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事《三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外面乱纷纷的,“来了,过来了!”一片嘈杂。
“闪开闪开!小心抽你鞭子!”几声厉呵,东门贺听得清清楚楚,想必这一定是什么大人物过街吧,不觉地也站起来凑到门口张望。只见数个身罩官服的差人挥着鞭子在驱赶来不及避开的行人,大家都忙不迭的靠墙站好,两班差人打着各式仪仗,身挎腰刀威武跋扈的模样,中间是一顶四人抬的豪华大檐子,高近五许,阁四尺许,轿箱两壁栏槛都雕镂金花,看这架势定是达官显贵。要说这京城里显要人物数不胜数,有这骄横样子的不知是哪位啊。就听身边有人在私语,“还是相爷的谱大呀,这阵势谁比得上,恐怕只能皇帝老子能有一拼哦。”“嘘!你小子不要命了!”两个人低着头脸色有些不对。
东门贺这才知道,感情这就是当朝蔡相爷的大驾!差役们都百倍机灵警惕着周围,手一刻不离刀把子。匆匆忙忙稳稳当当地从当街经过,屋里的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就像长了天大的见识一般满足。轿子里的人会是什么样那?能不能攀结上这位权倾朝野的相爷真是不敢想啊!
结账出了这‘第一楼包子店’,沿街西行便是大相国寺方向,有着皇家的支撑大相国寺此时已经达到空前的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数百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建筑宏伟,此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僧人慧云募化款项,购地建寺仍名建国寺,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赐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看着这皇帝御笔的匾额,东门贺仰视良久。走进天王殿,五间三门,飞檐挑角,黄琉璃瓦盖顶,居中塑有一尊弥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颜开,坐在莲花盆上。据说,他就是未来佛,二亿四千年后将作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降至人间。两侧站着四大天王,他们个个圆目怒睁,虎视眈眈,大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持珠握蛇者为广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远而得名;手持红色宝伞者是多闻天王,他以闻多识广著称;持宝剑者是增长天王,他希望世间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大大地增长起来;最后怀抱琵琶的是持国天王,他弹奏着八方乐曲,护持着万国和平。个个都是精工细作,气度非凡,朝见者无不心神敬仰,东门贺俯身拜了三拜,请了三柱香心中默默祷告一番。香客非常多,游历时间不短了,随从暗示东门贺该回去了,一行人便出了大相国寺,东门贺不免回首一望,心中暗暗思量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来此再拜啊。

时间在闲逛中过得飞快,快到晚饭时刻一行人才溜溜达达的回到客栈,店小二儿忙过来招呼着,东门贺叫了几个特色菜,尤其是糖醋熘鱼极为有名,以黄河鲤鱼为上品原料精制而成,今天可要尝一尝啊,坐下来歇歇脚喝喝茶,正自闲聊,店小二儿领着一位差人模样的男子过来,要见东门贺,没等东门贺起身,来人抱拳当胸,低低的声音说道;“大人,小的是丁管家派来的有事转告。”
“哦,快坐下来,什么事啊?”“今晚,丁管家随着我们老爷去见相爷,会把你的帖子带进去,看你有何准备没有?”来人的意思是,东门贺就不跟着去了。这让东门贺很是为难,准备的见面礼怎么办?由丁世佑带进去?那可都是交子啊!要是半道儿劫一杠子那可就热闹了。转念一想,怕也没法子啊,在人屋檐下怎好不低头?
“这个,你的意思俺听明白了,俺们来一次汴梁城着实不易,全靠贾老爷和丁管家照应着,这样吧麻烦你把丁管家请来,就说俺东门贺要设宴酬谢他,可好?”东门贺心想能少一道危险就少一道吧,交给眼前这个家伙更不知会怎么样。
“好吧,小的去回话,您请稍等。”说毕下去了。东门贺心中有些不悦,官场上这些猫腻真的是曲里拐弯的,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缺了银钱都是狗屁!看来此行收获寥寥,隔着贾大人这座大山想见到蔡相爷恐怕是不可能了。真应了那句话,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啊。
少顷,丁世佑悠闲自得地领着两个下人进店来了。东门贺起身相迎,二人毕竟还是有些交情,在这私下里彼此没有啥顾忌,嘻嘻哈哈一番,酒菜就都上齐了,几分谦让客套之后也就觥筹交错胡吃海塞起来。
“东门老弟,这个京里的情况很是复杂啊,俗话说‘侯门深似海’一点不假。想要见相爷一面的封疆大吏都排到年根儿底了,咱们老爷的意思是代为给你引荐,这也不错嘛,搭上关系就靠自己去联络了。”丁世佑一副深谙此道的神态。东门贺心里早就明白了,区区的小县令还能有什么奢望?
话已至此,东门贺没啥可说的了,从怀里拿出数张大额交子递给丁世佑。随他怎么处理吧,反正这个大人情也就此还了,没啥可欠的了。
正是:意料之中空欢喜,未雨绸缪尚自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