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风起(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虞洽卿的相聚倾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九点之后才结束,陈子民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休息的时候,睡在房间里的那张单人床上,先是回顾检讨了一下自己今天下午的一些轻率孟浪之处,然后就认真思索起下一步自己的计划该怎么办?能怎么办的问题来!
所谓事到临头方自知晓,原本自己这一次前来面见蒋某人的时候还曾经妄想着能够凭借自己的巧言妙语对其施加影响,但是现在看来自己所得到的结果是弄巧反成拙了!究其根源来看,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实力不够雄厚!原本想着的踏踏实实帮助民族实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就行的想法毕竟还是幼稚得很!
乱世啊乱世!若是没有一份真正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力量的话,在很多自己想要干涉改变的事务上是不可能得到有力度的发言权的!
看来自己是不能够按照最初的简单想法闷着头只顾实业上的发展了!必须及早地在其他方面有所动作和准备!
首先第一步就是得要完全独立地在中华实业之外另行开辟出一份强有力的事业出来,以便于将来为自己提供充足的各方面保障和支持。否则的话,继续保持着目前这种和中华实业各家巨头们纠葛在一起的状态,自己所受到的制约将会越来越大!
反正目前来说,自己抛出去与他人共享利益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等到自己剽窃发明了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之后,再把尼龙这个玩意丢出去足够让自己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赚取到巨大的名声了!到时候,这些个方面就一起交给父亲帮着看管照顾就行,自己还是得彻底独立出去另行开创完全属于他本人的事业!一边想着如此种种的心事打算,一边糊糊之间陈子民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陈子民随同了虞洽卿去会晤宋子文的时候,已经通盘考虑清楚了的陈子民就彻底隐藏起了自己的锋芒,一切事务权益都交给了虞洽卿出头,由得这位比起自己更加稳重而且经验情面都厚实的多的前辈去跟宋子文两人争执交涉。
前前后后连续洽谈了三天的时间,虞洽卿代表着中华实业这边终于是和宋子文所代表的蒋某人一方彻底谈妥了各项合作事宜。
归纳起来简单的说,政治献金那一项还是不可避免的要中华实业做出一笔奉献来,其数目大约在一百万左右;其二,由宋子文出面联系美方的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伙伴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国政党背景,陈子民在这个事情上给出的建议是最好选主党阵营;第三,合作成功之后的股权分配上,对美方的让步最多只能达到百分之四十,其余的份额分配由中华实业和蒋宋一方均分。
在谈妥了诸项事务之后,虞洽卿和陈子民就离开了南京返回到了上海。紧接着,陈子民就投入了紧张忙碌的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的研制发明工作中去了。
青霉素,作为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是在1928年夏季的一天,被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一个偶然的巧合下所发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1941年开始的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
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以上就是历史上青霉素从发现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广泛应用价值的过程,陈子民虽然并非是医学专业出身,但是对于青霉素这项伟大的发明成就也是极为熟悉和了解的,毕竟自己前世的母亲就是一名药理学极为出色的医师,所以他对于青霉素发现、提取和大规模培养所需要的各项步骤都称得上是熟悉之极。
但是,熟悉青霉素的历史并不代表着就能轻易地将其实用化起来,路还得一步一步的走,其间的麻烦之处相当之多。先得利用高倍数显微镜在培养器皿中的发现提取出原始的青霉素菌株来,然后经过冷冻管(25°C,孢子培养,7天)——斜面母瓶(25°C,孢子培养,7天)——大米孢子(26°C,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液(27°C,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液(27~26°C,发酵,才能得到可用的发酵液。
在工艺上,基质浓度、温度、pH值、溶氧浓度、菌丝浓度、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的菌株改良扥更问题上的繁琐复杂让原本以为可以手到擒来将青霉素轻易就顺利发明问世的陈子民简直是抓狂不已。几乎每一步所需要用到的试验器皿和培养器械都需要花费他莫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逐步解决。
而在另一头负责洽谈联系美方合作者的虞洽卿、宋子文等得眼睛里头都快要冒出火来了。要知道,当他们联系美方合作者的时候,可是很吃了一些闭门羹的,他们一开始拿着陈子民所写出的青霉素说明书去几家美国驻华洋行的经理人那里去洽谈合作意向的时候,几乎是每一个听说了他们来意,看过了那份陈子民写出的说明书的美国人都嗤之以鼻地认为中国人在吹牛扯淡,根本就不相信有这么一个中国人能够发明研制出具有如此神奇效果的抗生素药品来。
连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虞洽卿和宋子文那里都心头忐忑了起来,从各方外国人士那里他们也是做过一些相关探听和了解的,所有人几乎都是众口一词地表示,这种神奇的抗生素药品不可能被一个中国人发明研制出来。
想要跑去再度询问一下陈子民的把握和进展吧,那小子一头扎进了新建的实验室里面忙的四脚朝天,偶尔被他们抓住了空闲时间问上一句进展如何?有没有把握?陈子民都是简简单单地一句话:“急什麽?现在成品还没有做出来,那些个眼高于顶的外国人自然是不会相信的了,等到时候咱们实验室里头做出成品来了,找上几个肺结核和炎症感染者做过了临床实验之后,还怕他们不上门?”
一直到了七月底左右的时候,陈子民才算是首次成功地将实用性的第一份青霉素给研制了出来,第一个得到了消息的虞洽卿赶紧通知了宋子文那头,恰好这个时候蒋某人正在焦头烂额地面对着国民党内部存在大量对他个人的攻击,和军事进展上的严重不顺,正处于危机时刻的蒋某人迫切地需要来自各个层面上的支持。
所以,得到了这个好消息的宋子文第一时间也赶来了上海,会同了虞洽卿以及陈子民一起带着青霉素成品再度找上了事前曾经联系过的美方驻华大使马慕瑞。因为现在这位美国大使的使节驻居地还是北京,宋子文的身份不宜宣扬的缘故,三人都是低调前往。
PS:昨日对前面的文字集中进行了一些修改,耽搁了更新,很抱歉!但是书友们指出的一些正确意见也是为了本书看上去更加合理流畅一些,所以咱不可能偷懒不顾,另外,下周编辑通知有分类推荐,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话说,我很奇怪,为什么咱的收藏都上千了,推荐反而这么少?各位伟光正的读者们,把你们的收藏和推荐砸得更猛烈一些吧!今日还有一章更新,答应过的每天两章合计5000以上的更新绝对不会失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