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年了’李煜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心中不觉有些失落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全家欢乐的时候,虽然随着大家越来越有些钱,过年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不过李煜家中却一直是喜气洋洋的。
不管表兄表姐们在何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回来过年。自己每次过年的时候都觉得有些烦,可是今天一大早李煜便觉得十分的失落。大概也只有失去的才是最令人珍惜的罢。
今年来李府过年的人不少,往年虽然也有不少人,可是两个姐夫,还有两个姐夫的家人却从来不来,大概觉得李家太小了吧。不过今年不仅两个姐夫来了,两个姐夫几乎全家都来了。
好在李府的西厢房挺大,这些人都能住得下,要不然估计这大帮人都得住客栈了。
还真别说,古代过年就是气氛好,小孩子们开开心心的放鞭炮,拿压岁钱,大人们喜呵呵的打麻将,下棋,说话,反正就是一个热闹。
李煜走到正厅,整理了一下心情,嘴角带笑的走了进去然后跪下:“父亲,母亲,恭祝您两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三位哥哥事业有成,大哥早点抱孩子,二哥早日成为武林高手,三个早日考上科举。”这新年第一天拜年是必要的,李煜是最小的,所以最后拜。
“乖亲,母亲,还有二娘一人给了一个红包给李煜,至于三位哥哥由于是同辈却是不能给红包了。
接下来便是拜年了,今日众人却是不用出去,因为拜年的第一家便是两个姐夫家。厨子们一大早便开始为午饭准备了。
今日山珍海味样样俱全,李煜还特意让厨子准备了火锅。火锅自东汉就有了,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李府的厨子也是个喜欢吃火锅之人,所以准备的非常妥当。
李煜今日特意准下人在院子里也摆上几桌让所有的下人们有亲属的叫上亲属。屋内不用伺候了,端茶倒水的,那便是小辈来伺候了。
吃团圆饭么,那自然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多些下人他们怕不乐意。
李家四个兄弟唯一有后辈的便是老二李辽了,老大李钦这些年一直很努力,小妾也去了三房了,可是一直没有动静。
老三李景因为还要专心科举,老头子也一直没给他找,李煜本来已经是功成名就了,可是这大半年的一直在熟悉政务,老爷子也没提,不过今日老爷子在席上特意说了这件事。
“老四如今也是一衙之主了,是时候给老四找个媳妇了。”老爷子本来想看看儿子什么反应,可是李煜脸色变都没变,只是带了点笑容。
看见儿子如此沉稳老爷子心中也赞叹了一声,此子怕是有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的本事啊。就连另外两家的老人看见这个情形也都叹了一声。这小伙好稳啊。
“大家有好人家的都能给我介绍。”老爷子看见李煜没有什么反应便继续说道。
“你还真别说,我还真有一户正好与志学门当户对。”大姐夫的父亲杨老爷子先站了起来。
“你说,亲家。”老爷子笑道。
“我们济南北城有一家姑娘,那家世代是卖绸缎的,而且还有给皇宫用的御绸呢。”杨老爷子一边说便捋胡子。
“你这么一说我这也有一户。”二姐夫的父亲唐慈也不甘落后。
“就是城西的老墨家,那家在济南府的文房四宝可是出了名的了。”唐慈没有胡子,双手却不时的挥动着,好像便是说自家人一样。
李煜看着不时有人给自己的父亲提意见心中却有些郁闷,古人结婚看得不是姑娘的人品,相貌最先看的是家事。

这相亲也是十分讲究的,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六礼完成之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那么有怎么知道对方家姑娘漂不漂亮呢,这就得靠媒人与问名了。
先是男方的媒人去看一看女方,然后把相貌告知男方,然后这女方的婚书上要写明,女方相貌如何,可有何缺陷。这两道程序李煜知道,却十分不信。他是结过婚的人了,他知道结婚与外面鬼混有啥区别。结婚的话便要找一个耐看的,鬼混的话那是有多惊艳就找多惊艳的,能多漂亮就多漂亮。
特别是在这个年代,所有人家都讲究个相濡以沫,换句话说结了婚就不好再离了。也就是一旦结婚那有很大的几率就是要和那女方相守一辈子了。
那媒人,那婚书都太不靠谱,毕竟文字话语哪又能描述一个人的相貌呢,或者万一媒人与婚书都不准,将来入堂后李煜再以婚书不准把人家给休了?这怕是非常不妥了。想到这里,李煜心中便有几分发愁。
想着想着李煜便有些走神了,席上众人你一家我一家的就这么给老爷子推荐着。
过了好一会,众人安静下来了,因为吉时已到,要开饭了。
这席分几桌,长辈的一桌,李煜这辈的三桌,再小的那一辈一桌。
李煜刚想往二姐那桌去,便被老爷子叫上了主宴席,李煜毕竟生分不同了。
不过这种殊荣李煜却体会不到,如果在其他几桌,李煜不管哪都是上座,这无人敢于他争,可是一到这桌,李煜只能老老实实的做末位了。这个席位怕是没人会与他争了。
好在李煜坐了没多久,几个姐夫便把他拉走了。李煜被拉到大姐夫杨吉那桌,那桌上位没人坐,怕是给他留的。
“志学,你来评评理,这府衙怎么会斗不过盐道衙门。”二姐夫唐鹏有些郁闷的说道。
“你们说什么呢?”这没头没尾的一句,李煜还真不明白。
“四弟,你知道盐道与府衙干架的事么?”杨吉笑问。
“略有耳闻。”李煜不好说自己知道得一清二楚,这府衙和盐道干架的事可是闹到总督府去了,整个山东不知道的怕是没有几个了。
“你说现在两边打官司,谁能赢?”二姐夫急忙问道。
“两个姐夫,今日我说几句知心话,你们便不要外传了。”李煜知道这在济南做生意定是要有些政治头脑的,济南府大,衙门也多,很多事没有政治头脑是办不成的。
“如今济南府之争怕是盐道会赢,因为盐道衙门后面是布政使,这知府大人京城有人,可是手再长也管不到济南府。”李煜小声的与两个姐夫解释。
“可是那知府毕竟管着一府之地呢。”二姐夫也小声的辩解一句。
“这新任知府是兵部尚书泰比图泰大人的亲家,算是鳌拜鳌大人一线的,这总督朱大人看不惯鳌大人已久,布政使又是朱大人带来的老人,怕是不会给这知府什么好脸色了。”
“其中原来有这层关系,四弟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大姐夫点了点头。
“志学,那你说我们往日里多走些盐道的门路如何?”二姐夫有些严肃的问道。
“两位姐夫,如今朝政并不安定,这官场门路还是放一放,两边都要打点到就行了。”李煜只能言尽于此了,两个姐夫毕竟不是一家人,再往下说就要犯忌讳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