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事三十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道长站在廊檐下,长须飘飘,拂尘轻挽,双目朗朗,口诵道号,东门贺深施一礼,二人进屋来到桌前分宾主落座,小童子上茶。简单客套几句,便也无甚话语了,各自望着门外,好像都有着不一般的心事,又都淡然处之。吴道长品了一口清茶,“东门施主,咱们出去走走如何?”
“好啊,外面山野自然,清幽空旷,散散心正好。”说毕起身。
小帽子和小童子远远的跟在后面。山路蜿蜒,两旁杂木错落,不知名的鸟儿时常从身边飞起,惊鸣一声又没入了远处的树丛。
“道长,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心中总是不静,打从接了这个官职,自感内心变化太多,都已经很难把握自己认识自己啊,总要问自己一句,这就是俺想要的生活吗?找不到答案。”东门贺面露一丝困惑。
“呵呵,内省而修身,勘察好恶,都在一个‘道’字。悟得了,便也放下了,悟不得,便背负。荣辱得失都似这山间的云烟一般,草木性灵,自然道法。施主慢慢的品味好了。”这番话轻声慢语的,犹如清风徐来,却又字字珠玑。
“道长说的极是,这红尘看不破,出不来,理不清,悟不透。困扰着凡夫俗子,做了这父母官又平添一份重任,真恨不得效法道长寄情山水,放心这明净世外啊。”山逾高,路渐窄。感悟着空谷的一番话,道出心中的块垒。
“很多事冥冥中自有安排,勉强了倒会适得其反,你看这脚下的山路,本是牧羊人和羊群踩出来的,无人去理会这路最终通向哪里,只管走好了,我们今日走上来,这就是路,我们如果往深一层去思考,那就是‘道’。”道长抬起头遥遥的望着远处的山峰,“路在哪里?羊儿去了哪里?”
“。。。。。。”东门贺若有所思,“道长,指点迷津啊!”
二人找了两块大石坐下,道长手捻长须,意味深长,“是不是有什么解不开的谜啊,不妨说出来贫道帮你分析一下。”
“确实如此,有约要我出趟远门,可是前途莫测,吉凶难料啊。”东门贺不想瞒着道长,这件事着实闹得他烦心。于是一五一十的把丁世佑的来信说了,原来丁世佑让东门贺去趟京里,贾大人年事已高,不久恐要告老还乡回清河,当朝蔡相大老爷秋后祭祖是个大事,必要大势操办,贾大人想借此机会介绍东门贺结识权倾朝野的当朝宰相,算是临走给东门贺留条好路子!更重要的也是给自己将来寻个庇护。乍看起来是个天大好事,可细一想,自己一个芝麻大点儿的县官能攀上那个遥不可及的高枝儿吗?银子倒是舍得出,人家能不能看上眼还难说啊,蔡相是座靠山不假,就怕靠不住啊,山要是倒下来那可是会压死人哦!

吴道长听懂了东门贺的意思。
这是贾大人明着要东门贺出血还人情啊!照说还这个人情也不为过,可要是亲身去攀附那个权贵,里面可有很多的法门儿需要思量。
“两害相衡取其轻。清河是你的根据地,必须守好,离开这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花些银子倒也不算个啥,只要人在银子还愁?要是不去京里走一趟,拨了贾大人的面子怕是这个县官都当不稳哦,引起他的猜疑后果更不堪设想。硬着头皮也得去,只是这安全要做的到位,沿途多派些人手,前探后卫布置妥当,贴身的更要牢靠,最好能秘密的前去速速的赶回。”道长的一番话很在理,东门贺也说不出哪里不妥来,看来只好如此。
东门贺站起身来,从怀里掏出一张银交子双手递给道长,“一些心意,聊做香资修缮道观之用,以后可能不会常来讨教,感激您给俺指明方向,不成敬意。”
道长揽过衣袖接过去,“道友一番心意,贫道不再推辞。此去京城还望细心安排须臾周旋,千万不可大意,我这边能帮你的一定尽心就是。”
“俺的爷!您快看啊!俺抓到一只小兔子!”那边小帽子兴奋的大声喊,一边举起手里的毛茸茸的一团儿物件。
“淘气的小子!快撒手放掉它!”东门贺朗声厉喝道。道长颌首一甩拂尘口中念念不已。“道长,在下这就告辞下山了,您多保重。”
“好的。祝你此行顺利。”说罢转身又自行悠悠的向山顶走去,东门贺领着小帽子下山回府,一时间心胸开朗许多,脚步也轻盈起来,小帽子颠颠儿地跟着。还不时的四处踅摸那只放生的小兔子,跑哪去了呢?
正是;攀山越岭心旁骛,问道求真魔自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