部分的人充其量是解决温饱问题。尤其是下岗工人和农民这些弱势人群,最怕盼望的是饭碗而不是别墅。
第17条回复:作者:纸醉金迷(2001-12-3013:06:01.0)
我对这个的看法极差!
第18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2-3013:16:39.0)
回听话:厉教授不仅这样讲,而且是在第四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提出的所谓观点。报纸标题是:经济学家为十年后小康定义:有两套房才叫小康”厉教授的演讲主题:“WTO与中国经济”
第19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1-0516:56:05.0)
经济学家一会吹股票,一会又吹承包。难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就是如此简单的吗?农村承包,是它的初级阶段,用于工业,包括建筑就会坏事,最典型的是建筑工程承包,一包,就好吃回扣,直接的效果就是工程偷工减料。只要工程不垮,谁也没有责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