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事三十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门贺下了决心要走一趟京城----汴梁。
县衙的事情让德祥安排好,所有的买卖铺子都发下话去,在这几天里务必小心谨慎,府里有兰儿,老艾管理着账房,看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多则半月,少则七天,必须赶回来。东门贺一行人晓行夜宿快马加鞭,路上还算平静,这一日就进入了汴梁地界。
汴梁是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繁华一时,天子脚下,帝王之气。一个来自清河的小县令初见如此盛景,怎一个惊异能表?无处不繁华,无处不奢靡,从内城南门朱雀门往北,御街直通皇城大内,沿途有大相国寺,开封府衙,那御街宽达百尺,皆用青石铺就,中间更有一道可供八辆马车并行的白石御道,乃是皇帝御用,御街两边皆植柏,柏树下有各色店铺。朱雀门往南,沿着御街而下,往东一拐,便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汴河水从东南而来,通过水门扬州门穿过东京城,河两岸勾栏酒肆林立,诸般杂耍相扑、歌舞表演、说唱班子、大小酒楼、特色小吃、杂货日用,店家无计可数。河面上往来的船只无数,艄公的渔家号子此起彼伏南腔北调,通过大运河把江南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东京,真是一派繁华景象。
几个人找好客栈洗漱停当,稍休息一下,便径直来到北街的贾府,门房乜斜着眼神打量一番不知可否,根本没搭茬儿,德祥麻利的把一锭银子在衣袖里递给那厮,呵呵一笑,“劳烦了,喝杯茶。”“哦,东门老爷是吧,是有丁管家留话了,容我去回禀一声得嘞!”那厮看罢拜帖,溜溜的进去了。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原大府宅设置,门檐高挑,红柱石狮,高阶亮瓦,铜环金钉的煞是气派非凡。正踟蹰间,丁世佑出来了,笑着脸,“只请东门老爷您一人进去,其余人等都在这儿候着吧,呵呵。”东门贺相互施礼寒暄,转回头看了一眼手下,示意他们都待在这里,整整衣襟便随着进大厅。不愧是户部大老爷的府第,雕梁画栋,匾楹精湛,还来不及细瞧,已经身在厅堂之上了,在和丁世佑稍等片刻,一位老者从屏风后走出来,须发皆白,红光满面,身子很是硬朗,精神矍铄,声音中气十足,“这位就是东门贤侄儿吧,哈哈,果然一表人才哦,快来坐啊。”见东门贺疾步上前就要行大礼,“哎!不必了,”丁世佑在一旁忙伸手扶了东门贺。分宾主落座,下人斟好香茶。贾大人简单问了问清河的近况,东门贺也都尽量详细的描述一番,这也是为了打消他紧张无措的心情,话锋一转就说到了东门贺身上。
“贤侄儿啊,区区一个小县令该不会就让你满足了吧,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哦。老朽不中用喽,还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拼啊,呵呵。”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大人太过自谦了。您老是朝中重臣,万人敬仰,诸臣爱戴,小侄儿乳臭未干,才疏学浅,还望大人指点教诲啊。”对于贾大人的接见,东门贺诚惶诚恐,心中极为感谢,甚至是感动至极,一见到这般的慈爱随和的高官,差点没洒下一泡热泪。要不是将来贾大人心仪叶落归根清河,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做梦都见不到高高在上的户部实权人物哦。

“贤侄儿,这次叫你来,丁管家都和你说清了吧,你的孝敬老夫都收到了,可怜见儿你的一番诚意,这不是有个好机会嘛,相爷要祭祖,我可以给你引见,你也长点心,把握住或许就是个好梯子哦。”贾大人说的轻描淡写,却含义深远。
“一切听从老爷您安排,小侄照办就是,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准备啥,这是一点儿小小心意。”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样子的东西双手递在贾大人面前。
“哎!我这就不用了,你把相爷那份准备妥就行了。”
“这是给您老特意准备的,相爷那边小的还有心思,呵呵。”东门贺起身甚是诚恳的说道。
“嗯,会办事,我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多亲近多孝敬相爷,错不了的,我还是了解相爷的。过后你就回去等我消息吧。管家,去给贤侄安排饭食。”贾大人端起茶来,像模像样的喝了一下。这端茶送客的招式东门贺自然懂得。
“感谢老爷盛情,不敢再打扰您啦,小的这就告退敬等您好消息了。”说罢起身施礼告辞出来。丁世佑送到大门,东门贺握住丁世佑的手老友一样摇了摇,几张银票就顺势放到了丁世佑的手心,二人相视而笑,“东门大人,这里有我,您就等好信儿吧,住在京里有甚事尽管告诉俺,千万别客气哦。”东门贺辞过,领着随从回客栈去。
大街上人如织,马如潮,熙熙攘攘,目不暇接。这几位哪见过这等场面啊,都是新鲜景儿,东瞧瞧西看看,这里问问那里摸摸。东门贺心里有事,家里一大摊子那,但也被这平生初见的场面震住了。时近晌午,肚子里也饿了,嘿!正看见一卖包子的,这很合胃口的也很实惠,不妨吃它几笼屉。几个人进得店来,小二热情的招呼坐好,东门贺每人叫了两屉,不一会包子上来,几个人瞧着屉里的冒着热气的物件儿都看傻了!只见这包子皮儿薄似透明,白如景德镇的细白瓷,每个都有细摺三十二道,放置盘中如一朵白菊花,就是不吃看着都是享受啊!这可是啥样的手艺?德祥不觉低下头看看自己的双手,叹为观止的摇摇头儿,就连个包子都被加工成这般精致,哇,真不愧是神仙皇帝的汴梁城啊!那皇帝老子吃的玩的会是个啥模样?不敢想象也是想象不出来啊!
小二见这几位的样子,忙过来介绍着,“几位爷,这是咱汴梁城里最著名的灌汤包子!这外表就不细说了,奇妙的是俺这包子里有鲜汤!鲜汤,精肉,细粉三绝。最绝的是三绝合一。吃时惟要记住,吃灌汤包子注意抄底,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横中一吃,未及将汤汁吸纳,其汤就顺着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汤沿臂而流,可及背心。所以,吃灌汤子必须全神贯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顾。呵呵,几位爷趁热请吧。”东门贺听着都入神了,会有这等神妙?那几位早就等不及照方下嘴,吃将起来,果然不一般!吃的兴起每人又要了一笼才满意。正品着美味时刻,只听得店门外一阵嘈杂,行人纷纷靠边站好,翘首瞧着什么。
正是:地头蛇初游龙海景,灌汤包首遇山野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