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山任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往山昆国的路上,李森的车队正前行着。
“大人!前面就要到西山的济水县了!”项青拱手道。
“终于到了!取官服来!”李森伸了伸腰说完,又看向身前的冯静、邹林二人:“先到这吧,二位回去要多多研习这一路所学!”
“遵命!”冯静、邹林二人退出车外。
众人一路行来三十余天,李森几乎天天与冯静、邹林二人在一起,也不管二人是否接受的了,尽用填鸭式传授,好在二人足够勤奋又对各自所学喜爱至深,竟也听懂过半!二人也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等李森到了西山郡后,便不会再有空闲时间教授他们了!
李森众人直接行至驻扎在济水县内的第五军团军团长郭韩府外。
项青上前对门外亲兵道:“烦请通报郭将军,新任西山郡守李森拜见!”
一个亲兵走下阶梯盯着李森道:“稍等!”便持帖走进府中,不一会儿,那亲兵出来道:“请李大人随我来,其余人等在门外等候。”说完,便引着李森向府内走去……
“下官新任西山郡守李森参见将军。”李森对着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人行礼道。
“免礼。不知李大人来本将军府上,有何贵干?”郭韩便说便奇怪的看着李森,这小子是不是想当官想疯了,这地方也来!
李森掏出调军公文递向郭韩道:“实有一事相求,而今西山治地混乱,下官亦无兵马,还请将军援手助森收回对西山郡地的控制。”
“这个……”郭韩沉呤着,其实收回控制权不难,只是郭韩平常没少接受西山郡各豪族的好处,一旦削去几个豪族,那郭韩便要少了许多进项。只是朝廷已下了公文,这抗命之事……
见到郭韩如此,李森靠近郭韩低声道:“将军放心,下官赴任郡守后,定然忘不了将军的援手,几家族的财物,愿于将军均分之。何况下官已讨上逾,今后将组建的剿贼郡兵,械甲均向将军购取,如何?”
“哦!”郭韩心中一动,这可比那几家豪族每月给的那么一点要重多了,毕竟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将家底分出一半吧!还有那购械甲的进项,就更是一条厚厚的财路了!早想卖给那几个家族兵械了,可军规不容啊,只能偷偷摸摸卖那么一点,现在好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卖了!
郭韩随即正色道:“李大人,西山郡本就是帝国疆土,保疆护土本就是军人的责任,此事,本将军一力承担!”
“多谢大人!”李森感激道,心里却正肉疼着那分出的一半财物。
“传本将军令!速去点齐四千军马,于明日卯时,分四路包围西山城及山蒙、其、浪山三县!”郭韩向门外亲兵喝道。
“遵命!”……
数日后,尚不知情的几家豪族未及反抗便被第五军团军兵收服,后连同家族护兵一起陆续被带到了西山城中。
看着押到身前的几个家主,如何处置他们的问题让李森已苦思很久了。几个小家族还好说些,可是山蒙李家和浪山赵家怎么办,两个家族势力在各自县内都已根深蒂固,哪一个都不是自已现在可以抗衡的,收服的危险性太大。杀了?则山蒙、浪山两县将会长时间的对李森的政令抱敌视态度,将严重制轴李森在西山郡的发展!无奈下,李森只得又求助于郭韩将军,请求把两大豪族迁往济水县,请之带为看管。在郭韩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便一口应允了。

在几家豪族查没的九万余银两,让郭韩带走了五万。李森到现在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没人愿任西山郡守了,本地家族积攒十数年也不过五、六万两,整个郡的家族所存加一起甚至不如京中一般商贾!
捕获的各家族私兵倒也算是身经百战了,李森只留下了600人组建了西山郡兵,其余的登记为预备兵源。没办法,李森已经没钱养那么多人了!
郭韩将军留给李森一支千队后,便率军回返济水驻地而去。
送走郭韩后,李森随即命领贾羽、郭奉孝、江厉、赵世远各领一地着手官府的组建,并要求半月之内至少要建好主部的几个行政单位。项延则负责把之前留下的600家族私兵整训成为西山郡兵。这也算是李森的一个意外之喜,西山郡官府的空白,再加上如今也无人愿来就任,使得李森可以随心的任用自已的心腹,如果建设成功,西山必将成为李森牢固的根基!
办完这些事后,李森加到了西山郡守府(其实就是城中一家稍大些的庄院)。
刚回到屋中,只听项青一声报喝:“大人!常富带到!”
李森眼中一亮:“带进来!”常富是李森在天洛城带来的几个手艺人之一,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要会手艺恳来西山就行。而现在,李森看着全郡仅有的那几万两银子,只能另想办法开财源了。
一个普通百姓已跪在李森面前:“小民常富叩见大人!”
“起来说话,我记得你会造纸是吗?”李森问道。(其时,纸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只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对折几次便会断开,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因此,书写主要还是使用竹简、布帛等等!)
“是的,大人!小人在京城中的生计便是靠造纸维持。”常三低头答道。
“好!本官这里有一套方法,你可尝试照做。”当下,李森便凭前世模糊记忆给常三讲起了造纸的大致工艺。不外乎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壮;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壮的湿纸;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只是具体做起来还需要多次实验,以掌握其各步火候!
交待完后,李森看着一脸兴奋的常三道:“本官府内已备好一应物什,你就在府内试做吧!有何需要找项青就行了!”
“呃!小人遵命!”常三一愣后答道。
开玩笑!李森可是个很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人,何况李森已将造纸当做很重要的一条财路,岂能外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