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奴骨降人无数 汉民族积重难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回
多奴骨降人无数汉民族积重难返
却说郑成功一心要挽救本民族遭受覆亡的悲惨命运,他已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在他乘船回国期间,李自成杀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文武百官都归降了李自成。数百万军队闹得京城内外乌烟瘴气,烧杀抢掠公开进行,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被吊打,挤榨钱财,李自成无力控制自己的部下。乱兵,饥民,流贼是李自成百万大军的主要力量.几十万大军滚动,分兵驻守的明军是无力进行抵抗的。就是到了最后关头,崇祯还是死把着内库巨银一文不放的.官员们要求挪用内帑救急,崇祯的回答是把宫内历朝历代的铜器都化铜铸钱.历经战乱侥幸留传下来的夏,商,周,秦,汉,唐宋铜器都化成一股蓝烟,成为乌有。宫内使用的是粗陶瓷,看那些朝官们还有啥说的?首辅大臣带头捐俸捐粮,而朝官们已是半年未得到过俸粮了.不贪不占的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能拿出钱粮进行捐献?
前方将士缺饷七八个月,大多数当了流贼.极少数进行抗战,以青柿子充军粮。百姓的税赋已增加了七八倍,竭泽而渔,不造反已经是没有活路了。皇亲国戚与贪官污吏们家财数十万,都是一毛不拔.藩王们宁可将百万家财,数十万石存粮让流贼们抢去,也不肯奖励将士们一文的。崇祯号召皇亲们捐献,国丈周奎勉强出银一万,叫苦连天。京城破后,被一吊一打,陆续吐出四五十万,其他权臣也是如此。上行下效,大明朝就垮在拼命聚敛上了。
与天朝疆土相邻的北方游牧民族,统称之为蒙古人。鞑靼,匈奴,胡虏,犬戎,东北女真,辽人,元人,金人等等,历朝历代称呼不同,但都以游牧为生。他们是炎帝的后代,生活在北方。北方的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蒙古人也没有耕种的习惯,他们更喜欢在兰天白云下自由的驰骋。犬与马是他们最忠诚的伴侣,汉人称呼他们为犬戎,因为他们从来离不开这两个朋友。游牧民族对主人如同犬一样忠心,只要发誓效忠,就忠心无二。他们与马一样,绝不淫生母,兄妹通淫是经常发生的事。
草原上的人们是骑在马上长大的,从小就得学会与豺狼搏斗,与盗贼搏斗,与入侵者搏斗,草原的男人个个都是勇士,都会骑马射箭。在发生大面积雪灾,旱灾时,为了生存,勇士们就联合起来,进行抢掳。战败的部落男人都会被杀死,以防报复。年青女人与婴幼儿成为战利品,连同牛羊一起带回去。女人既是妻妾又是奴婢,孩子就成为养子,视如亲生。蒙古人一旦归顺战胜者,没有寻仇的习惯,这是弱肉强食,一种自然选择。
游牧民族以食奶食肉为主,体格彪悍,**旺盛。他们不淫母,但却淫姐妹,淫子媳,淫继母,汉人斥其为‘戎狄无亲’。在生存竞争中,他们可以毫无怜惜的屠杀骨肉同胞,一屠就是整个部落。弱小部落纷纷投靠较强的部落,寻求庇护,宁可出保护费。强大的部落相互之间也经常结盟,共同抵御更为强大的外部。富庶的中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一块肥肉。汉人毫无抵抗能力,蒙古勇士只要冲破那薄弱的栏栅,就等于狼进了羊群,任意烧杀抢掳。汉人设立边防,蒙古人联合起来,一进军就是十万。蒙古男人个个是兵,每一次都满载而归。马下悬头颅,车后载妇女,就是抓到的汉人俘虏,个个也都能换回大笔的赎金。
蒙古人时兴畜奴,奴隶担负了主人放牧的苦役,主人可以专心征战。奴隶的脚上通常都钉上长长的木板,以防逃逸。主人死后男女奴隶用于殉葬,奴隶大多是掳来的汉人,也有一部分是战败部落的蒙古人。对于汉人的文化蒙古人接触不多,平时居住过于分散,合起来为的就是打仗。蒙古人对于疆土没什么兴趣,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掠,尤其是草原受灾之后。汉人的文化有时候对首领们有些影响,但也不显著,因为蒙古人没有机会进行学习,没有稳定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始终进行着战争,汉人内斗也请犬戎帮助战胜对手,条件是妇女财物任凭勇士们抢掳。从周朝一直到明末,蒙古人无数次大规模进入中原,多次称霸中原,入主中原。汉民族大规模的灭绝曾有十五次之多。游牧民族很少统一,新兴的部落不断的取代腐化的老一代,老一代往往败在华夏的奢糜安逸上。人类的三魂来自于上天,被称做天理。七魄来自于大地,被称之为人欲,人欲是带着动物的成分,原始的成分。人欲的力量明显超过了天理,人类是大地所生,大地所长,人欲原始**在于贪婪,由此滋生出残忍,嫉妒,仇恨,诡诈,吝啬,贪淫,强暴,骄奢淫逸,贪得无厌,还有许多许多。游牧民族也是血肉之躯,在中原的富庶面前,他们遏制不住迅速膨胀起来的**。
蒙古人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铁蹄横扫欧亚大陆。只要战马可到之处,无不遭到蒙古人的蹂躏。整城整城的人们被屠杀,蒙古铁骑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汉人首当其冲,被杀的不下七千万,元初汉人在册的不过887万,加上最后归降的吴越,全国汉族人口不超1800万。蒙古首领们建议杀光所有汉人,耕地变为牧场,元人皇帝没有同意。元人需要奴隶,包括*隶,臣服了的汉人适合为奴。
汉人是贱民,属于四等人。杀蒙古人必须偿命,杀回回须赔偿八十两银子,杀汉人只须赔一顿饭钱,不超过毛驴价钱,汉人的命比狗命还贱。十五户汉人供养一个蒙古勇士,都是他的奴隶。汉人是不准藏有兵器的,几户合用一把菜刀,用时向蒙古人领取。汉人的新娘子初夜权归蒙古人,后代是谁的说不清?经过三代,四代,汉人已经习惯了为奴,元亡之后朱元璋还不许属下说元人的坏话,认为元人养育了汉人一百年。
对于天朝的仰慕不等于对所有胜利者的仰慕,对于蒙古人的狂妄日本人嗤之以鼻。蒙古人两次远征日本,都遭到了惨败。死亡的汉军占多数,蒙古勇士也有三分之一,日本人对于汉人开始轻蔑起来。元初日本人口不超百万,参加抗元的不过五六万人,却把无敌于天下的元人十万大军打得大败。汉人是日本人的一百倍,却被蒙古人所征服,看起来大和民族入主中原,天皇为天下之主不是不可能的。日本武士萌发了强烈的回归感,他们要走出海岛,进军中原,占领华夏,征服印度,把全世界都踏在自己的脚下。
汉人的繁衍是迅速的,不超百年,人口已经过亿,元人成了少数。动乱的起因都是饿的,百姓被逼而反,起初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最具战斗力的就是船民,贱民中的贱民,许多都是私盐贩子。这些流民胆大妄为,见多识广,江湖习气极浓,容易抱成一团。腐化了的元人早就丧失了从前的强悍,也没有接受华夏的文化。元人被汉人赶回草原,兵力还有百万之多。多年的混战使得汉人军民损失十之七八,很大一部分都是人吃人消耗掉的。明初天下只有两三千万人口,丁壮几乎都当过兵,当兵就是为了活命。朱元璋陆续平定了各路枭雄,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位并不稳固,一同起事的开国元勋们只是拿他当做首领,并没有视其为真龙天子,任何人都有可能取而代之,部属只听从将领的。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都是船民出身,部下都是船民,不下百万之众。败亡后在沿海游荡的不下几十万,战船数千艘,都希望能够借助元人与日本人的力量挽回败局,朱元璋的身边也卧着许多只猛虎。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李自成无意在北京定都,整车整车的运送皇宫大内的金银.直到败逃时,尚有几大屋子的珍珠没来得及运走,被乱民们所抢,洒得遍地都是。一个金饼一千两,重七十斤,不知拉走多少批?李自成运往陕西的其它金银没有人能找得到,成为了千古之谜。张献忠将财宝都埋在了锦江下,不让后人所得。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金银财宝已大部分回归于地下,天下银荒更加严重.沿续了数百年,金银已不再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一切都是天意,一个肌体已经全部腐烂,是无法救治的,不如换一个新的肌体还有一些活力。朱氏王朝气数已尽,人力是无法挽回的。江南还有半壁江山,南逃的将领与大臣们建立了南明政权,腐化堕落更甚于前.横征暴敛,烧杀抢掠,渔肉百姓,买官卖官已经是公开进行了。皇帝喝酒选秀,大建宫殿,置江防北伐而不顾。文武大臣们争权夺利,大建豪宅.满清南下,百万大军降的降,逃的逃,未能一战。南明文武跪拜于满酋马前,泥水满身,全然不顾,没有半点廉耻尚存于世。
郑成功慕名而来,拜钱谦益为师,想与他学习诗文与做人。钱谦益是文坛魁首,东林名流,天下瞩目,道德文章举世无双。先曾受魏忠贤一伙迫害,后来被东林党举为阁臣,遭到奸相周延儒,温体仁的暗算。南明政权建立后,钱谦益作为贤良起用,又受到奸贼阮大铖的排挤。
郑成功发现;钱谦益徒有虚名,势利心太重,缺少傲骨,有的是媚骨。为了能保住乌纱帽,不择手段的溜须拍马,奉承权臣马士英,阮大铖,帮助他们排挤正人。钱谦益的弟子门生遍及江南,都看他的颜色行事.也就都变成了官僚政客,没有人为国家民族,江山社稷着想,想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尽管钱谦益对郑成功非常赏识,倾心结交.郑成功还是鄙其为人,辞别于他,回到福建去了。满清一下江南,钱谦益率先归降。主动献策平定三吴,打发弟子游说各处,三吴不战而下。因为雉发易服引起变乱,屠杀数十百万,尸横遍野。满清以不到十万铁骑,降服了明朝数百万大军.打败了李自成,张献忠二百万大军,全国绝大部分都落入了满人之手。汉人文臣以钱谦益为首,武将以洪承畴为首,成为了新朝平定天下的有力助手。这两个人都曾经是盛名于世,天下敬仰的人物。连他们二人都归顺了新朝,可见天意难违,人心向顺.他们二人的弟子门生,旧部属下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郑成功被震惊了,这还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么?这还是那些纯朴善良的同胞么?他耳闻目睹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血泪,太多的无耻,太多的懦弱。百余名满兵就追杀得数万大军闻风而逃,朝秦暮楚已成了地方官员保命保权位的通例.降叛十几次的大有人在,全然没有半点骨气与廉耻。三四个满兵驱赶着数十丁壮,都像绵羊一般不敢反抗。就是砍头也是跪在地上乞求饶命,几十颗头颅滚落在地,没有一人敢于逃跑的。数十年的战乱已使人变成了野兽,许多青少年是在军营中长大的,杀人已是家常便饭。
每当攻下一个城池,百姓们都是书写‘大清顺民’,贴在大门上,摆放香烛食物迎接王师。满兵先是索要金银,然后是女人。节妇们不从,将其双手钉在墙上,两腿捆住,全身剥个精光.就在大街上逼奸,**,谁也不敢言声。满兵足欲后,接下来是归降新朝的官军,如同梳子一般将剩余的钱粮,幸免的女人,重新梳过一遍.砍下的人头堆积成山,和尚们架起尸体昼夜焚烧也是烧不过来。
官兵走了之后,来的是恢复之师.各处山大王都变成为反清复明的王师,将空空如也的城镇再细蓖一遍.听到清军的风声比兔子逃的都快,他们割据称王,各不相下.百姓们要担负几处恢复之师的粮饷,真正抗清的很少很少。浙东大乱,朱姓监国到处都是.乱封官爵,相互攻杀,抢占地盘。每一省都有几百股武装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清军一到逃的逃,降的降.清军只当他们是些贼寇,也不太放在心上。
郑成功感到愤怒与悲哀,泱泱天朝大国,有着四五千年的文明史,人口亿万,却被东北一个新兴的满人集团入主了中原。满人原是女真族的远支,人口不过数千,有文字的历史不超六十年,是个草原游牧民族.以十三付兵甲起事,征服与联合了草原各部落,进军中原的兵力也不很多。努尔哈赤立国时自称为后金,是想重振当年打败赵宋王朝,掳走徽钦二帝的大金雄风.就是这么一个弱小落后的民族,征服了整个华夏,成为天下共主,是很难让人接受的。郑成功是很仰慕岳飞,文天祥的,人固有一死,应死得其所.郑成功坚持回国正是如此,他决心以鲜血与生命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实让他很是失望.
尤其是满人下令雉发易服,改变了华夏数千年的传统.变华为夷,这是华夏子孙的奇耻大辱。令人奇怪的是;首先提议的就是归降的汉臣,想向新主子表示忠心。文臣们认为肌肤毛发受之于父母,是不应当雉发的.动员钱谦益领头劝阻摄政王,收回成命。钱谦益听罢一言不发,忽然说自己头痒.进里屋再出来时,毛发已雉,服装也改了。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已经没有了骨头,将士们也是只顾自己,清军未到就已逃跑了。把守扬州的数万将士在吃够抢够百姓后,清军未到就先行出降。史可法只带着数百名文武孤守扬州,他所求的就是以死报国。军中勇士最为出名的一个是王辅臣,一个是乙邦才.王辅臣归降满清当了满奴,乙邦才进入扬州抗清而死。忠烈之人实在是太少了,郑成功为此感到悲哀。一个民族的精神在抗击外族侵入时尚且如此,这个民族的未来还能够有希望么?若知郑成功如何面对?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