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揭海狸鼠骗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揭海狸鼠骗局
一揭:广告.法律.致富-也谈鼠热
数月来,一股广告开路,“以法促销”,养海狸鼠致富的热潮在我市兴起,大有要想富,非养海狸鼠莫属的气势。
前不久,一对退休夫妻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准备购鼠,企望养鼠致富,求教于我。笔者不揣冒昧答道:且慢,仅防上当。
尽管销鼠广告信誓旦旦,尽管晚报“鼠热与法律保障”中写到,一听到“法律保证”四字,令手里捏着大把钞票仍彷徨观望的投资者“啪”地把钞票丢出去,但笔者仍是疑虑重重。
其一、海狸鼠作为一种动物资源其实用部分是皮和肉。这一点和猪、羊、兔、水獭等没有丝毫差别。试想一对仔鼠按最低价500元算,两张皮值300元,4公斤肉值200元。恕笔者孤陋寡闻,就不知哪家公司在收购150元张的鼠皮,哪一家餐馆又在进50元公斤的鼠肉!
其二、令人费解的是深知海狸鼠皮毛是“裘皮皇后”,肉可以作名菜的养殖种场,既不高价收皮,也不高价收肉,至今也不见国内哪一家公司挺身而出从事这项利国利民的买卖,既然海狸鼠的皮、肉利用尚在云里雾里,靠它何以致富?
诚然,有人养鼠发了财,这使人不禁想起数年前潼南县乡下的一位妇女(高息揽储行骗),她不是也让一些人发了财吗?
一种尚未形成终极产品的半成品何以成为众望之星,致富之桥,笔者不得不佩服策划这一行动的经营者匠心独具,而自叹弗如。
***
小陈(重庆晚报记者陈薇莉):您好!
我不知道这篇短文是否该找你,是否道出了个中要害,至少我认为目前的海狸鼠热是一场策划周密的骗局,其危害若干年后不言自明。
其致富简图如下:
养殖场每月售50对仔鼠
1月份收入5-15万元(售价1000-3000元/对计)
2月份收入5-15
3月份收入5-15
4月份收入5-15
5月份收入5-15
6月份收入5-15
合计收入30-90万元按说明6个月后产仔。
7月份收入10-30万元售100对
支出2.5-12.5万元收50对(收购价500-2500元/对)
收支相抵,纯收益7.5-17.5万元,余下类推。
不难看出,所谓“养殖场”,卖给第一个客户的第一笔交易1000-3000元/对全得,六个月后,返还一对仔鼠养殖场得(500-2500),第一个客户得(2500-500),这三千元由下一个客户购鼠时承担。
可见,“养殖场”只会收购仔鼠,是不会收皮和肉的,许愿的皮毛加工厂,食品罐头厂也不会用上述的收购价收购皮和肉的。这种游戏一直要玩到海狸鼠泛滥成灾,一文不值,怨声载道为止,帮凶就是新闻媒介。
重庆晚报读者郑祥光
---
一九九二年底,作为党报的晚报发表“鼠热与法律保障”为骗子张目。骗子如此横行,让人不堪目睹,欣然提笔。
二揭:敛财有道再谈鼠热
如果没有广告的宣传,没有白纸黑字工商部门签证的回收合同(所谓以法促销),如果没有一些养殖户的大顺大发,惯以眼见为实著称的重庆人不会一时冲动,养鼠成热。

那么,不见皮肉利用的海狸鼠,又怎样让人发了呢?
笔者斗胆,试解这个谜。某公司若以每月50对的速度销售海狸鼠,售价1000元/对(最低价,尽管成本不足10元/对),半年销售300对,收入30万元。半年后第一批客户开始返销仔鼠,其中周某返销6对收入3000元,除去购鼠开支,净赚2000元,钱赚得容易,公司付款爽快。
这笔钱看似公司掏出,实则出自下一批客户的腰包,而且在这一转卖过程中,该公司净赚3000元,余此类推。
反正重庆有这么大,四川有这么大,中国有这么大,只要广告不断的登,合同不断的签,办事处不断的设,就会出现掏了重庆人的腰包,再掏专县人的腰包,不断的用后者的腰包去填前者的腰包,填始作俑者的腰包。不过其分配原则永远是后者得大头,想来这种发财手腕较之潼南乡下的那位妇女,不知又高明多少倍。
有人会问,不是在筹办皮毛加工厂,食品罐头厂吗?笔者敢说,用500元/对收购仔鼠的该公司,绝对不会用500元/对的价格收购成鼠加工裘皮和罐头,不信,人们拭目以待。
一九九三年元月一日郑祥光
***
小陈:您好!
又寄一文供参考。
前后两文面对三个公司,晚报上的两篇文章,一篇广告,电视报的一篇广告。即晚报12月24日二版“鼠热”与法律保障;晚报12月28日一版信息园资阳正大养殖公司在渝设分公司(称在我市发展一千多家养殖户,净赚约五十万元);晚报12月30日六版广告南岸远东经济动物养殖场成立;电视报12月9日三版广告,侨兴,侨兴致富之桥,众望之星。
这些养殖场无一例外供种鼠,收仔鼠,并声称只收供种鼠的仔鼠(否则都卖给它非垮不可)。
关于皮肉的利用。一家称筹建皮毛加工厂,食品罐头厂,另一家称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发出海狸鼠裘皮制品,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签订海狸鼠开发合同书,生产“海龙营养霜”(用肉?用皮?或其它?),第三家没谈。
我想在这股热面前,要冷静思考,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如果中国都能靠养海狸鼠致富的话,我到认为庄稼可以不用再种(太苦,太累),工人也不用上班,更用不着摆地摊,家家户户腾出1平方米面积养鼠,半年赚2000元,一年赚4000元,人人吃鼠肉,穿鼠皮该多好!
祝新年快乐!
郑祥光1993年元月1日
从揭穿“黑改彩”到宣传海狸鼠,新闻媒体见钱眼开的变化,令人吃惊。93年春节我去成都路遇一资阳老工人后,回渝又写了第三篇,三揭海狸鼠,因条件限制,没有留下手稿。第二篇留下日期,得感谢夫人帮忙抄写时,一丝不苟。
因海狸鼠之事,我的已被历史证明正确的意见未采纳,给百姓,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我一直耿耿于怀。想不通为何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社会,只充许一种声音,一种意见存在,哪怕它是错的,甚至祸国殃民。所以在广告法发布周年之际,我又投稿寄重庆晚报。(请参见正文:第24节媒体续缘,关注社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