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招了个小秘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何的善后事宜,最终还是由李仲禹上了请功奏折,才算了了。按照李仲禹的奏折所请,他被追赠为“骑都尉”,还封了安国县子,准予世袭,可以说,是做到了“封妻荫子”了。可惜,他是太监,哪来儿子世袭他的爵位?最后,又是李仲禹亲自在他的宗亲里找了个三十多岁的农夫过继给他,让这个农夫来给他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先考”皮麻戴孝。当然了,这位孝也不是白戴的,哭一下,跪一下就是有4100钱的年俸的男爵,太划算了。
且说李从谦领着李仲禹回到宜春王府。方一坐下,就见府里的总管太监高文上前禀报道:“启禀王爷,今年王府的候选内侍已经都初选完毕了,因为咱们宜春王府人事变化很小,全年只有两名黄门得病死了,一名老太监乞骸骨回乡去了,总共只需补充三人。奴婢在内侍省选了十五人来,想请王爷您去看看,从中选出三人来。”
原来王室宗亲府内的内侍是每年定时甄录的,候选的都是一些皇宫新招募的小内侍,年纪一般在八到十三岁之间。对于这样摧残祖国幼苗的事情,李从谦向来是反感的,于是,他挥挥手道:“你看着谁好,就选了来回孤王便是,孤王就不亲自去选了。”
他旁边的李仲禹却忽然跳起来,道:“我也要去选一个,本来我府上的内侍甄录前天已经完毕了,不过今天既然死了一个,就顺便在九叔这里选选,我知道九叔下面的人,眼光一向是好的。”
他也只有在李从谦面前才会偶尔这样显露出一个孩子天真的一面,李从谦难得看他雀跃的样子,心下也十分高兴,便道:“你自去吧,选好了领过来让九叔看看!”
李仲禹答应一声,蹦蹦跳跳地随着高文而去。
过不多久,就见李仲禹手上拉着一个穿着内侍服饰的少年而来,那少年看起来约莫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偏瘦,面目倒是颇为清秀,双目灵动。二人站定,就见高文也领着三名小内侍走了进来。
李仲禹道:“九叔,这就是侄儿选定的,怎么样,看起来不错吧?”
李从谦虽然不甚习惯对着一个大活人象商场挑电器一般品头论足,但知道这个时候风气向来如此,便看了看那少年,觉得相貌可人,且双目灵动,便点点头,道:“嗯,是不错。”又对那少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少年看起来有些激动,嚅嚅地说道:“奴婢叫郑三狗子。”
李从谦知道这时候有不少少年人因为父母不识字,连名字都没有,就以绰号代替名字的,这郑三狗子看来也是属于这一类了,便道:“既然清源郡公选中了你,你可愿意跟随着他,侍候他?”
郑三狗子跪下道:“谨遵王爷旨意!”
李从谦倒也没有注意到“愿意”和“谨遵王爷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便道:“既然你愿意,那孤王就给你起个名字,嗯,就叫郑和吧,但愿你能和郑和一样,留芳百世,成为内侍中的冠翘。”
郑三狗子答应一声。李仲禹却在旁边问道:“九叔,那郑和是谁啊?听你说起来好像很出名,我怎么不知道呢?”
李从谦这才意识到又失口了,那郑和是明朝人,乃是几百年后的人物,便有些恼羞成怒地横了他一眼说道:“去去去,管他是谁呢,反正你知道是个很厉害的内侍就成了,就象那高力士一样。”

他说着,不等李仲禹继续追问,便转向高文,明知故问地问道:“这便是你选中的三人吧?”
高文应了一声“是”转向那三名少年内侍道:“还不快向王爷行礼!”
那三人齐刷刷地跪下,道:“奴婢高显,李罕,韩敏功叩见王爷!”
李从谦不禁诧异起来。虽说没有明文规定,但那时候起名一般都是以单字为贱,双字为贵的,一般来说很少有卖入宫中为宦的少年名字是两个字的。他向那韩敏功道:“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你既起了这个名字,想来也应该知道这段话的出处了?”
那少年抬起头来,露出一张稚嫩中带着清秀的脸蛋,躬身说道:“是,此言出自《论语.阳货》。”
李从谦心下的诧异更加浓烈了,这时代的识字率据他观察大概也就百分之一左右,而能一口指出《论语》中的语句的少年一般都是书香门第或者是货殖人家的子弟,而这些人家断然不会将子弟送入宫中为宦的。于是,他问道:“哦,那你家是做什么的?”
那少年显然也看出了李从谦心中的疑惑,便道:“奴婢乃是常州人氏,家里本是近乡一代有名的商贾。都怪奴婢小的时候贪玩,一日不小心和县尊大人的公子发生了口角,继而演变成斗殴,一个不小心便被击中——”
他说到这里,小脸上露出一丝愤然之色,眼泪已经流了下来。顿了顿,他才继续道:“奴婢的高堂都十分悲愤,奴婢的祖母更是伤心之下,竟尔去了。奴婢知道家人对奴婢本一直怀有殷切的希冀,也不愿成为家中的负担,便对父母大人说道:‘儿子知道您二老自小供儿子读书,是希望儿子以后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如今儿子身子虽然残了,也不愿就此泯灭了父母大人的宏志,儿子愿意入宫为宦,只要儿子尽心侍候,焉知天恩浩荡,就不能得阳光普照?’初时,奴婢的高堂死活不答应,不过最终还是坳不过奴婢的决心,才亲自送了入了宫来。”
李从谦见他说话之间,口齿清楚,便有了三分欢喜。听他道是小孩子打架所致,倒也不好说什么了。但他小小年纪,意志如此坚毅,倒令他顿起肃然敬意,便问道:“你既然识字,能写吗?”
韩敏功点了点头。
李从谦便指着桌子上的文房四宝,道:“既如此,你把你自己的名字写在上边给孤王看看!”
韩敏功也不推脱,径直站起身来,走到那书桌前,用一个十分标准的姿势抓起毛笔,蘸了蘸墨,便写了“韩敏功”三字,双手捧了那纸张递到李从谦面前。
李从谦结果那纸张一看,那三字乃是正宗的楷体,字体颇为娟秀,心下不禁大喜。道:“写的不错,既然如此,你以后便在孤王的身边秉笔,听游方游公公调遣就是了。”
原来他这个草头“大文豪”笔头的功夫却是十分“一般”,那软比书法比起眼前这个十岁出头的少年来也是颇有不如,如今得了一个了得的小“秘书”,怎能不为之开怀?
韩敏功脸上的激动一闪而逝,忙跪下道:“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