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会试落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光十三年(1833年),22岁
正月初春,左宗棠和二哥宗植一同到达北京。会试三场定在三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兄弟二人住在湖南会馆,考前有时外出游览观光,增广见闻。
会试的气派当然比乡试要大,试院围墙上插满棘枝,关防严密,所以试场又叫棘院或棘闱。左公考试完毕,不久发榜。
北京贡院大门旁墙壁前,各省举子们拥挤在院墙外查看会试结果。
几家欢乐几家愁,只见有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更多的人垂头丧气。后面的人往前涌,前面的人往外挤。
人群外,左宗植焦躁不安地倒背双手不停地来回踱步,左宗棠则镇定地观看着眼前的一切,好像榜试结果与自己无关似的。
一会儿,胡林翼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一看胡林翼的脸色,兄弟二人便知道了此次会试的结果。
左宗植不住地捶头剁脚,低声叹息。
左宗棠面带微笑迎上前握住胡林翼的双手说:“润芝兄,辛苦你了!”
胡林翼面带遗憾地说:“何谈辛苦,这样吧,季高和仲基兄到我府上小住几日,二位进京一趟实为不易,我陪二位浏览一下北京的风光咋样?。”
左宗植摇了摇头说:“润之,谢谢你的好意,仲基实在没有心情。”转而对左宗棠说:“季高,你若愿去则去,我回会馆等你。”
左宗棠望着兄长满面惆怅的样子说:“兄长,不要太挂在心上,你且回去歇息,润之兄的盛情难却,我去去便回。”
就此三人分手,左宗植回湖南会馆,左宗棠则在胡林翼引导下走进了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中华老字号一条街,这条街上汇聚了内联升、步瀛斋、盛锡福、马聚源、瑞蚨祥、丽丰祥、王麻子、戴月轩、博古斋、元长厚、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大顺斋、全聚德、六必居、崩豆张等老字号商铺。
左宗棠说:“听说北京的有钱人都有个讲究,说‘头顶马聚源(帽),脚踏内联升(鞋),身穿瑞蚨祥(绸缎),腰缠四大恒(四个钱庄子)’。”
“季高进京没几天,便如此了解。”胡林翼赞赏道。
左宗棠说:“只是道听途说,据说北京人对字号十分讲究?”
胡林翼说:“那是自然,字号,好比人的名字,寄托人们的希望和追求。干商业买卖的,给自家店铺起字号比给孩子起名字还上心。因为这些人人笃信,要想以后日进斗金,财源茂盛,字号必须起得吉利、祥瑞。”
“有这么重要?”
“‘内联升’这个字号,就是当初的开业人赵廷搜索枯肠,冥思苦想,到处求教而产生的。”胡林翼指着眼前的内联升布鞋店说,“赵廷有句名言:‘要想赚大钱,就得在坐轿子人身上打主意,跟抬轿子的再打算盘,也抠不出一个元宝来’。赚坐轿子人元宝,是这位鞋业生意人的宗旨,着眼点就定在为大内皇亲贵族及为大内服务的显贵要员的脚上。”
“确有道理,有钱人一掷千金,花钱如流水;没钱的人一丝一毫也能攥出汗。”左宗棠说。”
胡林翼继续介绍:“经四方请教,赵廷为自己的店号取了这个前(钱)途无量的名字:内联升。内,指大内;联升,即:“联升三级”的意思。在宫廷效犬马之劳的官员们,哪一位不希望自己能平步青云呢?”
左宗棠指着店门说:“这位置也不错。”
胡林翼说:“店址选择也很重要,赵廷经过仔细观察,把店址选择在离大内很近的东江米巷,这条巷横跨御河。西半部北临兵部、工部、户部、礼部等清政府中央机关聚集地,东半部北面有显亲王、怡亲王等王府,是王公贵人荟萃之所。由此可见,内联升的店址选得独具匠心,坐轿人稍费举步之劳就可进店一走。”
两人推门走进店内,只见大小不一、各种面料和花色的布鞋摆满了柜台。
见二人进店,一位伙计急忙跑上来问:“客官,请问二位是哪府上?”
胡林翼说:“我们先看看再说。”
小伙计介绍说:“朝靴特选南京特产的上等贡缎为面,靴底,是用上好的白布打成袼褙,用温州产的上等麻绳纳成的千层底子,经过几道泡、闷、捶、整、晒工序缝制的靴子,结实耐磨,保你穿着舒适美观。”
左宗棠问胡林翼:“伙计为何要问哪府的?”
“这就是店主人的精明之处了。”胡林翼说,“内联升为大内的人服务到了家,它专设了一部《履中备载》,将王公大员的靴子尺寸、样式及本人的特殊需求,一一记载,件件备案。有哪位贵人需做新靴,不必出面重度其足,打个招呼,内联升就可麻利做好,送上府去。”
“高,实在是高!”左宗棠不由地赞叹道。
最后胡林翼为自己和左宗棠各选了一双藏青色的薄底靴子,离开了内连升。
离开内连升,二人来到马聚源帽店前,胡林翼介绍道:“此店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开张,时间随不长,名声却不小,民间曾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八大祥’。用以向别人谝富,店主马聚元是个十分善于经营的人,他为了满足各界的需要,开发出了上自宫廷、下至百姓都可以戴的帽子,无论什么人,都以能有一顶马聚元的帽子为荣事。”
左宗棠抬头望店内望去,确实店内货物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品种齐全、花色繁多。
胡林翼说:“马聚源帽店主要商品是政要富绅戴的瓜皮帽。缨子是用藏牦牛尾,用藏红花做颜色着色,绸缎选用南京源兴缎庄出最高档元素缎的。更为叫绝的是,这瓜皮帽上的小疙瘩,马聚源在缝制时,只用三针便可缝好,其高超的技术被人们称之为马三针。所以,常带马聚源帽子的人,只要一看帽子上的疙瘩,就知道是不是马聚源的货。”
左宗棠仔细一看,这帽子做工与用料的确与众不同,左宗棠感慨万千,说:“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确实不同于乡间僻野。”
接着二人又来到文化街和小吃街。
在文化街,左宗棠与胡林翼逛了有成文厚、泥人张、宝刀衡等老字号商铺,这些商铺除经营景泰蓝、内画壶、泥塑、风筝、皮影、蜡染、刺绣、民族服装、拉丝料器等工艺品外,还有民间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微雕葫芦、木刻、印石篆刻、画像、写花鸟字、剪纸鬃人制作。
小吃街取名“过桥居”,走进小吃街,左宗棠说:“今天是大饱眼福了,可这肚子……”
“这好说,这小吃街有炸酱面、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豆汁、焦圈、奶茶、面茶等80余种传统风味特色小吃和仿膳糕点,随便你点。”
左宗棠说:“转了大半天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好,我就请你吃艾窝窝。”胡林翼说。
二人走进艾窝窝铺内,拣了个临街靠窗的桌子坐下,伙计很快端上两盘。
胡林翼介绍说:“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如何制作?“左宗棠问。
胡林翼说:“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
“为什么后来又成为艾窝窝呢?”
胡林翼说:“我曾在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艾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艾窝窝’。”
左宗棠说:“天子脚下,名堂就是多,在湘阴乡下,这些连听说也不曾。”
胡林翼边吃便介绍说:“艾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还注说:‘艾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提到回人,还有一个故事哩。”

“什么故事,快讲与我听。”左宗棠催促道。
胡林翼说:“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
“可是香妃娘娘?”左宗棠问。
胡林翼说:“正是,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他想自己姓艾买提,于是就叫它艾窝窝。宫女把艾窝窝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眼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什么似的。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艾窝窝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真没想到,吃饭还吃出这样有趣的故事来。”左宗棠笑道。
胡林翼说:“这皇城根下,故事多着哩。”
吃饱饭后,一路上左宗棠走走停停、瞧瞧看看、指指点点,二人谈笑风生,俨然不像落第的举子。
傍晚十分,左、胡回到胡府。
一进书房,左宗棠说:“润之兄,今天季高算是开眼了。”
胡林翼说:“季高,别忘了这是天子脚下的皇城根儿,是四方云集的地方。”
胡林翼转身对身后的仆人说:“告诉厨房,备几个小菜,我与季高饮几盅。”
“是!”仆人应声转身离去。
“北京城热闹归热闹,但我总觉得不如归乡耕读,悠闲自得。”左宗棠说。
“呃,这么说季高还有过隐士生活的想法?”胡林翼道。
左宗棠接着高声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你一身的才华何处施展?”胡林翼问。
“难道唯有进仕为官才能一展鸿图吗,天涯何处无芳草?”左宗棠反问。
“那倒也是。”胡林翼说。
说着,仆人端上酒菜,二人开始对饮。
几杯酒过后,左宗棠说:“润芝兄,虽然季高此次会试未中,但却感到获益不少。”
“何以见得?”胡林翼问。
左宗棠伸手从怀中掏出几张白纸递到胡林翼面前说:“季高从湖南一路走来,沿途见闻颇多,深有感触,作了《癸巳燕台杂感》七律八首。
胡林翼急忙接过来不由高声吟诵:
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青衫不解谈时务,漫卷诗书一浩叹。(其一)
纥烈全金功亦巨,李悝策魏术非疏。
公孤自有匡时略,灾异仍来告籴书。
不惜输金筹拜爵,初闻宣檄问仓储。
庙堂衮衮群公在,休道功名重补苴。(其二)
胡林翼不由得感叹:“在朝衮衮诸公缺乏长治久安之策,在野小民炊烟长断,生计确实可怜!”
左宗棠叹息一声:“唉,季高身在草莱,人微力薄,实在是报国无门。”
胡林翼也惋惜地说:“季高这样一身才华,朝廷不能重用,实在可惜!”
胡林翼这时感觉到自己触到了左宗棠的痛处,急忙转移视线,接着朗读:
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
囊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
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
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其三)
胡林翼说:“没想到季高身居乡野,竟然能注意研究边远的西域问题,实在令人佩服。”
提到新疆问题,左宗棠有些激动地说:“新疆虽地处荒凉地带,但此地实为重要。若新疆不保,蒙古则危矣。然而多年来西北屯政不修、官员不力,根基浮动,将来必成大患啊!”
“那你看应如何解决呢?”胡林翼问。
“建行省,鼓励军民屯田垦荒,加强管理,解决给养。”左宗棠坚定地回答。
“季高此言有理!”胡林翼本欲说我明日即上奏朝廷,想到刚才的尴尬,胡林翼又止住了。
显然左宗棠还在兴头上,他说:“其实这一问题先辈龚自珍(定庵)、魏源(默深)、徐松(星伯)等早已有研究,我认为道光朝讲经世之学者,推默深与定庵。实则龚博而不精,不若魏之切实而有条理。”
胡林翼说:“这几位先辈的书我也读过几本,不过不如季高研究透彻。”说完,胡林翼又往下读:
南海明珠望已虚,承安宝货近何如?
攘输啙俗同头会,消息西戎是尾闾。
邾小可无惩虿毒,周兴还诵《旅獒》书。
试思表饵终何意,五岭关防未要疏。(其四)
听到这里,左宗棠更是悲愤不已,他说:“伶仃洋上‘趸毒’蔓延,‘南海明珠’广东日受西洋鸦片侵袭和武力威胁,天下将大乱矣!”
“东南夷患,季高有何见解?”胡林翼问。
左宗棠说:“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炼兵勇外,必须仿造轮船,以夷长技以制夷,夺彼族之所恃,补己之所短,东南可保矣。”
听到这里胡林翼不由得拍手称赞,说:“季高深谋远虑,实为我大清皇朝之……”
胡林翼突然感到自己又已失言,左宗棠刚刚会试落第,此时再提皇恩的确不合时宜。左宗棠正在兴奋之处,对此也并未在意。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误,胡林翼干脆把剩余的部分一气读下来:
湘春门外水连天,朝发家书益惘然。
陆海只令怀禹迹,阡庐如此想尧年。
客金愁数长安米,归计应无负郭田。
更忆荆沅南北路,荒村四载断炊烟。(其五)
青青柳色弄春晖,花满长安昼掩扉。
答策不堪宜落此,壮游虽美未如归。
故园芳草无来信,横海戈船有是非。
报国空惭书剑在,一时乡思入朝饥。(其六)
已忍伶俜十年事,惊人独夜老雅声。
一家三处共明月,万里孤灯两弟兄。
北郭春晖悲草露,燕山昨日又清明。
宵深却立看牛斗,寥落谁知此际情?(其七)
二十男儿促长句,穷冬走马上燕台。
贾生空有乾坤泪,郑綮元非令仆才。
洛下衣冠人易老,西山猿鹤我重来。
清时台辅无遗策,可是关心独草莱?(其八)
读完之后胡林翼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廊庙之音,可惜不达天听!就个别句子来说,‘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气魄雄豪;‘和戎自昔非长算,为尔豺狼不可驯’,识见超迈……”
“你呀!尽说好听的,什么气魄雄豪,识见超迈。”左宗棠打断胡林翼的话。
“‘群公自有安攘略,漫说忧时到草莱’。肉食者自能谋之,我辈有何用?”左宗棠开始愤愤不平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季高,你不要气恼了。三年后季高你再来重试,我想你早晚会有出头之日的。”
“好了,不提这个了,喝酒,今天晚上我们喝他个一醉方休,今日有酒今日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未等胡林翼说完,左宗棠接着说。
“喝!”
“喝!”
左宗棠与胡林翼推杯换盏,两人时哭时笑,直到黎明。
左宗棠与胡林翼周游京城两日后,便与胡林翼告辞返乡。
临行前,胡林翼取出200两银子给左宗棠作资费,左宗棠说:“季高此次进京,已对润之兄多有打扰,怎好再接受润芝兄馈赠?”
胡林翼正色道:“季高,润芝知道季高人穷志不短,不愿受人之物。这200两银子只为三年后季高再入京会试的资费,以实现你我夙愿,你务必接受。”
左宗棠不好再拒绝,只好接受馈赠,与二哥宗植一起踏上返乡的路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