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赴任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森急忙起身扶起二人道:“都是弟兄,不必如此!”,但贾羽却是执意当行主臣之礼,李森拗不过他,只得做罢!
三人为李森官职的实授一番欢喜后,李森问道:“如今有了治地,只是可用之人着实少些,二位怎么看?”
关虎起身拱手道:“大人!关虎愿讨一纸行文回返燕州,将关家庄迁往西山郡!况且,某往日四处游历亦结交了不少豪杰,沿途也可前往招揽。”
“好!明日你便动身,事情办妥可直接回西山郡!想必那时我已收服了西山郡,到时在西山郡府为你摆酒冼尘!”李森奋然而起,握着关虎大手道。
“遵命!”
待关虎坐下后,李森看向贾羽道:“明日约请江厉、赵世元、项延三人,一会儿先去把冯静、邹林领来。”
“冯静、邹林?大人欲用此二人?”贾羽不解问道。冯静本为京中大商人冯元德之长子,其父一心期望冯静精心于商,以接手冯家产业。冯静少时聪慧,学习账目常举一反三,这让冯元德非常自豪。谁曾想冯静自从学习账目各项后,竟对数术深迷,不想其它了,冯元德文劝武罚都无济于事,只能叹然做罢,寄希望于次子冯平。如今帝国精究治国、纵论、统军、战阵、计谋者众,对于数术、物学、冶炼等杂学皆归于奇巧淫技,乃是不登大雅之学!这也是冯元德如此反对,贾羽感到不解的原因。关虎找到冯静时只当一文士,便报给了李森。邹林也是如此,关虎为此也没少受贾羽的嘀咕。不过在贾羽看来邹林却又比冯静有用了许多。邹家在京经营着一家木工作坊,邹林得自父辈传下一手木工手艺,且已青出于蓝。只是如今邹林一心鼓捣精细物件而荒废作坊经营,直被其父斥为不务正业!
“恩!他们两人,我今晚就要见到他们!去办吧。”李森点头道。
“遵命!”
二人走后,李森找出两张竹简,就开始写写画画了。好一会儿,李森呼了口气,卷好竹简后不禁笑道:“数、理、化,现在可就差一个化学了,这两人可是我的宝贝啊!哈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李森看到这两人后,当真是喜不自禁了!“没想到这个时代还能找到如此人才,虽然水平不高,但总胜于无嘛,偶还可以教嘛!哦吼吼……”
天色已暗,李森房中已点上油灯。此时站在李森面前的两个青年正一人拿着一个书简,看情形就差抓耳挠腮了,李森正对着他们微笑不语。贾羽、关虎二人也忙着别的事,此时不在房中。
终于,邹林拿开书简对李森行了一记大礼道:“小民实在愚鲁,还请大人示下!”
“呵呵,不急!不急!来,你们二人先坐。”李森指坐笑道。
“谢大人!”
“二位所做学问并非一朝可成,本欲尽传二位所专学问,然则本官近日将去西山郡就任。唉!”李森轻叹道。
“愿追随大人帐下效命!”冯静起身跪于李森身前。
“愿追随大人帐下效命!”邹林随后也跪在了李森身前。
“哈哈哈!起来,起来,如此甚好,甚好啊!”李森非常高兴的扶起二人。
“冯静、邹林!你二人尽快收拾好行囊,随本官赴任西山郡!”
“遵命!”冯、邹二人齐声喝道。
随后,李森与冯静、邹林二人谈起了数术、物学的大略,直使二人感叹自已以前真如盲人摸象,得其皮毛啊!
时至深夜,二人方才不舍而去!
“真是两个学痴!”李森乐道。
次日清晨,关虎打点妥当,向李森拜别而去。
“江厉、赵世远、项延三人可曾约好?”看着关虎走远,李森边走边问着身后的贾羽。
“回大人,都已约好。”贾羽急行几步道。
“说说这三人来历!”李森道。
“江厉本是颖川郡所属一县县令,因行事耿直得罪上峰,以莫须有罪名罢职为民。其人内政之才,羽自愧不如!找到江历时,其已对官场风气灰心意冷,多次登门方才同意与大人见上一面,大人今日与他见面可要做好准备哟。”
“呵呵,先生也是过谦了。”李森摇头笑道。
贾羽暗道一声“惭愧!”
“赵世远此人来历与羽颇有些相同,亦是关中人氏。只是运气比羽稍强,在京都衙门谋得一散职,却是有志难伸!早存辞官而去的想法,只是未遇明主罢了。关于项延,只知此人乃京城本地人氏,前几日与关虎当街发生口角动起手来,百多回合未分胜负!待羽赶至制止后,两人竟是不打不相识!后听从关虎劝请愿跟随大人。羽观项延实乃不可多得的猛将啊!”
听完贾羽的一番介绍,李森早对江厉、赵世远、项延三人大感兴趣,随后三人又是一番密议……
将至正午时分,李森带着贾羽走进酒楼所定包房内,只见江厉、赵世远、项延三人都已到齐,此时均起身向李森行礼道喝。
“大家都坐下说话吧!”李森淡然笑道。
“这次请诸位来此的意思,想必已听贾羽说过了。不知诸位现在做何想法?”李森平静的说着。
“某愿追随大人帐下效命!”项延起身拱手道。
“好!本官得项禇兄弟投效,当真如猛虎添翼呀!”李森长笑道。
“大人!在下可否提个问题?”江厉肃然问道
李森看向江厉笑道:“尽管问,本官一定知无不答!”心下暗忖:“就知道你小子不会痛痛快快的!”
“大人此去西山任郡守,可曾算过需用多少时日方能收回所捐银两?”江厉淡然问道。

李森刚喝了口水,闻听江厉问话后差点被呛着“这家伙的臭嘴!真是……”
贾羽愤然起身道:“江先生何出此言?我家大人如若真如先生所想,又何必去那穷乡僻壤、混乱之地?大可选一中原富庶之地坐享荣华!如今国家对西山早已失去控制,官员亦推辞前任,大人此番做为,皆为西山郡百姓着想!休养富民、护国保疆乃我家大人既定志愿!,又怎堪先生如此辱没?先生如若嫌弃那西山郡穷僻混乱,怕受那边疆之苦、性命之忧,大可推门而去!又怎可辱我大人志向,污我大人清白?”
江厉闻言一震道:“厉受教了,但请李大人原谅在下的鲁莽之言!”江厉顿时收起了轻漫之心。随后,江厉、赵世远离座行至李森身前慷然跪下:
“江厉愿追随大人,誓死效命!”
“赵世远愿追随大人,誓死效命!”
“二位请起!来!为今日相聚,大家不醉不归!”李森扶起二人道。
“干!”“干!”……
“大人,还有一事禀报!”江厉满饮一杯后拱手道。
李森平复了一下心情,生怕江厉又冒出什么楞话出来“请讲!”。
“在下在颖川郡任阳翟县令时,结识一青年才俊姓郭名奉孝,此人见识长远而深有谋略,厉观其才智计谋当不在贾先生之下!如果大人能得此人相助,则建立一番功业自不在话下!”
李森看看旁边贾羽那叼着杯子强忍咳嗽的样子,暗忖:“贾羽啊贾羽!看看你帮我找的人,先抽我一嘴巴,现在你也成垫脚石了!有这么说话的么?”强忍着笑道:“哦!如此,咱们就绕经颖川郡见识一下江先生口中的俊杰,再回返西山郡!三日后出发!”
“遵命!”众人齐声喝道。
正事谈完,李森众人自是尽性豪饮……
第二天开始,李森带着贾羽开始逐一向各部拜辞,或许因治地偏僻或是其它原因,总之京中各部均反应冷淡!李森对此也不在意。走完这官场形式后又马不停蹄的拜访了京中数家巨贾,以试图为西山郡寻个生财之道。一切忙完后又走访了京中多家手艺匠铺,好歹说服了几家愿意随李森去西山郡开铺!如今,李森、贾羽二人早已累的瘫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明天便是与一众属下约好,赴西山郡就任太守的日子了!
日上三竿,天洛城往南的官道上,行人车马也渐多了起来。一队十余架马车组成的车队引得几个路人侧目“没有随行护兵、仪仗!没有随侍仆役!也没有拉货车马!这队人马是干什么的?”
正在这时,车队前方一架马车的车箱窗帘掀开,一年青男子探头向北方望去,远方的天洛城池现时只能看到一条长长的灰线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
好一会儿,李森落寞的转身坐回车中,沉声道:“项青,让冯静、邹林二人过来!”
“遵命”,车箱外一坐在车夫旁边的精壮男子喝道。此人姓项名青,为项延族弟。前日被项延引荐至李森帐下,李森见项青为人机敏,武艺也甚是高强,大喜之下便留在身边听用。
稍顷,冯静、邹林二人已被引至李森车中,一番见礼后,李森便与二人讲解起了数术、物学。早在遇到冯静、邹林二人之前,李森便朦胧有了开堂办学的想法,只是一人终难成事,更况且李森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今有此二人,也有了自已的治地,李森办学的想法重又兴起,只是二人以前皆是独自研习,水平终究有限。因此,李森现在也是尽力抽出时间给二人授业解惑。
两日后,一行车马已来到颖川郡阳翟县内,李森、贾羽在江厉引领下,来到县效一处独立庄院门外。此时一位样貌清俊的青年文士正立于门前,江厉急行至青年文士身前道:“奉孝别来无恙啊!”
“劳兄长挂怀,一切尚好!不知兄长此来所谓何事?”郭奉孝拱手答道。
“呵呵!今兄已投于西山郡守李森李大人帐下,特来与弟引见!”江厉将郭奉孝引至李森身前道。
“在下郭奉孝参见大人!”
“不必多礼!不知先生可愿助我”李森温声问道
郭奉孝沉吟片刻抬头道:“敢请大人进屋与奉孝单独一述?”
“有何不可?本官亦想与先生交流一番!”李森一笑,荡然随郭奉孝进至内屋去了。
数个时辰后,房门大开,却见李森与郭奉孝二人皆是满面春风的步出门外。原来,二人进屋后,郭奉孝与李森先是谈论了西山郡地的治理,却与李森和贾羽所议的治郡方略不谋而合,其中更有不少郭奉孝的独到见解!这令李森心中大喜不已。而后话锋一转,郭奉孝隐晦谈起未来天下大势的变局,李森亦是对答如流(对李森一位后世来客来说,对秦龙帝国是跟本谈不上什么忠诚度的!更有后世的一些思想见识,便如智计绝顶的郭奉孝也是远远不及的!)!此时郭奉孝已是胸中激荡,心中直道:“真吾明主也!”再不犹豫,起身跪于李森身前喝道:“郭奉孝参见大人,愿誓死效力大人!”
“奉孝快起!哈哈哈哈!有奉孝相辅,吾再无可惧矣!”李森也是大喜不已,心道:“此人真个好见识!好谋略!确与贾羽也是不遑多让啊!真乃天助我也!”
此间事已了,众人再入官道,赶赴西山郡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