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统一中国的夙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孙中山先生回到广东重建革命政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肃清了盘踞广东东江潮梅一带的陈炯明反动军事势力,并平定杨刘叛乱,还举行了南征,彻底统一了广东地区的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四年初,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允许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之成为新的政治联盟,并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时还举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革命军队。
一九二五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将黄埔学生军和驻粤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军队,为举行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
举行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恰值此时,湖南爆发驱赶军阀赵恒惕的运动,反赵军领导人唐生智先胜后败,退守衡阳,并向广州革命政府请援。
广州国民政府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的夙愿,决定举行北伐,于是派遣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先期入湘援唐,广西方面同时派出部分军队入湘,由此真正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国民革命军进行的北伐战争,是从一九二六年夏季开始的。
进行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完成国民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孙中山生前提出的口号和确定的革命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民心所向。但是,直到孙中山逝世,这个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人和革命的国民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共同承担的。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的一部,约有兵力20万。
二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左右。
三是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多万。
北伐军首先集中兵力在两湖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
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8月底取得两湖战场上的关键一战—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
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所部。
二.
一九二六年六月五日,广州国民政府通过了“兴师北伐案”。
七月一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颁布北伐总动员令。
1926年7月,广州东较场举行了隆重的北伐誓师典礼,竹子搭成的主席台位于东较场东北端。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有农工商学各界30余万人参加典礼,鞭炮燃放了好几个小时。虽然当天骄阳似火,但“民众秩序整齐,礼容甚盛,为民国以来绝无仅有之盛典”。

牌楼两边分出二门,右门为军政界人士出入口,左门为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出入口。
出入口四周都挂满了在蓝白布上写的大标语,如“北伐是全民革命的过程”,“建设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打倒军阀”等等。
东较场东北边正中搭建了一大座彩色礼台,台前是用鲜花点缀而成的大横额,文曰“我武维扬”,台顶和四角也遍悬旗帜,随风飘扬。
礼台正中悬挂着孙中山的大幅遗像,左边贴着总理遗嘱,右边贴的是总司令誓词,四周还遍贴着标语:“团结的精神,统一的意志,集中的组织,是打倒帝国主义的唯一要求”等。礼台左侧设有音乐台,中间是一个演说高台,典礼的总指挥是李济深,警卫司令为钱大钧,司礼官为张治中。
场中竖了一杆由农工商学联合会赠送的大绣旗,旗帜为大红绸质地,四周丝线镶边,旗尖用纯钢铜镶嵌,旗帜上绣着大大的“为民血战”四字。蒋介石率同其他官员于8时50分乘汽车抵达东较场,接着各路军队全副武装鱼贯入场,受检阅和担任警备的大约有6个团的兵力。上午9时正,飞机盘旋在东较场上空撒标语祝词。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六,七军先后从两广地区出发。
当时北伐军总兵力约有十余万人。
九月十七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组织国民军联军约5万人响应北伐。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结三次攻打南昌失利的教训,在于孙传芳军控制南浔铁路主要干线,便于机动。
于是决定集中兵力,先破南浔铁路各要点之敌,尔后再取南昌,并决定从武昌增调第4军入赣作战。
国民革命军入赣部队分三路于十一月一日开始总攻。右翼军右纵队第14军在第2军配合下,先期于十月二十日攻占抚州,切断孙军入闽通路,从东南向南昌推进。
左翼军第7军于十一月二日攻占德安,第4军在独立第2师(由湘军第1师改编)和第7军一部配合下,于三日攻占马回岭后,第4、第7军主力在德安以南的九仙岭击败孙军2个师,截断南浔铁路,向永修推进。
独立第2师在九江,瑞昌间的晒湖桥歼灭孙军1个师,至七日占领九江、瑞昌、湖口和武**。中央军第6军于十一月三日开始向乐化攻击,遭孙军多次反击,伤亡甚重,后总预备队第1军第1,第2师赶到,协力攻击,于四日占领乐化,永修。
此时,右翼军右纵队第2军主力已由进贤,三江口进逼南昌,右翼军左纵队第3军在第2,第1,第7,第6军各一部配合下,于十一月七日占领牛行,继向余干方向追击,在滁槎俘敌1.5万人。
孙传芳见败局已定,乘船逃回南京。
南昌守军待援无望,弃城溃逃,被歼万余人。
十一月八日,国民革命军占领南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