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冲破封建思想牢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民国之初,虽有专门女子报纸,但在当时,男同志军还没建立,何谈女同志军。直到1924年,国共两党在黄埔建军,代表时代先进潮流的黄埔军校师生,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早不满足于把男女平等仅当做口号。
首先倡导提出了女子从军和“男女同学”问题。
这无疑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一次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从此时起,中国女兵披荆斩棘,开辟了在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上男女平等的崭新天地。
一大批“娘子军”再也不必像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再也不像杨门女将那样厮守族门,而是以女子特有的英姿,自豪地跨入了中国女兵的行列。
中外巾帼英雄的从戎伟绩,号召中国妇女在男子们已冲锋陷阵肉搏于血泊中之关头,不要再熟视无睹,也不要仅限于摇旗呐喊作壁上观,要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要明白,权利归于最大努力者。
林玉娇上书一封于黄埔军校政治部,表达了她参加革命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信中诚恳地写道:“若贵校不能收为正式学生,情愿为旁听生,伙食,服装愿自备,多一人听讲恐不碍事耳,一腔热血统希鉴原。”可见这位女士从军心切之满腔热忱,也说明革命思想已深入人心。
要想获得女权,必须荷枪实弹去争取,绝非靠一些宣传和示威游行就可以了事。
女子从军思想,一旦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就变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涛巨流,任何反动势力再也难以阻挡。
在的直接领导参与下,军校公开向全国招收女生,有200多名中国女兵迈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
办女生队阻力很大,有丁惟汾等国民党右派反对,与封建势力拼命阻挠,而且守旧的人也不赞成。
校下定决心要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毕业后参加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斗争。
政治教官深情地对她们说:“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要努力呀!”
原军校女生队学员回忆说:“那时我也觉悟到,妇女要在革命的政府领导下,有了参政权,有了职业,经济独立,才能在政治,文化、经济上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
国民革命胜利,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我无限欢欣鼓舞,盼望能参加工作,进革命学校,充实和锻炼自己。”
那时女生当兵的动机,十有是为了脱离封建家庭的压迫,找寻自己出路的。
女生队的出现,的确在中国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那时封建保守的社会风气,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这不仅是震惊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创举。

二.
黄埔军校女生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女生队就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昌两湖书院,她们住在这个大书院东首一个院落的两层楼里。
楼上是宿舍,楼下是饭堂。
军校纪律非常严格,生活节奏非常紧张。
早上军号一响,林玉娇和姐妹们马上起床,穿衣,梳洗,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个豆腐块,摆在木板床正中央。
10分钟一切要收拾完毕,然后进行操练。
在饭堂里吃饭也要军事化,只要队长放下筷子,学生们必须全体起立,没有吃完的要受到批评。
从早上5时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9时半睡觉,简直没有休息时间。
每天8堂课,4节学科,4节术科。
军事训练课有步兵操典,射击训练,还到蛇山“打野外”进行实地军事演习等。
她们接受学校一切严格的训练,要做和男生一样多的工作,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这批女学员,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地。
而来自北京她这样的千金小姐,只有林玉娇一人。
她此时已和陈辉结了婚,并且也已作了母亲。
曾在半路收养的女儿颖弘还不到六岁,只好把她寄放在房东的家里。
她是咬着牙,忍着泪离开的女儿。
她们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
未婚者占多数,也有的已经结婚并且做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脚。
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也有在校大学生,有的还是教师。
这批20年代初期的青年妇女,虽然投考军校的动机不尽相同,但她们在当时能脱去罗裙,走出闺阁,换上戎装,背枪当兵,仅就这一行动本身来说,就非常了不起。
女学员们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燃了本人人生道路上的耀眼亮点。
她们背着数十斤重的军人行李:饭盒,水壶,粮食,包袱,菜箱,每天在炎天烈日之下爬山越岭,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她们的汗珠润湿了自己的每根头发,由头发上如贯珠般掉下。她们的脸儿已晒得红紫发烧,白皮已脱。
她们的腿儿虽跑得酸痛交加,但终无一人落后,终无一人叫苦。她们渴时便蹲下池边田里,以手代杯掏饮脏水。
饿时便买几个铜板的麦粑充饥。
她们的床铺是地板,是草地。
她们在雨天打着赤脚,穿上草鞋。
在战火中经受了洗礼,虽然还没有遇到惨烈的惊险场面,却有更多的巾帼英雄闻名于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